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年輕時為人處事的無知和莽撞讓我們不斷碰壁,我們要在碰壁和失敗中成長,而不是斗志消亡。今天要說的幾點,也是我和我周圍的朋友都鮮為知曉或知道了也沒有真正付諸實踐的路。我想我們都要走通這三條路,就會更接近成熟,后面的路也會走的越來越容易。
第一條路: 懂得拒絕,學會真正愛與被愛。
? 有了娃以后,才更理解這句話,并確定要堅持這個理念,給予≠真愛。他人的需求要理性的分析,不能盲目地付出。任何人都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學會獨自解決問題。愛,就要如此。
第二條路: 不能只追求做簡單的事和結果表現。
例如,我們每天都要處理很多的事,很多人在早晨工作前會列出自己今日必須要完成的事件清單。 那列好了以后你會選擇先做哪個呢?如果沒有緊急程度之分,我們很可能會挑最簡單的事開始做,很快完成了幾件事以后我們一定會很得意。
? ?也許到一天結束,那件最難的沒有完成,就算10件做了9件,我們仍然會焦慮得不得了; 如果不焦慮,那更完了,這件事可能就會被你拖到明天了。
所以,拖延自己的滿足感吧,先集中精力、一鼓作氣攻克最難關,其他的就都不是事。否則拖延的就可能是那件最難的事了,然后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你只做簡單的事,如何學習,如何成長呢?
第三條路: 在處理矛盾之前,先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下,再說話。
? 如果你不愿意做一個老好人,不愿意被其他對自己無意義的事纏身,那就要學會如何處理矛盾,這是人與人之間無法避免的。但在說話之前,你要先停一下,三思而后行。不然往往是禍從口出。也許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下,會發現也是合理的,也更容易找到溝通的切入點,達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