看到社區有很多電商促銷方面的問題,恰好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分析和設計,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目錄:
1、三種優惠類型
1)代金券 ? 2)滿減或滿贈 ? 3)活動價
2、發放優惠
3、使用優惠
1)優惠展示2)選擇使用 ? 3)使用規則 ? 4)逆向訂單的優惠處理
4、總結及建議
無論是電商還是O2O都在通過促銷、補貼吸引客戶,代金券、支付紅包、下單立減、包郵、活動價各種玩法層出不窮,在系統中體現為不同的優惠規則。
1、三種優惠類型
跟錢相關的優惠主要有代金券、滿減(或滿贈)、活動價,使用場景略有不同:
1)代金券:需要用戶領取或針對部分客戶定向發放,一般在非下單場景下引誘客戶。
2)滿減或滿贈:不用領取,不限用戶和使用次數,在下單過程中引誘用戶,促進轉化。有些品牌商會統一銷售價格,不允許下調價格,電商也會采用下單滿減的方式銷售。
3)活動價:直接修改商品價格進行短期營銷,類似會員價(全品,不限時間),一般會有活動頁面,里面的商品享受活動價,也可以限定部分用戶,用戶登錄后才能看到活動價。
2、發放優惠
優惠可以通過規則觸發,也可以人工配置活動。
代金券、活動價一般只針對部分用戶發放,需要將用戶組和規則進行關聯(請查看如何搭建會員管理體系--定向計劃)。
3、使用優惠
1)優惠展示
代金券屬于用戶的個人“財產”,一般放在個人中心,代金券發放、即將到期時都會信息提醒。
滿減不限用戶,是通用型的促銷活動,通過首頁Banner進入活動頁面,另外,滿減信息也會體現在商品詳情頁,促進下單轉化率。
活動價大都針對特定用戶,是用戶的專享權益,一般在個人中心有所體現,另外,活動價也會直接體現在商品詳情頁。
2)選擇使用
優惠活動大都會限定商品數量、金額,在購物車頁面查看、調整商品比較方便,也有助于刺激用戶消費,但有些電商網站是在訂單核對頁選擇使用優惠,可能的原因有兩個:A. 不要求購物車頁面強制登錄,無法獲得代金券信息;B.有些優惠規則跟配送方式、支付方式有關,放在核對頁更加通用。
3)使用規則
電商為了控制成本,不會讓用戶享受所有折扣,電商網站會制定嚴謹的互斥邏輯和規則優先級,例如單品>組合>品類>整單(或店鋪),滿減優先級大于代金券,優惠金額多的規則優先等,規則根據網站運營情況確定,需要注意的是,設置規則需要考慮用戶的體驗,直觀的呈現規則,避免規則不合理困擾客戶和不必要的拆單行為。
建議:在購物車商品列表區域,一個商品只能對應一個優惠,用戶可以任選代金券、活動價或滿減,在購物車底部選擇使用整單優惠規則。
優惠金額=活動折扣+代金券+滿減,消費金額=訂單金額(商品總金額)-優惠金額。
4)逆向訂單的優惠處理
訂單取消一般可以退還代金券,訂單售后時,一般按折后價對用戶進行補償
折后價=商品單價*消費金額/訂單金額
4、總結及建議
1)根據業務情況制定優惠規則和策略,各種優惠之間有明確的邊界,展示清晰、提醒友好。
2)推廣初期為了引起傳播效應,優惠力度大,中后期會控制成本,增加限定條件,降低面額(或是面值隨機,控制成本的同時增加趣味性)
3)利用現有客戶帶來新客,例如A. 滴滴朋友圈領券;B.快剪理發20元一次,首次理發半價,并送一張券,“兩人同行,一人免單”,這樣用戶第二次消費時,快剪的實際收入沒有降低,還增加了一個有效客戶。
4)謹慎使用活動價和下單立減功能,盡量通過定向發券,引導用戶再次下單。
作者:劉輝,首發于pmcaff,轉載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