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微作文第68期:清明時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寫作導引: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

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又是一年清明至,除了祭祀先祖,清明還有許多習俗,不妨了解一下,嘗試踐行,將過程寫下來。注意詳略,盡可能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杜沐陽:

細細雨絲,落于手心,滲入心中,如此便是昔日的清明節,可今年,卻已然只有眼中跳躍的磷火伴著人們的思念,深深如夢。

窗外透進初生的曉光,日照西橋,云自搖,木雕鎏金,歲月漣漪。腦海里回蕩著古琴曲兒,似遠方有琴,愀然空靈。

相傳,晉文公因臣子介子推割肉做湯給他喝,后為找介子推放火燒山,卻燒死了介子推和他母親。晉文公當時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欽佩懷念,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便將那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人皆所知的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紀念的也不過是一種感人至深的品質罷了,介子推的不貪官,試想到如今,多少烈士,多少青壯年,將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

在這個祭拜先祖的日子,我們也要銘記歷史,吸取教訓,以不同的方式,為祖國的明天建設給予自己所能給予的。

合上手中的書,霎時,狂風大作,我揉揉太陽穴,來了啊...

妙佳軒:? ? ? ? ? ? ? ? ? ? ? ? ? ? ? ? ? ? ?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每年這時,家人都會團聚在一起,一塊兒去掃墓等等。清明節不僅是紀念已故親人傷心的節日,它也是家人團聚充滿愛幸福快樂的節日。

如今,清明節也是我們抒發對英雄烈士愛戴、欽佩、懷念之前的節日。他是我們對生命解讀的節日。

英雄烈士們犧牲自己保衛祖國,救他人的精神值得我們贊揚,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我們應先學會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上墳時我看著一個挨著一個的墳墓,其中有的甚至還是小孩子,我的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他們就這樣長眠于地下了……地面上色彩繽紛的世界,他們再也看不到了;聲音悅耳的世界,他們也再也聽不到了;充滿愛的世界,他們再也感覺不到了……清明節是個能教育人的節日,會讓我們發覺生命的可貴但又容易失去,讓我們懂得該珍愛生命!

李想:

清明二字本身就融入了無限的哀思,還是被春雨浸透了愁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是節,掃掃墓,上上墳是最正常不過的了。回家時總能看見被燒成灰燼的紙在天空盤旋,仿佛要被帶到另一個世界。

每次清明都會下雨,但這次不太一樣,天氣卻熱的出奇。清明祭祖,這是傳統的儀式。今年隨同大人們一起上了墳,帶上燒的紙,貢品還有花,莊重地站在墓碑面前,鞠躬磕頭。只是對祖先最好的緬懷,回憶起先輩對我們的愛。

還有個習俗,那就是踏青。我們會去烈士紀念館,給他們獻上鮮花。那是對烈士們的尊重。若不是當年他們用熱血,生命。怎會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在新時代,我們就用這種方式來贊美他們的精神并將它永遠傳承下去。

劉俊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趙唯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又是一個清明節,這個節日,勾起了無數人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

清明節一大早,爸爸、媽媽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去給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掃墓,而我則回家陪伴我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今年七十多歲了,身體還算健康,但平時也有一些頭疼腦熱,不過在爸爸、大伯、姑姑的精心照料下也能很快康復。今天怎樣盡孝心呢?我坐在公交車上想了一路,也沒想出什么好主意,最后我決定去了問問他們再說。透過公交車窗,我看見,每一個十字路口已經擺好了祭祀的火盆,人們陸陸續續燒起了紙錢。我想,他們通過燒紙錢寄托對已故的親人懷念,“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艷陽高照,也許已故的親人拜托太陽也送上了平安和祝福吧。? ? ? ?

