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官方唯一授權的權威傳記,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傾力之作,當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遇上中國財經界最冷靜的一雙眼睛。讀懂騰訊,讀懂中國互聯網!本書全景式地記錄了騰訊崛起的經歷,并以互聯網的視角重新詮釋了中國在融入全球化進程中的曲折與獨特性。”
文 | 青榭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騰訊傳1998-2016:中國互聯網公司進化論》(以下統一簡稱《騰訊傳》)。
騰訊的崛起不僅是命運的選擇,也是一群年輕人奮力擠上互聯網這條大船,在風浪里浮浮沉沉,最終拼搏出來的結果。或許我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刻,也并沒有那么地正確,但《騰訊傳》這本書為我揭開了90年代末,21世紀初的那段互聯網蓬勃發展,資本爭搶,市場競爭激烈的時期,還有那一群群硬生生在這動蕩的市場環境下闖出了一片天地的年輕知識分子。
如果非要用一個合適的形容來描述那段時期,大概只有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個個偉大的企業人都冒起來了,新浪,搜狐,網易等這些知名互聯網企業,騰訊也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建立起來了。
但騰訊的創建并沒有如其他企業那般掀起多大的風浪,甚至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騰訊都是處在一個虧損的狀態,因為他們并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方式。正如我們大部分人所知道的,騰訊是靠做即時通信起家的,而他們的第一款即時通信產品——QQ(曾用名OICQ)的出現,并沒有在他們的期望中。
QQ出現的早期,一度作為一款只吃錢從不吐錢的產品,在2000年前后爆發的互聯網危機中,它幾乎快要吃垮整個騰訊企業。快速增長的用戶,導致不得不增加的服務器。付出了,但QQ并沒有帶來同等的回報。不能帶來盈利的產品,就不是一個好產品,如果沒有出現后來的轉機,不僅是QQ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就連騰訊也會倒在那場刮得呼呼作響的金融風暴中。但好在后來,騰訊順利融到資,又緊接著加入了當時新成立不久的中國移動公司所推出的一個“移動夢網”活動,就是這樣,騰訊成了第一批從那場金融風暴中活過來的互聯網企業,盡管這個時候的騰訊依舊不被看好,但不可否認的是,騰訊成為了當時盈利最多的互聯網公司。
雖然騰訊借著中國移動的東風“起死回生”,但他們依然沒有找到QQ盈利的方式,QQ還是一個只進不出的賠錢貨。這一事實持續到了QQ秀的出現。
那樣的一個時代,是我完全不了解的一個時代,當我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幼童時,這世界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那樣的一個時代,是只屬于馬化騰他們的時代。
我接觸QQ的時間已經非常晚了,2011年的時候,QQ賬號幾乎班上的每個同學都有一個,沒有QQ賬號的,就好像是與時代脫軌了一樣。而當我接觸到QQ的時候,早已經過了QQ秀的黃金時代,那時的QQ有會員服務,有Q幣,有黃鉆等各種鉆,而QQ也不再是一個失敗的產品,它已經找到它正確的盈利方式了。
本書的作者吳曉波,1968年出生,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出版過《大敗局》(2001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大敗局2》(2007年)、《激蕩三十年》(2007年)、《跌蕩一百年》(2008年)等多部商業史著作。
作者寫作功底深厚,他的作品讀來并不會讓人感覺困倦,反而能常常把人帶入一種熱血沸騰的狀態,好像身臨其境感受那個激情滂湃的時代。
或許我這篇文并沒有真正理解和傳達到《騰訊傳》的精妙,基于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看待同一個事物的看法也會有很多的差別,所以究竟這本書怎么樣,而它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事情,還是需要每個人真正用心去看一看才能下結論。
在最后,為我的解讀或描述有誤表示抱歉。這只是我自己的淺知薄見,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歡迎和我分享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