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160,5-4-1,滕文公章句上4-1》

《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160,5-4-1,滕文公章句上4-1》

今天是丙申年庚子月丁丑日,冬月廿三,2016年12月21日星期三。今日冬至。

冬至一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我們的祖先實在太令人驚異了,這樣的觀察力和形象力,文章可以大到無級,亦可細微如斯之精妙!)

花信風:杜衡金釡。古言。杜衡亂細辛。今人猶呼杜衡為細辛。習俗之難改如此乎。細辛止四五種,皆凋于歳寒。杜衡數百品,四時不改色。一種黃花者,狀如釡,色如金,亦雅賞也。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而受一廛而為氓。"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一.什么叫神農之言?

這是戰國時期的一種學術流派,也叫農家。因為炎帝神農氏最早組織耕種莊稼,農家學派就托神農之名,造了一種學說,以此障人眼耳,迷惑人心,期行異端。

二.農家學說領軍人物許行。

當年,滕文公聽了孟子老師的話,著手準備推行分田制祿的國政,他的政治舉措風聲傳播,遠近皆知。這時候,這個許行出場了。他是楚國人,學過農業技術,又托神農學說的名義,弄了個農家學派,他想趁此機會兜售他的學說,就從楚國來到滕國。

"踵門而告文公",踵門就是叩文公之門、登門拜訪,具體是托人傳話還是其他手段都不必細表。他見到文公后說道:"我是遠方之人,聽說您分田制祿,舉行仁政,心向往之,所以不遠千里前來歸附,希望分一間住所,成為滕國的一名普通百姓。"滕文公給了他一間住所。他的門徒有幾十人,都穿著粗麻編織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自處于賤,不穿尊貴的章服,他們以打草鞋、織坐席謀生,以此表明自食其力,不吃公家飯。不僅言論以神農為名,就是這一衣一食,已經標新立異了。

許行的農家學派,弄一些什么樣的幺蛾子,一節一節,往下跟著孟子老師學習,看孟子老師一層一層扒他耀世虛偽的皮。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