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節期間小伙伴提議四月份去泰國旅游,確定之后就提前訂好了機票。
正式出發的前一個星期總是有點忐忑,擔心這擔心那,做夢都會夢見趕不上飛機。還好,所有的擔心都是多余的,我就這樣第一次踏出了國門。
半夜的飛機場沒有想象中安靜,而是如鬧市般熙攘,過關的人們很多,通關檢查的窗口卻很少,我們拿著寫好的出境卡前行。
我有想過到泰國旅游,但沒想過會跟誰去,以什么為名出發。我也沒提前了解這個國家,可以說,除了聽聞過人妖,我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
然后,我來了,跟著旅游達人——馬兒的攻略行動。馬兒是我們整個行程的攝影擔當、翻譯擔當和攝影擔當,而我,就像是個“沒帶腦”出門的人。巧的是,隔天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的一個冷笑話是這樣描述的:對一個人最高級別的信任是什么?跟TA出門不帶腦子。所以,能夠有這樣值得信任的朋友,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不知道緣分究竟是怎么安排的,但我知道此生遇見,必有其因。有緣成為大學舍友,至今大學畢業快五年,就這樣相識了快九年,這次出游,就以畢業五周年為名,成了行。
計劃趕不上變化,本來定好三個人一起出發的,后來其中一個小伙伴臨時有事只能改簽,遲兩天來跟我們匯合。
我和馬兒先行出發,坐凌晨的飛機從廣州白云機場飛到曼谷素萬那普機場,到達關口是泰國時間半夜兩點多,我們排了整整兩個小時的隊才成功過關。我第一次填出入境卡,才知道這東西原來對過關很重要。
排隊到我們之前,機場工作人員會檢查出入境卡的填寫情況,指出不完整的地方,我填的那張信息不全,負責檢查的服務人員先是用中文告訴我空缺的地方該填什么,可惜我一不小心填錯,無奈從隊伍中跑出來找新的卡而不得,折回找她詢問,剛才她的表現讓我誤以為她的中文很溜,結果我一用中文問她,她卻給我來了一句:“Please speak English!”我頓時懵了,想了幾秒才從嘴里吐出幾個英語單詞,問她重新要了一張新的出入境卡,填好后得以順利出關。
出了國門,才能真正意識到學好英語有多重要。
二
因為尚在半夜,我們在機場躺了兩個鐘等到天亮,才有車出發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我們的第一站是華欣,從機場坐大巴到那邊需要三個小時,下了大巴后,本來想打的去到華欣市區,后來遇到一個臺灣妹子,建議我們跟她一起坐“突突”車過去。
所謂“突突”車,其實就是的士頭改裝成的客車,從車尾的門上去,車廂里有左右兩排靠窗的座位。在泰國,這是一種很方便的交通工具,去哪都可以坐,價格也便宜。跟國內的三輪車、摩托車類似。
在“突突”車上,那個臺灣妹子說她是一個邊打工邊旅游的人,過兩天就飛韓國打工。她自我介紹說是93年的,覺得我們跟她差不多年紀,我們笑而不語。妹子說有些國家對打工度假簽證有年齡限制,超過30歲就不能去了,所以要趁著年輕多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我第一次聽說還有年齡限制這種事,對那個妹子可以到處打工度假表示很羨慕,也對自己的寡聞表示慚愧。
下車后,我們就那樣揮手告別,旅途中遇到的每一個人,說了再見,其實都再也不會見。
我們到了提前定好的酒店check in,第一站終于到達,這個城市是那么炎熱,一下子就從末春來到了盛夏。
華欣是個海邊小鎮,我是來到后才知道的,聽說泰國國王就住在這里,而且有很多外國人來這邊“租妻”。至于“租妻”具體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自行百度吧。
三
去到一個地方,美景和美食都不可辜負。所以我們出去找“網紅”餐廳吃,最可惜的是有一家賣芒果糯米飯的店,我們兩去了三次都沒買到,第一次是一去到就說賣光了晚點才有,第二次去是已經關門,第三次早早去排隊還沒排到又說沒有了,無奈只好帶著遺憾離去。
原本我們計劃坐車去圣托里尼小鎮玩半天,然后酒店拿行李出發曼谷,后來我們放棄了小鎮,選擇直接去曼谷。這選擇,讓我們有了特別有趣的經歷。
先是“突突”車司機沒意會我們說的話,把我們搭到了小巴士站(我們想去的是大巴士站),后來司機跟我們說在路邊下車等綠色的“突突”車就可以過去,結果我們沒有坐上,而是上了一部看起來很破舊的公車。公車司機很熱情,熱心地幫我們提行李上車,車里的人看著都是本地人,車廂里面只有風扇,沒有空調。公車開得很難,悠閑地跑在公路上,陽光很烈,車里很熱,而我們覺得很有趣。
有時候,我們會在某一個地方錯過一些東西,但又會在另一個地方收獲不同的體驗。所以,人生路上的風景沒有絕對的美,也沒有絕對的不美,說白了,都是一種選擇。
我們在司機的提醒下下了車,巴士站近在眼前,可是人行道不知所蹤,于是拖著個箱子橫跨馬路過去,詢問過后買到了去素萬那普機場的大巴票。等待著重回曼谷,只是路線與預期有所不同,本來想著直達市區去酒店,現在要重回機場再坐輕軌過去。
四
我們的第二站是曼谷,從素萬那普機場坐輕軌到我們住酒店附近要三十多分鐘。我們在等輕軌的時候,旁邊有一個臺灣大叔跟我們攀談起來,跟我們聊起曼谷,給我們介紹哪里有好玩的好吃的,教我們怎么坐車出門,等等。
一開始,我還以為遇到好人了,越聊到后面,越覺得套路深。他問我們從哪里來,在哪工作,是哪里人,我們說什么,他都能接上。還問我們住在哪家酒店,說我們要去的那條街上有好幾棟樓他都有股份,問我們是不是已經訂好了,可以帶我們去check in,幫我們免住宿費。我們說不用了,網上訂好了是不能退的。他不罷休,直到下車還一直跟著我們,想給我們帶路,不停從包里翻各種單出來問我們是不是住在A酒店或B酒店,還有C酒店,他說的那些酒店全被我們否決了之后,他知道我們是不會跟他走的了,才最后說他有急事要先走了,就不理我們了。我們看著他走遠了,才舒了一口氣,在輕軌站稍微停留了一會才去找酒店。
同伴說,以前出游都沒試過被搭訕的,這次我們是純女幫出來,沒有男的同行感覺比較危險。看來出門在外,在安全這方面,也有一點點“性別歧視”啊。下次是不是該帶個男人出門呢?
