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位大學同一宿舍的舍友離開了蘇州,回家鄉——一個三、四線城市。不是說三、四線城市不好,而是對于年輕人來說,大城市相對于小城市更有機會。蘇州就是比三、四線城市有機會,一線城市比蘇州有優勢。
一開始聽到這消息是震驚和失落的,一個宿舍的人,跑的天南海北,下回在聚首,千難萬難,不知何時何處了。
想了想又有些傷感。舍友大學畢業就在蘇州發展,雄心萬丈的要大展拳腳,闖出一番天地。如今兩、三年過去了,黯然收場、草草退出。
他說,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
他是個勤奮的人,肯努力。大學時經常積極打工參加社會實踐;當然,和大多數大學生一樣,他也喜歡打游戲。
總的來說,他還是可靠的,是個可以將后背托付給他的男人,即使有時候有點逗逼。他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路,一條讓他拼命努力方向的路。這是大部分年輕人都面臨的問題。
你說你受盡了生活的苦,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所幸他回家鄉還是有所收獲的。家人幫他找了私立學校教師的工作。有寒、暑假,年薪小十萬,還找了個姑娘相親,據說好事將近。還是要恭喜他的。
他過上了平靜、穩定、安安穩穩的日子,過著和父輩一樣的生活。他失去的是實現價值的激情或是痛苦的深淵,用經濟學術語講沉沒成本高。
也許這更適合他,是明智的選擇。
不管怎樣,待到重逢日,把酒話桑麻。
可是留下的人依然要出發,在鋼鐵森林里前行,在充滿詭譎猛獸的社會廝殺。
我還不想放棄,不想過那種一眼望到底的日子。泥濘的環境里,他們不管你做了什么?你是誰?他們只想知道你姓什么?你爹是誰?
再試一試、再試一試,不想有天后悔沒有堅持,我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一定有個特別的使命需要我完成。即使不能改變世界,也要揚帆出海,歷經千帆,從容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