不覺已經到家門口,爺爺、奶奶開著門等我,見到我,他們格外高興,又是給我拿好吃的,又是給我拿飲料。我也特別高興,我問爺爺有沒有想去逛逛的地方,奶奶說還沒去過高新天下匯,我問爺爺:“那咱們去那逛吧,行不?”爺爺說:“你奶奶想去咱們就去吧!”商量定后,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我給爺爺、奶奶說這說那,他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我暗暗高興,有爺爺、奶奶這樣的“粉”也是不錯的。天下匯不大,但我們開心地逛了半下午。

清明節,在我對爺爺、奶奶的絮叨中過去了。

蒲永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每年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詩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們來到墓前,按照俗例,我們擺上鮮花和各色祭品,對先人表示了哀思緬懷之情。

掃墓后,讓我們明白了“做人不忘本、不忘根,飲水要思源”的道理。

除了掃墓,清明時節還有踏清,插柳等等這樣的習俗。

清明說好不好,說壞不壞!

趙一卓:

人們總是一提起清明,就會聯想到灰暗的天空夾雜著蒙蒙細雨,與剪不斷哀傷憂愁的焚燒箱為主的悲傷情調。

以往的清明都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今年清明節卻是晴空萬里,太陽在中午放肆地炙烤著大地,頗有幾分夏天按耐不住的韻味。

早晨我起了一個大早,與幾個關系頗好的朋友出去放風。早晨的空氣果然不錯,我們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微風輕輕拂起,一陣陣花香飄過來,惹人沉醉其中。

公園中的櫻花樹真是一幅唯美的畫卷,朵朵櫻花在枝頭上肆意綻放。一些花瓣隨著晨風飄起,又打著旋兒落在石子路上。

寬闊的馬路邊各栽著一排法國梧桐。我很喜歡法國梧桐,喜歡它的清新文藝,喜歡它的浪漫溫柔。法國梧桐為這條孤零零的馬路增添了不少活力與情調。

不要讓清明被一直蒙上悲傷憂愁的情緒,有時候,在懷念至親的同時,我們也要發現清明節不一樣的美。

徐聞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不,轉眼間,又一年旳清明到了。"

說到清明的了習俗,我第一想到的了就是祭祖掃墓了,它可謂是清明一個少不了的習俗。而我和爸爸也是如此,清明放假的第一天,就回老家為奶奶掃了一次墓,我們會提前準備好紙前等各種掃墓用的必備,好為給遠在天堂的奶奶送去最真摯的幸福。掃墓不光是為了紀念已逝世的長輩,更是為了紀念那些槍林彈雨中只是一心想著祖國,而犧牲了自己的英雄們,它們也是值得大家在清明這個美好時節值得紀念和尊敬的人們。

除了掃墓,清明時節還有踏清,插柳等等這樣的習俗,這些習俗同樣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喜愛和向往之情。

又是一年清明到,好一個多姿多彩的清明!

圖片發自簡書App

王琛瑤: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踏上祭祖之路。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風”。走在蜿蜒小道上,過眼處皆是,鵝黃嫩綠,如絲如縷的楊柳在風中款款擺動腰肢,搖曳多姿。周圍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夾雜著幾聲抽涕,莫名多了幾分“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的感觸。

楊柳風輕,展盡的黃金細柳將我引進凄清的陵園,燃盡的紙灰燼隨風而散,掠過我的眼,如詩如畫,“南北山頭多墓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無論是站在那些見過的,或者是沒見過的人們的墓前,才發現生命流逝快到讓人無措。有新生的嬰兒,也有剛撒手的老人;有剛冒尖兒的芽,也有干枯的黃葉;有剛升起的朝陽,也有暮暮垂老的夕陽。即使在這個吐故納新、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的季節里,生命的輪回仍在進行中。

有新生,便有死亡;有死亡,就有新生。想到這兒,我不禁加快了腳步……

李錦程:

我們的傳統節日,如元宵,端午,中秋,千百年來一直都在,在冷漠了一段時間后,這幾年又被熱捧起來。在大家精心策劃下,無不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唯獨清明是個例外。

常聽老人說:鬼不走干路。可今年的清明節溫度驟升,晴空萬里,并沒有了往年的"雨紛紛"。和爸媽回到老家,來到門前菜地邊,清新的空氣連同那油菜花的香味撲面而來,腳下的小草好像沒睡醒似的,春姑娘輕輕的呼喚,讓他們紛紛從泥土里探出頭來,好奇地打量這個世界。河邊的柳樹,抽出新的枝芽,柳條伴隨著河水流淌聲翩翩起舞。

夜暮降臨,晚上回來路上,那些因為工作太忙或其它原因回不去的人,買幾沓冥幣,燒在就近的十字路口,不論什么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懷念。

? ? ? ?

