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2016-07-15盛曉康民謠
昨晚爆出前中國好聲音現(xiàn)在的《中國好歌聲》第一期參賽歌曲,出現(xiàn)了李志的《天空之城》,以及衣濕樂隊的主唱游淼。
電臺節(jié)目收聽地址:www.lizhi.fm/1825641/29987618724016902
昨天朋友圈里爆出了一張圖片,是中國新歌聲第一期的參賽曲目。出現(xiàn)李志的《天空之城》,繼快男出現(xiàn)《董小姐》,去年的好聲音出現(xiàn)《南山南》之后,今年“港島妹妹”是要火遍大江南北了?
會不會有一天在廣場舞上聽到“飛機飛過天空,動次打次,天空之城,動次打次” “港島妹妹,動次打次,你獻給我的西班牙餡餅,動動次打次” ???看上邊這張圖片,起初我是懷疑的,不光是逼哥的《天空之城》,還有衣濕樂隊主唱游淼演唱的《雙截棍》。作為一個圈內著名的方言國寶級樂隊,以前也翻唱了很多民謠歌曲,這次衣濕樂隊翻唱雙截棍,也有可能。直到看到游淼發(fā)的朋友圈才確實,原來這事是真的!
看到這里大家心里肯定和我一樣,都在想逼哥要火了,游淼要火了。但一小部分人可能心里不痛快了,好像珍藏了許久的歌手,歌曲又要爛大街了。但是愛他,不應該希望他生活的更好,被更多人知道嗎?他是歌手,不是你老公或者男朋友。歸根到底,是一種“小眾逼格高”的思想在作聳。
逼哥火起來,民謠被更多人知道其實是好事。逼哥這樣有自己獨特三觀的獨立音樂人,正好可以正一正大眾的三觀。要不然整天那些網(wǎng)絡歌曲也是夠煩的。
為什么說民謠火起來是好事?
在國外民謠,搖滾等音樂形式是主流音樂,但在國內為什么就變成了小眾,甚至一部分人覺得不應該火?這是文化和專業(yè)素質的差距。在這個沒有版權費的時代,獨立音樂人要靠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支撐自己的音樂事業(yè)?曾經高曉松的《曉松奇談》里講了為什么宋柯,尹武,沈慶,郁冬等早期音樂人退出了音樂圈?就是因為沒有版權費,又不火不能掙演出費,導致他們被迫改行退出了音樂圈。他們不是不熱愛音樂,但熱愛在饑餓面前沒有用啊,他們首先得生活下去,才能做音樂。
所以那些說不希望民謠火的人,你愿意看到李志因為音樂養(yǎng)不起自己而退出音樂圈嗎?你愿意看到趙雷因為音樂養(yǎng)不起自己而不再寫歌出專輯嗎? 所以火起來不是壞事,爛大街總比餓死強。
李志因做專輯虧損數(shù)十萬,
燒掉所有專輯,不再唱《梵高先生》
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有些心疼。成百上千張專輯,全是心血啊,全是好東西啊。就這么毀了,逼哥心疼嗎?肯定的,要不然也不會發(fā)誓再不唱《梵高先生》。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民謠音樂行業(yè)的不景氣。
這兩年是民謠音樂在電視銀幕上井噴的幾年,《中國好歌曲》上出現(xiàn)了數(shù)位大家耳熟能詳?shù)拿裰{音樂人,周三,莫西子詩,趙雷,何大河等等,他們因為電視銀幕被大眾所熟知,讓他們能出專輯,巡演,去支撐他們繼續(xù)做音樂。《我是歌手》上老狼唱了《米店》,讓張瑋瑋這樣的老一輩民謠音樂人不再被雪藏于地下。這何嘗不是好事?
作為一個民謠音樂人,哪一個不是千錘百煉脫幾層皮之后才開始能養(yǎng)活自己的?逼哥早期酒吧駐場跑場,二三十的票價全是辛苦錢。趙雷早期流浪賣唱,積攢了多少年才出專輯?周云蓬在北京樹村,每天靠一個饅頭度日的日子不苦嗎?哪個音樂人不想被更多的人喜歡?沒有。
多少人努力著想進入屏幕、想被認知、想普及民謠音樂,而且還被各種閹割,而那些所謂愛他們死去活來的歌迷卻在鬼哭狼嚎的喊著“不要”。
讓更多人聽到并喜愛民謠音樂,是很幸福的事情。
最后引用李亂老師的5句話:
1.有一部分沒有聽原唱的習慣。
2.聽了原唱的人未必能接受逼哥的唱功。
3.就算愛上逼哥,也會被他撕逼罵走的。
4.愛看電視的人未必愛看現(xiàn)場,就算看現(xiàn)場,票還是難搶。
5.說得好像你以前搶到過票似的。
碼字好辛苦,感覺身體被掏空……不給點個我是不會起來的(葛優(yōu)躺ing),嗯,關注也要(?? ???)記得是關注專題民謠年代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