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黃大河盛會
黃大河這個地名如此奇特,在村民的談話中出現頻率又非常之高,以至于在我心目中如雷貫耳。就如同當今白領一聽到五明色達就禁不住渾身哆嗦頭腦陷入空靈一般。
終于,我們將要與黃大河勝地發生實質上的聯系了。那是一次過年前,外公外婆決定參加在那里舉辦的盛大佛會活動。從前一天起,他們就開始折黃紙錫箔,還允許并建議我和姐姐打下手。外公外婆折高難度的,什么繡球小房子蓮花之類,我和姐姐折初級的元寶銀錠。
當天我們打理好一切,幾個包包擺在一邊,里面裝著點心,和錫元寶紙蓮花這些西天路上的資糧。吃過晚飯,我們仨隨著外婆出發了。我以為要從門前小路走到公路上,可是不對,外婆帶我們從屋前的桑樹地直穿過去!前面沒有路,田地盡頭就是河邊啦!我們仨大眼瞪小眼,一種神秘的感覺油然而生,越來越濃。
走過桑地,路過平時打水的井欄,我們真的來到河邊。
一條小船從河面朝我們蕩過來,一支長竹篙,一頭被船夫捏住,一頭沒入水中甩出圈圈漣漪。這難道是來接我們的?
細瞧瞧:阿喲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撐船的就是外公哩!想不到成日里買菜打柴,說話沒個正經的外公還有這一手!
我們仨一起歡呼起來:“外公好厲害!外公真能干!”上船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們盡可能圍著外公,眼睛一眨不眨盯著他的動作:“這是誰家的船?”“問阿玉里借格”。“外公,教我們撐船吧!”外婆照例發出她的打擊:“有啥好學,短命老頭子就是出力氣的命!”外公得意洋洋,說道:“早前日本人打過來,造船廠關門格辰光,外公天天帶著你俚媽媽在太湖上來來去去打魚,賣柴,船撐得交關好!”“有多好?”“好比那借箭的草船!哈哈哈~”。外公在外婆凌厲的眼神中仰天大笑起來。
船撐出一里地左右停下,外公拾起船頭上的麻繩,率先躍上岸,緊接著兩手交易把船拉過去,將繩子在岸邊桑樹上纏幾圈打個結拴住。我們隨后一一跳到岸上,把外婆也扶了上去。一行人沿田地好一陣走,終于來到傳說中的黃大河。
這是一個規模較大的村落,我們的目標是其中一處透著燈光,人聲喧鬧的大屋。一進門,只見滿坑滿谷的元寶銀錠蓮花,還有許多沒見過的更高級別西天通用物資,眾多老太嬸子姑娘還有幾個老頭,巧手翻飛仍在折個不停。一些小孩子們東游西蕩,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到哪都招來呵斥。
外公外婆如魚得水,打過招呼后迅速加入。我們仨也在人堆中鉆來鉆去,不亦樂乎。
后來?后來就沒有后來了。依稀記得有陣陣鐘鳴謦響,和木魚那“篤篤篤”的敲擊。
后來我就被叫醒了,我和其它孩子橫七豎八躺倒在幾張拼在一起的長凳上,被人從衣被堆里扒出來,套上圍巾,迷迷糊糊出了門,面對熹微晨光連打幾個呵欠,又乘船回到了外婆家。
不知道大人們后來都干了些啥?就這樣,我又一次與人生的華彩篇章失之交臂。哎,不可說不可說…
今年,羋月傳的熱播帶動一股黃歇熱,電視上講到,上海的黃歇渡就是因當年春申君渡河而得名。此時我恍然大悟:所謂黃大河,其實就是黃渡河的諧音。穿越二千年的歷史,這個村莊與上海黃渡鎮一樣,與當年的黃歇,與楚國吳國,與合縱聯橫緊緊地連系在了一起。
也許,當年外公帶領我們一躍上岸的所在,也曾留下黃歇率領眾將士奔赴沙場的腳???外公聽到我的推斷,定會再次仰天大笑“哈哈哈~”
黃歇與江南的那些事兒,請點擊
未完待續
(有時文藝, 轉載請簡信我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