時照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是,今年的清明可不同于杜牧筆下的一番景色。

今年的清明,籠罩在太陽的照耀之下,所以我決定,出去走走,找找春的足跡。走上河堤,旁邊的柳樹一掃冬季的毫無生氣,都萌發出了新的葉子,有的葉子舒展著,在和風中搖曳,俯仰生姿;有的只萌發出了一個小牙尖,正努力著探出頭來。旁邊的迎春花也開了,一個個小花朵笑著迎接春天的到來。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路邊河灘中的菜地也有了人氣,提水灌溉的,種豆子的,給小孩子普及知識的,拍照的,河邊的野地有了生機,人們在河堤上漫步,騎自行車,觀賞美景,好一個“桃花源”。

好一個“桃花源”,好一年清明……

姚星晨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日子,同時也提醒人們珍愛生命。

每逢清明節,天氣轉涼,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人們要祭祖掃墓。在這一天,人們心中有絲絲哀傷與對先祖的懷念。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去踏青,掃墓,帶著對親人的懷念,帶著對春天的向往。走在鄉間小路上,清新的空氣連同大片油菜花的香撲面而來。漫山遍野的綠草,河邊的柳樹,抽出了新的枝芽,嫩嫩的,綠綠的,春風拂面,帶著花的芳香。清明節也是紀念烈士節日,他們的熱血換來了祖國的和平。

在這一天我們要緬懷先烈,牢記歷史,努力奮斗。

楊佳萌: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在這個暖春的季節里,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到來了。

以往的清明節總是烏云密布,讓人不禁覺得心浮氣躁,然而今年卻是萬里晴空,使人覺得心曠神怡,當然,這么好的天氣是不能浪費的。爸爸媽媽為了緩解我學習上的壓力,我們一家子決定去西安報個一日游玩一玩。

在西安,最近代表性的景點是青龍寺的櫻花園了,就像詩經里說的那樣:“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聞著空氣里淡淡的櫻花香,甚是沁人心脾。順著一股清香味兒,可以看到一簇又一簇被蜜蜂和蝴蝶圍繞著的櫻花,好似親密無間的好姐妹,頭挨著頭,肩并著肩,手拉手為春天的櫻花園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僅是兒女對逝去親人的一種濃濃的思念,更是對中華傳統節日的一種傳承與發揚。

王楷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的時候,路上那來來往往的大都是回來祭祖的。有的住在這里,而有的人則是從遠方回來的。

以往的清明那天,都是烏云密布,不一會兒就下起小雨,雨紛紛飄落,撒在人身上,感覺絲毫沒有春雨那樣輕柔,是涼而又沉,一陣風吹過,冷的人打寒顫。可今年的清明節,不知老天怎么了,居然沒有下雨,天空一片晴朗,那陽光溫暖的照耀著大地。

清明節的習俗是掃墓,每到這個節日就要為死去的親人掃墓。在這個時候,大人們在地上潑灑酒水等,還要除掉一旁的雜草,真辛苦呀!無意中看見許多竹筍,可為何它們都在地下面呀!經過詢問大人們幾番,又長知識了,原來都是用鋤頭挖出來的的。想想那那肯定很累的呀,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呀!

