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送你一顆子彈》
作者:劉瑜(著)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生活隨筆集,記錄的是作者本人2005-2009年左右生活里的點滴,所以每一篇都是獨立的作者帶有思考的碎碎念。所有的題材也很簡單,就是單純的發生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以及很多時候產生的“胡思亂想”式的觀點。所以,你讓我告訴你這本書說的是什么?——其實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推薦理由:只是在我翻閱了最初的幾篇隨筆之后,我就發現我喜歡這種讓人覺得貼近生活的真實的文字。字里行間是生活的平淡,是突然地靈光一現的深刻思考。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解讀自己的生活瑣碎,自己偶有的對人生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就像是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之湖,偶然蕩漾起圈圈漣漪,打破了一時的平靜。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當時某童司機在看的時候提起過,于是也順手購入了這本書,直到最近才翻閱。這本書其實很簡單,沒有設計的精美的封面,沒有名人的序言推薦,沒有內容簡介,連作者的介紹都是簡單的幾十個字“劉瑜——網名drunkpiano,政治學博士,劍橋大學講師。著有時評集《民主的細節》、小說《余歡》?!比欢诳戳饲懊娴膸灼?,卻發現很喜歡這本書的風格,也愛屋及烏的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很有想法很有趣的人,或許,在某些層面,跟作者可能是同一類人。你要問我這本書講了什么,其實看過這后,我基本忘了。你要問我為什么會喜歡,我也回答不出,因為這本身就是看過之后一種毫無理由的喜歡。
所以,這次的讀后感,其實就是抄錄一些我所喜歡的文字,當我看到他們的時候,我覺得產生了共鳴,當這種共鳴產生的時候,有精神為之一震的感覺。這本書幾個大的主題命名是“論他人即地獄”、“論自己作為他人”、“論人生意義之不可知”、“論愛情之不可能”、“論社會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除了“論愛情之不可能”這個標題外,其他三個分類標題我都很喜歡。
淵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們的大腦像蜘蛛網,粘住所有知識的小昆蟲。而我的大腦是一塊西瓜皮,所有的知識一腳踩上,就滑的無影無蹤。
在她振奮的聲音里,我又看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蟲子,懷著自己那點焦慮,就像揣著萬貫家產,貼著墻角,灰溜溜地往自己虛構的、安全的陰影里爬。
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均衡,我喜歡這個詞,它表明一切上升或者墜落或者旋轉或者破碎都有一個優雅的終點。
每天早上,掙扎著起床,衣冠楚楚地趕到一個格子間里,從事著和“意義”有著無限曲折因而無限微弱聯系的工作,然后和一群群陌生人擠在罐頭車廂里,汗流浹背地回家,回家之后累的只剩下力氣吃飯睡覺了。
人渴望被承認,也就是被人的目光,但是同時,當別人的目光圍攏過來的時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獲得承認和追求自由之間,有一個多么辯證的關系。
認識更多的人,忘記更多的人。被更多的人記住,被更多的人遺忘,吹出更多的肥皂泡,然后看到更多肥皂泡的破裂。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不過是別人手機里的兩個音節而已。而過幾個月,就連音節都不是了,僅僅是被消耗掉的無法追回的那段時間,躺在煙灰缸里的幾節煙灰而已?!継可飛說:當我抄錄這段話的時候,我在想:其實我們每天也都在消耗著生活,而這些被消耗的生活也永遠無法追回,如果不為每天的生活留下點什么,那無非就是每天重復著昨天的生活,時間久了,也就是一個驅殼在活著?!?/p>
那些與你毫無關系的人,就是毫無關系的,永遠是毫無關系的。從認識的那一天開始,其實你就知道。就算是笑得甜甜蜜蜜,就算是有過無光癢痛的來往,就算你努力經營這段關系。而那些與你有關的,就是與你有關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們只見過三次,就算你們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簡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樣子,就算你們隔著十萬八千里。【@可飛說:感謝那些在我生活中出現的人,有的人已完成了他背負的使命,有的依然還在執行著他的使命。正是因為這些與我有關的人不斷地塑造著,才有了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我。】
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癥,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這一切,據說都是“因了冥冥中的緣分。”
我的瘋狂依然茂盛,但是它屏住呼吸,向內生長,尚數“非正式瘋狂”。
誰都想歸零,但不是沒頭腦的那個零,是從一道零的那個零,得有那個弧度,得有那個轉身,得有“踹”那個動作。
一個令人奇怪的事實是,為什么關于每一場戀愛,我們所能牢牢記住的,往往只是開頭和結尾而已?;蛘?,如果關于這個人你能記住的只是開頭與結尾,那么你們從來就不曾真正戀愛過?
