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初,又是算“收成”的時候,一則馬云談“給高官加薪不如給員工加薪”的視頻成為熱搜。視頻中,馬云替廣大群眾抱不平:給高管加薪不如給普通員工加薪!他們會更加感謝你,這些都是士氣!
馬云稱,他發現很多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經常是給高管加工資,但是中國企業一定要給普通員工加工資,這是要倒過來的.給高管們加個五萬,十萬對他們來說并沒什么變化,但如果給普通員工漲個三,五千元,他們是會很感謝的。這樣更會鼓舞士氣,而士氣就是士兵的氣,這對于一個公司來說是很重要的.
馬云的這段話讓不少人紛紛點贊,巴不得自己的老板都能看到這段話并有所表示.特別到農歷的歲末,辛苦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在回家過年前,聽到這樣的一番話恰如吃下一顆定心丸,那些有意年后換工作的員工,躁動的的心也不會再蠢蠢欲動.
確實,像馬云這樣知曉人性的老板真是難能可貴。其實2009年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馬云和阿里巴巴就作出了給普通工人加薪,而包括副總裁在內的所有高層管理人員全部不加薪的計劃.那次絕大部分員工獲得了加薪和不錯的年終獎.
馬云曾經說了這樣一段話:“工資要不要漲? 一定要漲。因為這樣能讓員工有幸福感,有幸福感是因為有信仰。員工的夢想很現實,他們必須要生存。如果員工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滿足,他在這兒工作沒有得到榮耀,沒有成就感,沒有很好的收入,要他為公司而驕傲,不可能。”
要不要漲工資,給誰漲工資,還有公司的福利,其實都是反映了一家公司對待人才的態度。
單看阿里員工奮戰雙十一的晚間工作餐,各式燒烤,生果飲料,提神的紅牛,烤乳豬,大閘蟹……令不少網友直呼不給錢都想去阿里上班,雖然只是笑談,卻也看出了阿里員工享受的待遇確實不錯。
在這樣的公司,員工肯定是死心踏地工作,會盡自己所能為公司創造效益。
這讓我想起去年格力電器的董明珠給公司員工每人每月加1000元工資的事。在這個別人都是一百或者幾百幾百加工資的年代,格力全員一次加一千,讓不少人羨慕不已。在加工資這種最現實最接地氣的激勵下,他們工作肯定會更加用心,生產效率相應提高,公司和員工才有可能實現雙贏。
我剛畢業時入職過一家工藝制品公司,主產出口的仿真花。公司花高薪聘請外國設計師做設計,他們的配制住宿是單獨的小棟別墅,新產品接到客戶下單時設計師有分紅收益,老板給設計師們的福利還是不錯的。
另一方面,公司會安排學歷稍高的老員工跟著設計師學徒,以培養自己公司的設計師儲備人員。可是待遇方面學徒的工資和普通的生產線員工不相上下,幾年都沒有提薪的機會。如果辭工上層管理不會批準,而且會扣壓一個月半的工資。
許多的學徒在跟設計師學了幾年后,都選擇了自離,以他們的設計水平應聘到其它的小公司做一些工藝稍簡單的設計綽綽有余,工資卻比在原廠高出幾倍,小廠高層對他們也更加重視,自我價值感也提升不少。
只是長久以往,造成了原來公司極大的人才流失,別人笑談公司是給同行的小廠家無償培養設計人員的基地。其實說到底待遇才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如果一個公司的人員流動過快,勢必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有時候,如果想讓企業未來能夠發展得更快更好,不僅要靠上層高管、核心人物的出謀劃策,還要靠底層員工的傾心付出。
那就要求管理者在人才上多花一點心思,多照顧普通員工的感受,畢竟員工才是最基礎的執行層。他們不好好干活,高層談再多項目都無濟于是!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馬云”似老板出現,那將是普通員工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