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江水,總有很多分支不斷地給你注入新能量,一本又一本的書就是如此。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不同的書籍給你帶來不同的營養。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記了,但是在遇見某件事情,或者思考某一個問題時,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書,還會再次幫助你和激活你。
曾經,自己愛上讀書是學生時代,當身邊的同學都癡迷于瓊瑤,金庸小說時,而我卻更愛外國文學,那一本本名著細細讀來,給我影響最大的《飄》斯佳麗的堅強一直影響著我,《浮士德》在當時讀不懂卻硬讀,也是一種回憶。直到去邊通讀《榮格自傳》時,書中提到《浮士德》一些印象浮上腦海。讀過的書早已印在潛意識中。
近幾年工作的原因,關注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很多書籍,從國外到國內,從大部頭的專業書到市面上的暢銷書,因為工作的需要,商業類書籍也不斷涉獵,研讀應用,發現自己以前不懂的經由實踐也在開竅。
當然歷史哲學類書籍也少不了,老蔡時常批評我的哲學思維太弱,潛移默化影響我,促使我成長。
如今,手機里圖書館,kindle上百本書,紙質版書籍隨身攜帶,稍有零散空余時間,一本書都是自己最忠實的朋友,也為自己打開了一個更大的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人生。
每個人都喜歡在閱讀中通過共鳴,共振來自我求證,但是很多時候,往往收獲更為巨大的,是從那些看上去很別扭,感覺不“順茬”的,甚至完全不同的意見中,慢慢讀出它的趣味來,為自己開啟一個全新的空間。
閱讀還能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靈感,一篇文字,一個創意,啟發自己,一個個文案和活動策劃也會油然而生。
閱讀,通過與別人對話,讀別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對話,豐富自己的人生。
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