清明的祭掃讓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知道了勞動的艱辛。因為紀念這個節日我才有了這些體驗。為此,我不由對這個節日的由來和目的很感興趣。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可以指導農民伯伯開展農業生產。同時,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是對祖先的一種尊重和思念,2006年這個節日還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這是一個既有意義,又讓我懂了很多知識的節日。明年清明節我一定還來掃墓。

圖片發自簡書App

龐梓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而清明時期,我們的心中總會涌現出一絲絲淡淡的哀愁,不堪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是這樣在心頭繞著、繞著。清明前夕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會更顯得出它淡淡的悲涼。

我們回到鄉下老家,拿了水果和紙錢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了爺爺的墓前,一陣微風吹過,蘋果樹上的葉子嘩嘩的往下落,野草在風中輕輕擺動著它優美的身姿,風,每刮一次,就像一把無形的匕首刺穿我的心,那個生前最疼我的爺爺啊,我想您了!

踏青,掃墓,總是會讓人浮想聯翩,也不知我的爺爺在那個世界是否安好,清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中華兒女的一種情思的寄托,望那個世界的親人,一切安好!

鳳思彤: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陽光燦爛,可在我的眼中卻格外暗淡;天空依舊蔚藍,但在我眼中卻格外灰暗。因為今年的清明節格外讓人感到悲傷,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特大森林火災。 在救火行動中30名英勇的消防官兵壯烈犧牲。噩耗傳來,舉國悲痛。為表達涼山全州各族人民對森林火災犧牲烈士的深切哀悼,涼山州政府決定,2019年4月4日為全州哀悼日。

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愿遇難的30位消防英雄一路走好。涼山撲火鑄英魂。 誰說年青無作為,一身傲骨泣鬼神。

馬昊軒:

今年的清明與往常大相徑庭,沒有陰雨綿綿,卻多了幾抹艷陽高照;一掃往日的陰霾,整片大地活躍在一片生機之下。

相比掃墓,還是對踏青更情有獨鐘。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輕快的雨滴趕走了我們旅途奔波的勞累,山朗潤了起來,紅河谷內各種花的香,在微微潤濕的空氣中醞釀。正想著,自然也就懂得了詩人為何對隱居這般執著。

坐著觀覽車登頂,自然會少些趣味。但嗅著稍帶些甜味的空氣,心情卻自在多了。到達山頂,才真正能領會到什么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景象。

山頂處,景色秀麗多姿:不必說高大的松柏,清澈的河水;也不必說喜鵲在樹蔭之中嬉戲;單是周圍一大片充滿生機的草地,就有無限趣味:螞蟻著急著搬家,知了在暗處不知疲倦地唱著自己最心愛的歌......

清風應和著樹葉飄落,襯托著潺潺流水,奏響春的樂章。或許,這才是清明的歸處。

? ? ? ?

張戈柔:

“其實清明是不一定要有雨的,不管有沒有雨,一直濕著的,是我們悲哀的情緒。”

今年的清明是沒有雨的,我甚至未曾感受到清明時節該有的天氣,該有的情緒。

路邊不知名的野花開了,嫩黃色的花瓣,綠的能掐出水來的枝莖。微風和煦,路邊的櫻花瓣都被吹了幾片下來,路邊的西府海棠,花朵綻放的一只比一只大,連最不起眼的法國梧桐,好像都變得高大美麗了起來。

清明不僅僅是用來祭奠親人的,它更多承載的是人們思念懷念的心情。清明不僅僅是悲傷的,也應該是五彩,多姿的。

高浩瑄: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和奶奶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于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后,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著風飄向遠方,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轉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 ?

黨佳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是我們追悼緬懷已逝去親人的節日。原本以為今年的清明還和以前一樣都是小雨相伴,但是,今年的天氣卻格外炎熱。讓人感覺到夏天的氣息,最適合去踏青。

來到了北坡,惹人喜歡的綠色盡收眼底。再往深處走,大片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正在風中搖曳。

漫步在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絕倫,感受著大自然獨有的清新,真是有一種“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意境。

此時, 一切都充滿著生的希望,一切都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

張家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也許大家都知道有這首詩,但你們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

像傳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后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后卻發現介子推背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為清明。

