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火車怪客》、《天才雷普利》,你就知道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是個多么才華橫溢的天才作家;
如果你看過《天鵝絨金礦》、《我不在那兒》,你會知道托德海因斯這個導演有多牛逼;
如果你看過《龍紋身的女孩》,那個叫做薩蘭德的冷酷孤獨的女孩你一定不會陌生;
而凱特布蘭切特,不用贅述你也知道她很有名。這些人,集中在一起,會拍出一部怎樣的電影?唯一可以確信的是這絕不會是一部爛片。
對于抱有極大期待的東西,人們往往會更嚴苛地對待,一貫的水準只能說是及格,人們想要看到超出完成狀態的作品,而《CAROL》,毫無疑問,是一個驚喜。這部原著是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作品的改編電影,用它獨特的氣質和極致的美學詮釋了愛情這個詞語的含義。你知道,有時候,即使是一本偉大的小說,未必能改編成一部偉大的劇本,也不代表劇本會蛻變成一部偉大的電影。
愛情的邂逅可能是由命運來決定的。Therese是一個百貨公司的售貨員,平凡的就像你隨時可以見到的年輕女孩,但她心中有一個做攝影師的夢想,在一個和往常一樣普通又無聊的工作日,她偶遇了來為女兒選購圣誕禮物的Carol,兩個人很投緣。Carol落下的手套成了兩人交往的契機,通過電話聯系、約會吃飯、公路旅行,她們的感情持續發酵并逐漸意識到對方是自己的所愛之人。但愛情總是會遇到阻礙,Carol的丈夫此時正在和她辦理離婚手續,他對此身懷怨恨,并不顧一切地爭取女兒的撫養權,以控制Carol留在他身邊。Carol為了女兒決定與Therese分開,和丈夫妥協。倆人遭遇到的社會壓力和阻礙使她倆的愛情之路坎坷艱辛......
不得不說,兩個女主的選角極為成功。當你看完這部電影,你沒法想象除了她們以外還有誰能夠更好地演繹這兩個角色。Cate Blanchett就是現實生活中的Carol,她一頭金黃的頭發,優雅美麗地走進商店,嘴角揚起時眼角幾處淡淡的細紋,緩慢而充滿磁性的聲音,她就是Carol
而對于Rooney Mara,Therese這個需要大量內心戲的角色她是否可以駕馭下,一開始我也是懷疑的,雖然她在《龍紋身的女孩》里令人驚艷,但她似乎還是太年輕了。不過我的這種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在《CAROL》中,她似乎在有些地方,比cate還要出彩。
因為這部電影是以Therese為主觀視角的,她“陷入”了愛情,當你遇到真愛的時候,你會盲目,迷失自我,會變得不像自己,你無法去否認這種感覺,所以你“陷入愛情”,這也是電影的主題,不是狹隘的圍繞主角都是同性這個話題,性別只是一個因素,《CAROL》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正如同這世上所有偉大的愛情一樣,《泰坦尼克號》Jack和Rose的階級差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家族仇恨;《亂世佳人》里斯嘉麗和班瑞德的戰火年代;King Kong對Annie跨越種族的愛.......Therese和Carol存在著顯著的年齡差異、性別問題和身處不同社會階層的鴻溝。但真正的愛情是無視這一切的,無論你和愛人之間有什么阻礙,也無法阻止你去愛她,躲得過大雨滂沱的夜,也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是個天才,眾所周知她是以犯罪題材小說成名的,這部原名《鹽的代價》的中篇小說實在是太不像她的風格了,而迫于時代原因,她過了很多年才承認自己是作者。Carol是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女人,而正是這種神秘性使得觀眾對此留有更多的遐想,她的出現使Therese陷入愛情,愛情和犯罪在某種程度上是極為相似的,不得不說派翠西亞的描寫是洞悉人心的,當人陷入愛情,和鮮明的犯罪心理是如出一轍的,當局者迷,你會表現出相同的反常狀態,那些人性中令人不安的、隱藏在潛意識下的側面,會讓你不一樣。然后你會發現,這就是愛情?。《醚輪T的精準演繹實在是不能更幸運了。人物中Carol和Therese的每個細微表情、手勢都是有其意義的,因為正因為這些細節才能使她們的愛情具有說服力,這需要演員強大的功力和過硬的演技,她需要在極有限的條件下用自身的眼神動作去表演電影想要的一切,這可不是個輕松活兒
