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清晨和夜晚,樂曉都曾不止一次的想起黎川,那個高中坐在自己身后的男生。盡管記憶里的模樣已經模糊,但他的聲音仍清楚地從身后傳來,猶如天籟,救她于危難之際。
?有一次,在下班坐公交車回去的路上,忽然看見車窗外一個熟悉的騎自行車的背影,她緊緊地盯了很長時間,多希望能看清那個人的臉。可是直到紅燈公車停下,那個身影越來越遠,再也看不見,她也不能確定那個背影是不是他。后來直至回到住處,她才不禁莞爾:這不是以前的城市,她怎么會遇見他呢!可心中還是有著淡淡的喜悅,連室友都好奇地問她:今天有喜事?她笑著搖搖頭,只是心中想起了他。
樂曉大學學得是美術設計,畢業后就留到了這座城市,畢竟這里比家鄉的小縣城還是好發展的——至少在這里她能找到一份專業對口且能養得起自己的工作,而回家鄉只能去做美術老師。盡管身邊沒有親人在,也沒有人關心照顧,她還是選擇留在了這個人潮洶涌的城市。
和她一個宿舍的大學室友呂珊也留在了這,兩個人合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小房子,為了省錢——這個房子離市中心有點遠,但好在距離上班的地方還不是太遠。
呂珊是宿舍里的大美女,她老家在河北,從小沒了父母,只有一個哥哥相依為命,后來因為上大學和嫂子鬧掰了就從沒再回去過,連春節都是在學校宿舍過。現在好點,不回家還是會偶爾給自家哥哥打電話,或是給三歲的小侄女寄些玩具、漂亮衣服,她家嫂子也會在電話那頭說讓她照顧好自己,有時間回家看看。
有次晚飯后兩人在陽臺晾衣服時,呂珊突然對樂曉說:我不再怪她了,她也沒那么壞。然后落寞的說了句:那時還不是因為窮嗎。說完后兩個人都沉默了,站在陽臺上望著遠處,在寂靜的夜里久久無語。
?樂曉上班的公司不是很大,但訂單從未斷過,也受惠于此,她才能在實習三個月后就開始接單。聽做組長的師姐私下透漏給她說公司有三位老板,一個是現任的老板——梁燚,還有兩個,一個在國外,一個在某知名公司做準接班人。開這個公司原本是他們上學時合伙創辦的,只是一位老板去接手家族企業了,另一位在國外,只有現任梁boss坐鎮。雖然兩位老板都不在,但是兩人的影響力還在,這也是為什么公司不大卻訂單滿天飛的原因。說完后,師姐給了樂曉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師妹,好好干,前途無限哦!
?樂曉的師姐早她兩年畢業,當初就是師姐介紹她進公司的,進來后也是一直帶著她。樂曉對這位美麗善良的師姐是又敬又怕,即崇拜她設計上開闊的思路和精深的專業知識,又恐怖她開會時毫不留情的犀利言辭,針針見血扎得小組內人人肉疼。也得益于此,雖然組員經常被罵的狗血噴頭,但改起來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做好的設計由她把關很少被退回來重新修改。
?樂曉大學時就和這位師姐一個老師,兩人經常碰面,漸漸熟識,后來在老師忙時師姐還多次指點過她,兩人也曾一起幫老師做一些小設計。總的來講,樂曉和師姐的關系還是不錯的,不然也不會介紹她進來。
?工作以后,每天都很忙碌,上班、下班、擠公交的日子就在等著發薪水的期待中度過,樂曉也由曾經的小白癡變成了新鮮小白領一枚。只是,偶爾她會寂寞的想起他,那個溫暖她高中時代的男孩:茫茫人海中,我還能再和你相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