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課是由Luke、布棉、黃有璨還有于冬琪四位發起人和一群熱愛互聯網產品的發燒友共同建立的一個互聯網產品人和運營人的學習社區。非常適合0-3歲的產品和運營人。目前,三節課主要提供三類內容:線上課程,線下實戰,微信公號文章。
我最初接觸到三節課,是因一篇轉自黃有璨老師公眾號黃的世界的深度好文。然后在他的公眾號里才發現三節課這個寶貝的。一開始,其實只是單純的喜歡有璨老師推的文章而持續關注。也有一部分自己希望能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因素。
后來有璨老師發布了一個”缺人“的花式創意招實習生。我看到后立馬進行了響應,當時立馬就聯想到三行情詩格式。運用橫豎十字增大面積,連發三箭,以求吸引到老師的注意。為確保萬無一失,我還特意略表心意,利用的原始的贊賞”提醒“了一下有燦老師。(笑)
后來終于是成功勾搭上了有燦老師,給他看了我的簡歷,再后來就加了微信。進行了后續的深度交流啦。
然而,坐標定位只能在北京!!!!!!
我又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了機會的地域性歧視!!!(哼? 叫你高中不努力點)
而現在,我就是要再一次努力,破除這個機會的地域性歧視。
所以我要遠程學習三節課的方法論,用三節課的方式來分析下三節課。
好了,下面我要以我不成熟的產品運營技能簡單分析下三節課
如上所說,目前,三節課主要提供三類內容:線上課程,線下實戰,微信公號文章。由于我并未參加過線下實戰,所以就暫且不做論述。簡單講一講線上課程和微信公號文章吧。
在三節課的官網上,有一個作業中心的按鈕。點擊這個按鈕,我們就可以給一些產品做評測。我在使用的時候就在想,是否可以直接拿真實的產品來做評測呢。這樣,學習者可以從真實案例中學習,而三節課也可以,通過這個來賺一點評測收入嘛。然而后來,一某度,就發現全是真實案列。。。果然,姜還是三節課的辣!
三節課的線上課程在網站上不定期開放,并未直接將所有課程一次開放。我個人覺得一是基于稀缺性的考量,有助于調動學員的積極性。但個人也覺得略有點不利于線上的系統性學習體驗。后來再一考慮,可能是出于商業性的考量,后續也許會推出全套課程套餐,或者VIP用戶可以直接系統化學習,而不用等待。
至于公眾號的話,全干貨+一些特定節日的娛樂互動。以優質的內容為驅動,加以話題助攻。大家現在好像都更認同于內容為王,但我卻更認為是話題為王。一個話題是可以引出無數角度的內容的。這個內容群顯然比單一的內容更具穿透力。比如邏輯思維運作的papi醬事件,再比如近期的英國脫歐事件。當然這些話題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也可以適當的人為制造一些話題,比如三節課愚人節做的一個入職Facebook的話題。其實這也不是我的什么創新觀點,你看那些當紅的明星,哪個不是有著一個一個的話題。
還有三節課是有著強烈志愿文化的,他們聚集著非常優秀的志愿者群體。我一開始想成為志愿者,然而一直都找不到入口。后來我才想明白,這志愿者應該是邀請的優秀產品或運營,要不就是參加過線下活動培訓的優秀朋友。所以三節課這是要下一盤大棋啊,這是要培養一個三節課系的節奏啊。(驚)不過要是真運用聯盟的方法,打造志愿者聯盟,前員工聯盟,也未必不能孵化出一個“三節課系”。
好了,仰慕之情就暫且抒發到這里,現在來講講如果我現在要在三節課,我會做些什么有意思的事。(好吧? 其實就是不成熟的建議)
個人認為,可以借助直播這種形式來做低成本的拉新活動。比如現在三節課的線下活動有3.3計劃,三次元,產品馬拉松,我們完全可以直接直播這些過程嘛。比如產品馬拉松,我們就可以做成“史上最長的“最馬拉松”的產品直播”。事后還可做些剪輯精華版。又不需要添加額外的成本,又能利用直播平臺的傳播性,又能創造噱頭以及話題。萬一某期項目被投資人看上了,真投出個大公司出來,那也是一段額外的佳話。
還有前面說的利用話題,比如高考或者說開學時,就可以做一期“大學這個”產品“的正確打開方式”,用產品的視角來解讀大學。或者從運營的角度來解讀,一些大學的招生。然后現在是暑假將至,完全可以做下對實習產品的分析,再稍微附一下攻略。
好了 ?鑰匙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