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了簡書作者劉安娜寫的《我在自學英語的路上,不得不說的四件事》,徹底跪拜了。我從中發現這已經不僅是自學一門語言的問題了,而是一種固有的模式。只是根據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具體的內容會有所創新。
1.勇敢踏出第一步
A:“我想寫作,可是現在400字都憋得好痛苦,還是算了吧?!?/p>
B:“我想學好英語”
C:“就你?連26個字母都寫不全,算了吧!”
D:“那個隔壁的王大嬸的兒子之前也說要學英語,現在不還是那樣”
當我們遇到起步難,如果先自我否定,或先被他人直接或間接否定,接著又自我否定掉了。
然后連試都不試,那就
? ? ? “解決任何外在問題,都要從改變你的內在做起,學會對生命中的一切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零極限》
如果“勇敢”是內心的一種狀態和驅動力,那么“踏出”就是驅動力的結果。
因為我們自己是自己力量最主要的源泉,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所以不管行不行,先“勇敢踏出”了再說。
2.確立大目標和小目標
2W1H”法則——2W:What,Why;1H:Ho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構思考力》
?當遇到一個問題時,我們的思路可以是發現問題——what,分析問題——why,解決問題——how。
那么我們在完成一件事,也可以是確立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用吞青蛙去逐一達到目標。
根據每個人的需求不同,設定的大目標也不同。
比如像“我要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可以作為一個大目標,“我要通過四六級考試”也可以作為一個大目標。
而語言的提高以“聽、說、讀、寫”為中心的,因此要制定一系列提高“聽、說、讀、寫”的小目標。
如果要以通過考試為大目標,小目標可以具體到“我要背xx個單詞”“我要聽xx篇聽力并總結”……
如果是以口語脫口而出為大目標,小目標可以是“將當天日常表達的中文句子用英文表達出來”(不知道怎么表達可以查詞典)……
雖然目前我們無法完成大目標,但是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先完成小目標,一點一滴地積累。隨著基礎越來越扎實,我們大目標實現的可能也越來越大。
3.持續地有計劃大量輸入和輸出
既然確立了大目標和小目標,接下來肯定是行動了。
“持續”是一個總體呈現連續的趨勢,并不是這段時間做了,然后晾一段時間,再繼續。
而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節奏,有計劃地進行。
并且要既有“輸入”又有“輸出”,才能達到一種平衡。
輸入的方式有:看書,網絡視頻,線下培訓課程,收費的線上訓練營,公眾號等
輸出的方式有:寫作,思維導圖,群里分享,現實生活中與TA人分享等
方式全在這里,就看我們做不做了。
4.只為成功找方法
一開始我們都滿滿熱血,要“持續”一段時間,是比較容易的,那么接下來呢?有一部分人可能因“三分鐘熱度”后,就放棄了,有一部分人可能遇到了阻礙,也放棄了。
劉安娜在備考BEC高級時,為了能練習英語口語,她跑遍了當地她所得知的英語角,周一去這,周二去那,周三,周四,周五又去其它地方或者找語伴一對一練習,直到半年后,她實現了啞巴英語向脫口而出的轉變。
彭小六為了學習知識,曾經在周末從5點出發,去上海,蘇州,南京等城市參加社群活動、培訓課程等。
他們為了能達成目標,不怕折騰。
既然自身環境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自己,主動去尋找新的環境。
想成功的人不會給自己找借口,全是解決的辦法。
那么此時,我們是否該反思下自己的態度?
5.堅持就是王道
彭小六一開始從書評寫起,一周寫一本書,堅持了將近四十個星期,到現在已經寫了36萬多字了。
昨天我看到劉安娜看英劇和美劇的不完全統計,就顯示了55部。我還發現她下面回復的留言寫:看完這些用了10年?。?/b>
早上秋葉大神新發的文章也說了:‘’學會演講沒有什么技巧,我最重要的技巧是比你多講了1000場。”
看到這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堅持?
總結:成功哪有什么捷徑,關鍵詞無非都是目標,行動,方法,堅持??梢仓挥猩俨糠秩俗龅搅?。
因此最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努力進取,找對方法,堅持到底。
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