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室中沒有書籍,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子。
——題記
進入到二年級,老師們有個有趣的發現:雖然知識點內容增多、難度增加了,但一些學生反而學得更輕松、更自在。秘訣到底是什么呢?秘訣就在——閱讀。
著名作家尹建莉在其著作中說過:“一個從閱讀中經歷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傾聽了眾多智慧語言,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會更成熟,價值觀會更完善,他的境界會更美好;同時他會有獨立見解,很少會陷入盲從和愚蠢。他從閱讀中獲得的,不僅是心靈的滋養,也是心理上的力量。”那些到二年級后學習更自如的孩子并不是因為智力方面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而是因為閱讀培養了其專注的能力和開闊的視野。如果一個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那他將終身受益。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閱讀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比如執著。正是由于對閱讀的熱愛,孩子們才激發了學習動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上課時一個個高舉的小手、作業中一次次的滿分、課后那看書時的專注為他們的學習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很多家長在和老師交流中經常會反饋:我的孩子小學學習特別好,越往后越不愛學習,這是為什么呢?我怎么做才能讓他喜歡學習呢?其實,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不會閱讀。小學低年級階段,僅憑聰明和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一個不閱讀的孩子,他的基礎就會非常薄弱,智力結構非常單一,一旦面對比較復雜的學習任務,就會感到力不從心。在小學階段,如果孩子在心中種下一顆愛閱讀的種子,加上家長和老師的引導,這顆種子就會漸漸發芽、壯大,最終開花、結果。那么即使在孩子畢業成年之后,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他也會用閱讀充盈他的業余生活,他的一生也會因為這顆童年種下的種子而豐盈、美麗!
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愛閱讀的孩子都不會太差。“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是人生充盈的重要方法。讓我們一起在孩子心中種下愛閱讀這顆人生最重要的種子,讓他們煥發人生無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