托德海因斯的才華再一次在這部電影里展現,他對于電影的場景還原有一種近似固執的追求,那個時期的布景、Carol在辛辛那提的老建筑,她那輛是1949年產的 packard super delux 8豪華車、角色的服裝設計、每個擺設細節都原汁原味呈現了那個年代的特點。假如你看過托德執導的那部《幻世浮生》,你會知道他對于電影場景的還原水準有多高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給人的印象是一片繁榮:快餐、汽車、彩色電影、電視、計算機、工資上漲……因此很多人認為50年代是美國的“幸福時期”。其實,這一時期還伴隨著恐慌、貧窮、失業、不平等和種族歧視等問題。同時麥卡錫主義的實行,高壓政策、各種嚴格的審查使得人心惶惶,那個時代的美國人對于情感是隱忍的,而同性之間的愛情,是完全不被接受的。
Carol和Therese的愛情,是一見鐘情的,遇到對的那個人,只要一眼你就可以確定。第一次相遇,兩人眼神的交匯,我只能說這兩個演員絕了,眼神是最難演的,用眼睛說話更是難上加難,但這種“一眼萬年”的感覺愣是被傳送到觀眾那兒。Carol第一次約Therese吃飯在餐館那場戲,Carol是局促不安的,她并不確定Therese對她的感覺,所以她看Therese的眼神是游移不定的,說話的語調也是猶豫遲疑的,而Therese的羞澀緊張,如果你有喜歡過人你一定明白那種感覺:看著她的時候,所有的可能性都在腦子里上演,細數到見面后每一句話的語氣和用詞,會幻想她梳起怎樣的發型,噴什么香水,而此時Carol占據了她全部的身心。
這種緊張感的營造使觀眾感同身受、引起共鳴。Carol凝視著Therese,緩緩說道“What a strange girl you are, flung out of space.”這句話在她倆第一個赤裸相擁的床戲中再一次出現,因為電影是隨Therese的視角推進的,對于Carol,我們也是以她的角度去看待,能清楚說明Carol的場景并不多,但這句話或許是Carol對于Therese的愛的體現。
電影中有好幾場透過窗戶、玻璃、雨滴拍攝的戲,這種朦朧模糊的構圖攝影更彰顯了欲望的暗中涌動,
愛情是抽象的,情感是無形的,托德擅長用內心視覺化的方法去處理情感的流動。還記得在Carol前夫哈吉的不約而至毀了那個圣誕前的周末,Therese坐Carol的車去火車站,透過火車窗戶我們看到Therese終于強忍不住委屈落淚
那一刻,相信很多人也被打動了。Carol離開Therese,當Abbey送Therese回去的途中,Therese從車上狂奔下來,在路邊痛苦地嘔吐,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人在經歷那種極端的痛苦的時刻會產生本能的惡心,正如在《斷背山》里,Jack離開Ennis以后Ennis也那樣嘔吐。這種生理的表現是極端的絕望和痛苦。失去所愛之人,就好像連自己也失去了。
這部電影里我最愛的便是Therese和Carol兩個人在一起時那些恰當的沉默和靜止的瞬間,靜默不語,眼神交匯時的情感融合,猶如一場排山倒海般的龍卷風一樣的愛意,它片甲不留的摧毀路上一切障礙又將其接二連三卷入空中,不由分說地撕得粉碎,以無人可擋的勢頭吹過汪洋大海......電影結尾Therese穿過茫茫人海那個與Carol的對視就足以令人落淚:愛情,本來就是我愛你這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