哪像我們人類,每一天都活的虛張聲勢,每一天早上醒來,都要把活不活下去,重新變成一個問題。
啊,我一年358天憂國憂民,另外7天坐世界盡頭發呆。
不過,為了備課而囫圇吞棗地讀書,哪叫讀書啊,就是個食物直接通過管道送到胃里,一點都不觸動味覺的。
每個人的心里,有多么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里寫著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為什么勇氣的問題總是被誤以為是時間的問題,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總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但很有可能,比被困在一個小地方更可怕的是逃脫一個小地方。因為那時候你才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它不是一個地點的問題,它那么復雜以至于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一個什么的問題。【@可飛說:最近我準備一個人去一個新的城市,但換個城市很大的可能我依然不會獲得我之所以換成是所希望帶來的改變和成長,但我還是決定這么做。有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可能看似毫無疑義,但這是follow your heart,盡管在follow的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又會失去勇氣。但還是要記住,很多問題,不論是工作問題還是生活問題,本質上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你自己這個人的問題?!?/p>
春天來的時候,總覺得會發生點什么,但是到頭來,什么都沒有發生,然后就覺得錯過了點什么。
禮物這個東西,本質不是東西,而是意義,禮物的流動也就是意義的流動,秩序的流動,或者說更嚴重一些,就是人類關系的流動;沒有禮物,人類的生老病死這些事件,和動物的生老病死,也就沒有了什么區別。【@可飛說:所謂的禮尚往來,無非就是人情世故的代名詞,這個禮不僅僅包含最基本的物質,也包含情感、利益等非物質因素?!?/p>
絕望不是氣餒,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如果你還在為自己孤單寂寞懷才不遇舉世皆濁我獨醒而深深嘆息的話,那么讓我告訴你,你買不到那個彩票的,別再把你時間的積蓄兩塊、兩塊的花出去,回到你的內心,尋找你自己,與心靈深處的他、他們一起出發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戶而周游世界,身無分文而腰纏萬貫。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
不要讓絕望成為自戀的一種形式,尤其不要舉著你的絕望,就像一個小孩子舉著一根受傷的指頭那樣到處說:看,我的手流血了!我的手流血了!
畢竟,上一次床,只需要一點荷爾蒙,而要愛一個人,要有激情,恒心,意志,力氣這些羅里吧嗦的東西,而人類永遠是避重就輕的那么一種動物。
在從書本中抄錄這些我喜歡的語句的時候,我覺得其實我喜歡這本書也并不完全就是道不清的理由,大體上是因為她能夠從很貧瘠的生活中去思考,通過寫,去記錄生活和世界。而這也是,我開始再做的一種生活方式。我想一個人成長的標志,應該就是他開始記錄下不斷消失的生活,而不是當走向歷史終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人生什么都沒有留下。有一種悲哀莫過于我們以為我記得昨天發生的事,到頭來卻發現什么都已忘記。
劉瑜在本書的后記中寫到我相信一個人感受的豐富性、而不是發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決定他生活的質地;是一個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決定他生活的色彩。生活的顏色,無非就是用心作為畫筆,思考作為調色。
不被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毩⒌乃伎紕t是形成自己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