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曾是個食欲非常旺盛的小胖墩。小學的時候的身高僅158cm,體重就高達70kg。橫向增長的態勢一直延續到高三,彭于晏覺得,自己不能再胖了。于是,他開始堅持每天刻苦鍛煉,并瘋狂迷戀上籃球,后來停止了橫向發展,開始豎向增長到182cm的大高個。
他并非專業的體操運動員,為了拍電影《翻滾吧!阿信》,堅持苦練8個月,每天進行十幾個小時的體操練習,硬生生把自己煉成了一個專業的體操運動員。
為了接到好劇本,不管多忙,他每天都要會安排時間健身數小時,食欲更是嚴格控制。他坦言,自己是易胖體質,為了節食,十多年不曾吃飽過,也幾乎忘了糖是什么滋味兒。
電影上映后,奧運體操冠軍劉璇和陳一冰都紛紛為他點贊,他也因為這部片子,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因為堅持,彭于晏成就了高顏值和六塊健碩巧克力腹肌的自己;因為堅持,彭于晏的事業也取得了勝利。
勝利,是指達到預期的目的,和“失敗”是反義詞,有“成功”的意思在里面。“堅持”和“勝利”之間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的,但是堅持不一定都就能取得勝利。“堅持”和“勝利”之間是不能畫上等于符號的。
劉備堅持要伐吳,最后導致夷陵之戰失敗,蜀國最終走向沒落。子玉不聽楚成王的意見,堅持不撤軍,最后導致城濮之戰敗北。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人生最悲哀的,莫過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錯誤的事情。有些時候與其盲目堅持,不如及時止損。雞湯文常常教育我們,堅持就是勝利。但真實的情況是有些事情,你投入得越多,收獲不一定會越多,可能會越來越少。
堅持做一件事情,常常是一種信念,覺得這樣做是對的。但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方向走錯了,那請一定停下來,直面錯誤,及時止損,因為這種情況,停下來就是進步。“萬物十字定律”十個字中最后一個字“失”,不是失敗的失,是結束的意思。該失而失,成功之失;該失不失,巨大損失。
如果真的要堅持去做一件事情,那至少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熱愛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如果堅持的是自己熱愛的事情,就算結果不如意,至少過程是開心的,因為一路上一直在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相反,如果堅持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結果不如意的話,就連過程的喜悅也一并失去了。
有的人會說,可能是堅持著,堅持著才喜歡上的呢?但是,你必須要承認,你是因為放棄了其他的選項,才喜歡上的。用經濟學里的“機會成本”很好解釋。如果你當時堅持的是自己熱愛的,說不定更成功呢?
人都是有惰性和慣性的,有時候堅持一件事情,反而比放棄更容易。因為放棄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的東西,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更需要你去考慮接下來該如何。
就像我們花35元買了一張電影票去看電影,結果開場30分鐘后,發現這部電影不值得看,這時你會選擇留下來堅持看完,還是選擇中途離場?很多人會選擇留下,因為在他們的觀念里,35元已經花了出去,不看完豈不是浪費。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給出的答案:在決定時,請忽略你花掉的35元,因為這35元是“沉沒成本”,不管你走不走,這錢已經花了。所謂“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毫無價值。
最后,我想說的重點是:堅持什么,放棄什么,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不變隨緣,隨緣而變。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情來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