五
曼谷(英文Bangkok,在這之前我都不知道英語怎么說)是泰國首都和最大城市。在這里的感覺與在華欣完全不同,不再是悠閑自得的小城,而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燈紅酒綠的繁華大都市。走在曼谷的街頭,感受層層的熱浪。我們在酒店休憩了片刻,便出門去找尋四面佛,聽說泰國的四面佛很靈,大S就特地到泰國許愿,認為她的兒子是佛送給她的。若是你許的愿成真了,你還得再去還愿,花錢請舞娘跳舞給四面佛看,因為它喜歡看那些舞蹈。
我們在去尋市區最大的四面佛的路上,經過曼谷的夜市街區,那里很熱鬧。路過一家咖啡店的門口,馬兒問我有沒有看到人妖,她說聽到有兩個女人發出的是男人的聲音,我回頭,只見角落里有兩個女人叼著煙在那桌前坐著,至于她們是不是人妖,我看不清。
繼續往前,我們看到一個商場門口正在搞美食節,于是暫停腳步進去找吃的。琳瑯滿目的泰式食品,全是赤裸裸的誘惑,我們只能挑幾樣特別想吃的,舍棄其他的美味。
我們端著買好的食物,循聲走到一個舞臺前的休息桌上。臺上有兩個泰國年輕男子在邊彈邊唱,坐在我們隔壁的女子聽到熟悉的音樂響起就忍不住跟著哼,雖然我不懂泰文,也覺得旋律很好。后來他們唱起了《Apologize》,讓我也忍不住想哼哼,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跟我同齡的表哥的婚宴上,他跟他兄弟在婚禮臺上唱給我們聽。
音樂無國界,在異國他鄉靜靜聽著音樂,細細品嘗美食,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這樣的生活,很輕松。
最后聽多一首歌,我們就繼續去找四面佛祈愿了。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入鄉隨俗,拜拜佛也沒什么不妥。我們找到四面佛后,買了花圈和蠟燭,順時針繞一圈,每一個面拜一次,掛一個花圈,點一根蠟燭。至于我許了什么愿,是秘密,只希望它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實現。
六
拜完佛,我們決定繼續游走在街頭,時間到了就去接另一個即將到來的小伙伴。
原來泰國是沒有地鐵的,只有建在上面的輕軌,因為建地鐵需要人力財力物力,還要過硬的技術,像我們祖國那樣的大國才會建成那么發達的地下鐵系統,對相對落后的泰國來說比較難。
跟我們熟悉的地鐵站出來就是大商場一樣,輕軌站出來也是商場。我們來到暹羅廣場,里面有很多奢侈品店,和國內不同的是,晚上九點多而已,已經是一副快要打烊的樣子,很多店都已關了門,感覺與國際大都市這個名號不符。
奢侈品對我來說是只能看沒能力買的東西,透過櫥窗看看就好了,沒有駐足的必要。而在這種時候,就真心覺得有錢才是王道,生活質量跟錢多錢少太他媽關系大了。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逛累了就在商場門口的長凳上休息了一會,聆聽風的聲音,并詢問另一個小伙伴的路程情況,掐點買輕軌票去迎接這次旅行的第三人。
入站的時候我以為滴卡就能過閘的,沒想到是插卡進去的,試了兩次還以為機器壞了,經服務員提醒才恍然大悟,那一刻真是尷尬癥犯了。一方面覺得自己是不是low,一方面又想,還是咱大中國高級,哈哈。
晚上的輕軌人不多,只是我們太激動坐反了方向,好在只坐了一個站就發現情況不對,立馬下了車換方向再次出發。我們來到那個和怪叔叔分別的車站,靠著欄桿望那條鐵軌,期待有火車經過。
我們在華欣有去過一個火車站,那是一個很古老的火車站,火車也很舊,跟我們的綠皮火車有一拼,沒有空調且行駛速度慢,商人可以端著盤子四處走動去賣東西。車走,人散。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望著站口出來的來來往往的乘客,遲遲沒看到我們要等的那個人。過了幾分鐘,風塵仆仆的小伙伴終于到了,至此,我們三個人正式集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