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待一段時間就想跑出去轉轉。
在某人對天津之眼—巨大的摩天輪的念念不忘下,我選擇了天津,其實天津更讓我心動的是“九國租界,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稱號,因為我喜歡建筑。
忘記在哪個地方,一條街上全是小石頭、皮影、古玩等小物件兒,還有聽相聲的地方,沒來由的就覺得來天津就是尋寶圣地,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哎,可惜缺乏語言描述功力,只能簡單的羅列些去過的景點介紹,順帶幾句當時感觸。
張學良故居
來天津旅游,必看項目就是名人故居小洋樓,而在眾多風貌建筑、名人故居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中國近代史傳奇人物的故居,就是張學良故居。
這所西洋集仿式洋樓建筑造型豪華、美觀、大方,以西洋巴洛克風格為主,房間布置考究,這里的音樂、裝修、服裝、家具、人物全景重現了當年張家在天津法租界的生活原貌。
院內有張學良和趙四的雕像,小院干凈整潔,優雅素靜,非常精致。故居里每隔15分鐘,會有免費講解,跟著講解員參觀瀏覽,恍若隔世,有穿越時空、身臨其境的感覺。前樓正面二、三層設有屋頂平臺,一樓是會客廳,二樓是住宿,三樓舞廳;室內寬大考究,內部樓梯、地板、門窗等均采用菲律賓木料;衛生設備具全,院內廣植草坪。
瓷房子
美國《赫芬頓郵報》評選出全球十五大設計獨特博物館,巴黎盧浮宮,美國丹佛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等悉數上榜,其中,瓷房子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的博物館,她是天津最著名的地標建筑之一。瓷房子位于赤峰道72號,在張學良故居旁邊,周身都是瓷器,瓷瓶,瓷片,是那么耀眼奪目,房頂大大的“China”logo,既代表瓷器,又代表中國。
這座小洋樓原是一座折中主義風格的法式建筑,是近代中國外交家黃榮良的故居,2002的時候張連志花3000萬買下進行改造,親自設計并拿出私人收藏進行裝潢,據說他是一個對瓷器癡迷的人。這里有世界上最貴的下水道,鋪滿了紫水晶和黃水晶,整棟房子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7億多片古瓷片、13000多個古瓷盤和古瓷碗、20多噸水晶石與瑪瑙等... ...是一座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
天津古文化街
位于天津市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步行街。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
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號店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老翟藥糖,張家水鋪、天津麻花等。旅游景點有天后宮、喜馬拉雅、大清郵幣、泥人張彩塑等。
說到泥人張彩塑,印象最為深刻,想給室友帶一個稍顯可愛的彩塑,可惜太貴了,想著以后有錢了再說。在這里買了天津麻花和切糕還有龍須酥,回去分給舍友,她們都說不好吃,太甜了,還噎人。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是橫跨在天津母親河海河上的幸福摩天輪,也天津最美城市地標之一。每天9:30—21:30開放,周一不開放。乘坐摩天輪票價70元/人,摩天輪轉一圈大概30分鐘,需提前預定,每天預約滿停止售票,在天津很火,排隊人很多,遠遠看去像是橋上的眼睛。晚上華燈初上,夜景更加迷人,在金剛橋上拍攝天津之眼全景外觀是最佳角度。
我去找天津之眼,只是因為舍友的念念不忘,就想去看看到底有多么令人震撼。路上遇到一對騎單車的情侶,盡管打開了導航,但我還是“尾隨”他們而行,覺著人多些走著舒服。
若我有伴而來,可能會覺得天津之眼好看,可惜就我自己,沒看出她的驚艷。最后,在小攤上好說歹說花了25塊錢買了倆紙質折疊摩天輪給念念不忘天津之眼的人。在回去的路上,又看到幾幢房子在燈光下很是驚艷,停下拍照留念。
天津意式風情街
天津意式風情街位于天津市河北區,由河北區五經路、河北區博愛道、河北區勝利路、河北區建國道這四條河北區的道路合圍起來的四方形地區統稱為意大利風情區原意大利租界(意式風情街)現存完整的原汁原味有百年歷史的歐洲建筑近200余棟。
到了這個地方,真是美的驚呆了。本想著參觀天津市規劃展覽館,可我還是來早了,于是直接去看各國建筑了。沒走幾步地,就看到陸陸續續走來的老年旅游團,想著等我工作了,也讓父母出來逛逛。
昨天看QQ相冊里游玩天津的圖片,內心很是激動,想著有時間還要再去一次。
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