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從醫(yī)院出來,旁若無人的走在馬路上,大腦一片空白,街道兩旁的被烤焦了的樹葉耷拉著頭,桑拿天的中午路上沒幾個人,包里的電話一直響著。
想起了已經(jīng)一個月沒聯(lián)系的媽媽,也想起了十幾年沒聯(lián)系的爸爸,想起了他。
佛說“一念起,萬水千山皆有情,一念滅,滄海桑田已無心,一念起,念念起,一念滅念念滅”
蕓是一位私生子,從小就和媽媽被富有的爸爸送到了國外讀書,蕓天生有種憂郁的氣質,在她知道自己是私生子之前內心就對人生充滿了傷感,花開的季節(jié),她憐愛花濃艷后的凄涼,葉落的季節(jié),她嘆息命運的無常。
蕓痛恨爸爸,恨這男人。也痛恨媽媽為什么接受她的錢。
高三以前的蕓,一直認為爸爸在國內忙,偶爾有的懷疑也被爸爸的愛融化了,雖然見面很少,感情卻很好,爸爸慈愛溫暖的眼神刻在蕓的心頭。
記得高三畢業(yè)考試后,蕓高興的在家里等著和爸爸去旅游,一個妖艷的有些憔悴女人來了。“你叫蕓嗎?你媽媽在嗎?”“媽,有人找你”……等來了爸爸的那個女人找到家里,找到媽媽,也找到蕓。
大學期間蕓不理爸爸,不接他的電話,蕓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學習當中,以出色的成績完成學業(yè),成熟與成長相伴,內心對爸爸的恨也堆積了一地。
畢業(yè)典禮上痛叱責罵爸爸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你不是我爸爸,我恨你,你有廉恥嗎?你對我負過責任嗎?你想過我的感受嗎?我永遠不像再見到你……”爸爸帶著哀憐的眼神走了,望著充滿凄涼的背影,蕓有一絲冷血的快感,可這感覺很快就消失了,接下來漫長的歲月里,蕓好像是斷了線的風箏,“痛”絲毫沒有減輕。
直到認識他,這個有家的男人。
蕓從來沒有這樣惦記一個人,每天喜悅的來源就是看到他的問訊,無處不在的氣息一直彌漫在蕓的身心,讓蕓無處可逃。
他是蕓實習的部門主管,五官端正氣質優(yōu)雅,有著炫目的學歷和讓蕓羨慕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