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歷,經過千年的演化如今的清明節,現在的清明節又名踏青節,在今天,人們會去郊外,尋找春的氣息,不再是單單的被清零的悲哀所環繞,更多的是和親人之間的接觸。

祝佳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

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在清明節的這一天有回家祭祖的,也有在外漂泊的。

我希望,在這一天,人民都應該有思念已故親人的情愫,都保持的自己內心深處那一份最初的懷念。

周欣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一首從古至今流傳的清明節詩歌。雖然這回清明節沒下雨,但它的景色卻是十分好的。

不經意之間加入了小黃花已開放,讓人感覺到了青春的氣息,陽光的活力;綠蘿已染上深綠色,而且還冒著新芽;小區里一排排櫻花樹競相開放,一大朵一大朵的櫻花絢爛多彩,而櫻花樹上的綠葉襯著櫻花,讓櫻花樹更加美麗。小區里溪邊垂柳已開始慢慢發芽,遠看垂柳染上淺綠色,近看細小的柳葉已出現了,站在樓頂上,眺望遠方,一片春意盎然,無不代表著蓬勃生機。

路邊的桃花開的旺盛,長滿了枝條,粉紅粉紅的,十分惹人喜愛;路邊的小草坪上的小草已冒出來,綠油油的一片,而不知名的藍色小花也點綴著片片草坪,像是為春姑娘的綠色衣裙點綴了極度藍色小花。

清明節掃墓,是一項傳統習俗,大家在此時為先祖掃墓,祭奠先祖,思念已故的親人,也是踏青、賞景的好時節。

過了清明也代表著,快進入盛春了,春天象征著生機,我們也應努力學習。

徐晨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往年的清明都是陰雨綿綿的,可是今年的清明卻是艷陽高照。

記得五年級時的清明也像今年一樣烈日炎炎。

那天,我們整個年級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由于我們去的年級太多了,于是我們穿著黑色吸熱的制服站在炎炎烈日下兩個多小時。那時候,很多同學都等得不耐煩了,有的以上廁所的名義在廁所里玩手機,有的蹲在樹蔭下乘涼,有的甚至說出了臟話。

在煎熬的等待中,終于到我們班了。看著烈士紀念碑下的那兩個花籃,原本鬧嚷嚷的隊伍突然肅靜了。這時,天公似乎也為烈士感到惋惜,幾片云朵飄過,遮住了熾熱的烈日,讓整個天空都暗了下來。

突然想到,前輩們用鮮血為我們打下了這美麗的江山,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社會中,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奮斗呢?

王奕坤:

在公園清明的春日,春風微微吹拂過我們臉龐,彌漫著青草的新泥味,十分溫和。花壇里的郁金香,雖然還沒有競相開放、姹紫嫣紅,但是那葉尖上的晶瑩剔透的露水,帶給人一種微妙的溫馨的感覺……

再往里走,我們看到公園兩側的花壇中的青草,萌發著,努力地艱苦地從土里鉆出來,因為它有奮斗目標,想要見到藍色的天空,包羅萬象的世界,想要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面,開出最美麗的花朵,作為自己堅強不息的驗證。

我忽然想到,我們作為一名學生,也要向花朵學習,學會堅強的面對生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不能半途而廢,最后散發出自己最美的光彩。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這天雖沒有下起那蒙蒙細雨,但東風吹來,任然夾雜著那淡淡的草芳與花香……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日子,許多人都以自己的不同的方式思念他們,懷念他們。很多人都絮絮叨叨的給逝者燒著紙錢,獨自聊著屬于他們的故事……

清明節不單單是祭祀,還可以踏青。正值春季,櫻花燦爛,走出去,多看看那綠葉和粉嫩的花朵,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許多,考試后的泄氣與焦躁也逐漸轉變為了那前進的信心……

清明時節,神圣、莊嚴,而春天的氣息還讓我們的心輕舞飛揚。我喜歡這個沉重與喜悅并存的季節。

王曉陽:

