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東西寫到今天,其實我自己依舊處于一個混沌的狀態,我還遠遠沒達到開悟的階段,尤其是在現在,忙于處理各種日產事務,根本沒辦法做到專注和極致,但正如我一個朋友所說,砍柴,你急什么,你的閱歷越豐富,積累越多,對你今后寫東西越有利,寫作既然是一個慢慢來的過程,何不在年輕的時候多去見識、成長,并下意識地內化,最終你出來的作品,才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定比你現在一味地向內求,孤獨地寫作要強得多。
當初只想好好寫作。也正是因為聽了朋友的話,才選擇繼續去上班,去創業。如今對這個朋友深表感激。
于是現在每天的寫作成了業余,每天的日常管理、團隊建設等等,占據了我的大部分精力。有時候遇到各種阻礙,各種不順,內心很難真正靜下來,這時候的寫作,就變得碎片化,不成體系。
所以目前的寫作狀態,只是當做積累。在目前團隊需要發展壯大,只能是選擇把更多精力給到做事上。
明顯感覺最近的寫作,確實達不到我的預期,但還是一直在寫。人就是這樣,精力放在哪里,哪里才能開花結果。也在猶豫,這樣的日更,還有堅持的必要嗎?
最后得出結論,必須要繼續堅持日更,寫得不好可以私密,但是不要停下來。寫作是我們吃飯的家伙,哪怕是你當了方丈,你每天管幾十號人吃喝拉撒,你更應該每天早上起來站樁。
一個階段做好一個階段的事情。當前最重要的,依舊是公司。寫作對于現在的我而言,是一種復盤,是一種自我反思,是對自己內心的整理和沐浴,對于別人意義并不大,但對于我而言,意義非凡。
只有這樣,當一切步入正軌,我再次面對寫作,我不至于撿不起來。
并且真正到了一定的程度,能修煉到寫作時就專注寫作,管公司時就管公司,兩不相擾,這也是一種修煉。
現在的我,與其是寫作,不如說是在借寫作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規劃。從一個業務崗位轉型為管理崗位,去逼著自己看懂財務報表,能自己做財務分析,明確哪些項目是賺錢哪些是不賺錢的,明確投入產出比,逼著自己去跑銷售,自己去做媒體做執行,逼著自己去搞清楚股權架構,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專業。沒有傘的孩子,就必須努力奔跑。
這樣的轉型,很難很難。尤其是對于一個矯情、固執的內容人而言,我必須收起自己內心的傲慢、清高,去扮演一個我并不想扮演的角色。有時候感覺改變自己,是一個一刀一刀凌遲自己的過程。面目全非,卻又宛如新生。
這樣的成長,其實在剛開始決定出來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我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內容人,這似乎很悲哀。但站在現在的維度看到自己當年的傲慢,我又為當年標榜內容、拒絕成長的自己感到悲哀。
從躲在內容的房間里沖到了雨中,就已經不可能退回去,就必須跑起來。并且開始享受這樣的快感。
我相信我不會滿目瘡痍,我相信我已經在這樣的奔跑中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