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大學期間聽一個老師講座,到現在記憶猶新,她一個如果在一個行業工作六年那他(她)就是這個行業的行家。這么多年老師的模樣都忘記了,唯獨這句話記憶深刻。
? ? ? ? ? 前年聽一位講師講課,對我來說定義了《一萬小時定律》的概念,他說《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大師級的水平,他專注在一個領域的時間必須要超過1萬個小時以上,舉例,任何行業都不能例外!莫扎特6歲作曲,到20歲才創作出世界級的作品;甲殼蟲樂隊1964年風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1968年接觸計算機,創業前已編程7年!一個人對工作有著極大的專注與熱情,然后重復10000小時,才能達到大師級的水平。
? ? ? ? 后來看劉潤老師的文章,有一篇貝尼斯定理談到工作中學習的問題說,工作本身并不是學習,只有從工作中提取出了可能被重用的經驗,教訓,方法,邏輯,理論才是學習,也說道了10000小時定律,說把一件事情重復做10000小時沒有意義,必須不斷總結,持續進步,10000小時定律才有用。不在重復的次數,而在從工作中得到了什么,把那些東西能變成知識,那些方法能保存下來,大腦從新復盤知識。
? ? ? 最近認識了一個朋友做教育工作的,真是10000小時定律的踐行者,每天晚上堅持為幾位學生聽寫單詞,雷打不動的,堅持兩年,把一個學生從47分,搞到了142分。堅持的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家長和學生。他的格言就是堅持到感動自己,然后影響別人,品質在于細節的積累,善于總結,善于歸納,完全符合了劉潤老師的話語,這個朋友得到是一個人業績是整個公司業績的60%。
? ? ? ? 重復的事情,每天堅持,每成交一個客戶后的總結歸納,為以后的成交做準備。我們每個人要想從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是簡單的重復做工作,必須在工作中獲得自己能力提升的點,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