每逢農歷初五就是清明節,是我們去掃墓的日子。每次去掃墓總是要帶著一些飯菜東奔西走,累得我夠嗆。

馬上就要跟著爺爺去掃墓了。我不由得有一點激動!終于在十點鐘,向著姥姥的墓地進發。我從離老家不遠的山中進發。那兒有好多的樹,也有很多的刺。頂著炎炎烈日,都快曬成非洲人了。這條路并不平坦。走了差不多十多分鐘,這一路上“斬荊棘,破巨浪”,可把我們累壞了。

走了將近有二十來分鐘,終于到了。我像一只狼狽的小狗坐在地上一動不動。想起曾經讀過的詩篇,“清明時節雨紛紛”,呵呵,這晴空萬里,烈日炙烤著,哪里有雨了,不由得一陣傷感!

點燃煙火,踏過千年萬載,走過滄桑,迎來生命。我們不能決定人的一生,但是堅信即使人生沒有好的序言,但是人生的精彩之處就在于我們的健康和平安之上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田老師的下水文:

? ? ? ? ? ? ? 清明時節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每到清明時節,格外懷念那個民國才女,也更加喜歡人間的四月天。

四月,清明時節。雨后的晴空充滿詩意:澄澈透明的藍,宛若純凈的藍水晶;間或飄過絲絲縷縷的薄云,白紗一般浮在空中,仿佛白色水彩在天藍底子上暈染出的圖畫,看得人心里格外舒暢,就像飲了一杯清茶,沁人心脾,淡雅芬芳。

清明時節,四月。大地一片蔥蘢:不必說櫻花的絢爛,海棠的繽紛;也不必說郁金香的高雅華貴,牡丹的國色天香;單是深深淺淺的滿眼的綠意,已然令人心曠神怡。高大挺拔的松樹,蒼翠的枝上抽出黃綠的新針,用一串串綠色的鞭炮來形容再好不過;丹桂墨綠的枝頭新發出透著褐紅的嫩葉,而金桂新發的則是黃綠透亮,花色不同,新葉居然是區分的標志,大自然真是創意無限;黃金槐的新葉黃中透綠,金燦燦的襯在綠籬的上方,相得益彰;綠籬常青的方形色塊上,竄出一群密密匝匝的淘氣包,鮮嫩的枝條迎風搖曳,恣肆地伸展著纖細的腰肢;草地更是伴著春雨的滋潤春風的撫摸,爭先恐后地向藍天伸手示意……

徜徉天地間,陽光和煦,云淡風輕,鳥雀呢喃,各種花香混著青草和泥土的芬芳,整個人都醉在清明時節的旖旎中了。

也許是清明時節的陽光雨水還有養分太過充足,也許是既定的模樣不能有變,伴著機器的轟鳴,草地平整地靜默了,柔軟的長發理成了毛寸,綠籬重新方正了,那些恣肆的新綠齊刷刷地被腰斬了。我的心驀地皺縮了:她們也會疼罷!

就像病中的徽因,那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在清明時節,在四月,給曾經豐富絢爛的生命劃上了蒼涼的句號。

她是一個傳奇,是一個行走在人間的女神:家境優越,相貌美麗,學業優秀,婚姻美滿,愛情熱烈。完美無瑕。

徐志摩、沈從文、蕭乾、金岳霖、梁思成……這些時代的寵兒統統環繞在她周圍,不僅僅是為她的美麗,更是因為她的才情。

我常常想,如果陸小曼是一朵只適合長在溫室的嬌花,那么林徽因便是四月里蓬勃的一株秀樹。她的愛更加理性,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她選擇了寬容大氣的梁思成,在學業和事業上結成了最佳拍檔。她不但是才女,更是一位嚴謹的建筑學家,滿溢的幸福里她享得了福,逃亡的艱辛里她亦受得了苦。

每一個女神,其實都付出了超越尋常人的努力。只是,人們大多只看到女神行走在人間。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周而復始,四月又至。零亂的絮語時,腦海里驀然蹦出泰戈爾的一句詩: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