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文藝作品類型大多極端化,要么市井得太過真實,要么看了馬上就能出世。反倒是那些看上去美好溫暖,實則現實中非常少有的故事往往讓人覺得矯揉造作。
2016/04/11
——
其文章,使吾見洪荒,使吾見塵世;使吾體察其溫厚,猶天地以抱蜉蝣。
2016/03/29/all about you
——
你將她視作可扭轉一切的上帝,她卻有著不愿舍棄眼前人的凡心。
2015/05/09/POI-S4-E21
——
中土系列的concerning hobbits和古劍一里的《鳳尾絲竹》都是聽到想落淚的曲子。仿佛那么大的世界里,只剩下一片小小的鄉土。
2015/05/03
——
小人物一生,亦包羅萬象。
2015/04/25
——
從來沒有一個明星的死觸動我這么深。大概是因為她正當風華,離我們太近。我們爭論黑與白,爭論什么是美,卻抵不過一句“死去元知萬事空”。
Fernando說“我們應當對死亡感到積極的反感,是'反感'而不是'害怕',死亡當不起讓我們敬畏的待遇”。避之不及地、離它遠遠地走吧。深流也好,姚也好,太多太多的人已經告訴我們知識和價值只能建立在生命的基礎之上。
2015/01/16
——
#寧杭#杭妹身上常帶著一方蘇繡絲帕,素凈的面上帶著些許未消褪干凈的殷紅。寧姐瞥見說,后來不是送了你新的嗎,這塊都染雜了色,扔了吧。杭妹笑著搖頭。她清楚記得,1938年,凜冬,她尋見尸山血海里爬出來的寧姐,那個風霜歷盡卻始終從容自持的班長,眼中只剩作為棄子的絕望。(南京×杭州,參考白露的《中華女子學校》設定)
2014/11/29
——
我不想當阿Q玩什么精神勝利,只求今生能獨立于世,盡力又隨性而活,不讓自己的每個選擇變得太糟糕。
2014/11/09
——
愿此生少有懦弱,少有后悔,少有情深。
2014/10/14(本年度生日愿望w有點貪心,許了一生。)
——
鮮衣怒馬,美人在懷。
2014/07/24
——
昨天軍理課看的紀錄片,名字是hiroshima,印象最深的是兩句話,"外面是人間地獄……我不知道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我們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是為了拯救更多人,其中包括美國人和日本人。" 戰爭對平民而言是普世的傷痛,但我沒法同情任何日本平民。
2014/05/20
——
清楚記得五歲時眼見平日勤于照拂我的祖母了無生氣地躺在草席上,臉上覆著塊紅布,外面鑼鼓喧天。林徽因給徐志摩的悼文里寫“這難堪的永遠靜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殘酷處”。看完釋然自己為何怕死。
2014/03/13
——
以貌取人和顏控最大的區別不就是前者是“我喜歡長得好看的人”和后者“我喜歡長得好看的臉”嗎
2014/01/01
——
活在世上一為了吃,二為了找一個知己。若無緣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希望保持著“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淡如水的聯系。 生命需要水。
2012/10/04
——
歷史帷幕下,紅塵光影中,世間沉浮滄桑,只化為了舉手投足間的三分蒼涼與七分寂寥。
笑是傾城絕艷,怎見得他年,斷壁頹垣?
十年辛苦,一朝風流。顧盼流連,知君已遠。
不過種種凄婉難言。
夢里繁花幾度,魂悸魄動,覺時但見荒原萬里。嘆一句曲終人散,戲臺之下,再無千軍萬馬,也再無深情款款。
——方知人生本如戲,更如云煙。戲腔曾相識,人影已不似。
2012/09/15
——
一直有對強者的向往之心。向往的也更多是性格上的強而不是能力上的強。因為性格強的人不可能能力不強。能力只是時間問題。就像大帝希望Waver活下去,即使那個矮小的少年總是被眼淚糊得滿臉狼狽不堪;他希望他能看到遠在彼岸的夢想,即使實現它遙遙無期也要馬不停蹄地向前奔去。
2012/06/10
——
人最真實的擁有物永遠和動物一樣,是欲望。高度文明只催化了欲望的無限膨脹。最燦爛的藝術,也是人類精神欲望的產物。
慧極必傷,人類永遠是這四個字最強大的踐行者。
20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