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朝。
相傳周朝的天文學家曾用“土圭”測日影法,確定了二十四節氣,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后來,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將清明前的第三天定為寒食節。由于清明與寒食節相隔很近,所以清明逐漸融入了寒食祭祖的習俗。到了唐朝,唐玄宗直接將清明和寒食節打包定為國家法定假日。后來清明節逐漸吸取上巳節踏青的習俗,逐漸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節日。
? ? ? ?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屬于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