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A是我一學妹,大四,新聞系,典型的好學生加乖乖女,前幾天她打電話來問我:“學姐,你說我該不該聽我爸媽的話呢?”
新聞系學生大多有一個“壞毛病”,遇事總講究個刨根問底。所以我對小A說:“這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爸媽想要你聽他們什么呢?”
“我這不大四了嘛,在努力找工作,真的很努力,我都投了好多好多簡歷出去,還參加了各種招聘會。可我爸媽一點也不理解我,說我不務正業。可你知道他們說的正業是什么嗎?就是考公務員!他們呀,一心想要我回家,過平淡日子。”小A噼里啪啦抱怨了小半會兒,大致把事情講明白了。
我聽著聽著,暗自笑了:天底下的父母總是長得這般相似呢!記得大四那年我也面臨擇業問題,我呢,想當主持人,一股腦兒地往主持行業奔,天南地北,不知試了多少個城市,坐了多少趟列車,行了多少里路。可正當我找工作找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爸突然打來個電話說:“丫頭,你消停點吧,主持這活兒真不適合你,你個女孩子家家的,回來也沒什么不好。”
說真的,我當時特惱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等我緩過神,發現手機已被我摔得支離破碎。然后,很自然的,我大哭了一場。可事情并不會因為眼淚而得到半點改善。之后,我和我爸,當然,還有我媽,斷斷續續爭執了很多次。那種爭執,挺痛苦的,你會覺得全世界最疼最愛你的人突然間就不那么疼你、愛你了,你和他們之間似乎隔了條漫漫鴻溝,誰也理解不了誰。
不過還好,痛苦了小段時間后,我和我爸媽終于平靜了下來,面對面交談之下,我發現自己對主持這個行業挺沒底的,基本上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我爸媽也正是擔心我的現狀和未來,才會在我熱火朝天之時給我澆些涼水,讓我凈心思考些問題。最后,我和我爸媽各退了一步:我可以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但偶爾也要花些時間備考,當是一條可供選擇的后路。這樣下來,我的底氣反倒足了不少,一路下去,雖然最終沒有進入主持行業,但那些拼搏的日子,回想起來都是美好的。
其實呀,天底下的父母哪會存心害自己的孩子呢?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溝通,興許就沒那么多的火藥味兒了。
我把我的故事告訴了小A,我問小A她的夢想是什么,她說想要成為一名像柴靜一樣的優秀記者。
我又問:“如果用百分比來描述你對夢想的堅定度,你會給自己多少?”
“百分之七十……吧。”小A想了想,有些猶豫地說。
“那……你為什么不想考回去?”我繼續問。
“我覺得我還年輕,想在外面闖一闖。”
“既然你是這樣想的,那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去哪了呢?”
“我……我怕我爸媽是對的,我怕我在外面真的一無所成,我怕根本沒有人要我,怕我投遍簡歷、走遍招聘會也找不到工作。”
是吧,這才是小A難受的關鍵點,她對未來一無所知,對自己也不太有信心,因此顧忌的東西特別多,這些顧忌擾得她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只好把脾氣發泄給父母。
我對小A說:“我希望你在追逐夢想的同時,也不要放棄備考,給自己留一條路、留點喘息空間。等你一有工作,就不會這么痛苦了。”
2.
再說說小B吧,我一閨蜜,廈門大學,研一。她呢,是個地道的北方人,又高又壯實,為人淳樸、善良,沒有心機。她千里迢迢從北方考去南方,全都是我慫恿的。形影不離的大學四年里,我總是告訴小B南方有多么多么美麗,和北方怎么怎么不一樣,我說有生之年她真應該去南方感受感受。
這不,毫無意外的,小B順利考進了廈門大學,但她卻沒有看到南方的美麗。
大約是開學后的一個月,小B給我發了條短信:“J,我好像很不喜歡南方人呢,我好像受到排擠了呢。”
無論是哪個年齡,受到排擠都不會是件好受的事情,這就等于你被一個群體宣判了死刑,他們不讓你觸碰他們的世界,而事實是你和他們明明共享同一個世界。
將心比心,我完全沒心思看電視了,把筆記本一關,我給小B打了個漫長的長途電話。
一接到電話,小B情不自禁地哽咽了起來,她說:“怎么辦呀,J,她們好像一點也不喜歡我!”
我安慰小B說:“親愛的,沒關系,沒關系,你先跟我說說你那邊的情況行嗎?”
果真,小B受到了冷落,室友們的冷落,但還沒到排擠的程度。小B的宿舍是四人間的,就小B一個北方人,不知怎么的,從小B搬進宿舍以來,就沒有享受過舍友的待遇,上學放學她一個人,吃飯她一個人,逛街她一個人,而聊天說話卻是除了她一個人。
小B特委屈地問:“我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還是你們南方人本來就不喜歡我們北方人呀?”
唉,我算看明白了,在小B心里一直有個南方與北方的坎兒,她覺得因為自己是北方人,所以不受南方人的待見。可這,怎么就能成為原因了呢?于是我問小B:“我是南方人嗎?”
小B說是。
我又問:“那我和你關系好不好?”
小B沒反應過來,答了個好。于是我說:“這不就得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什么南方北方呀!”
“那是什么?”小B有些開竅似的,趕緊問我。
我有些抱歉地告訴她我也不清楚,因為這個得由她自己去發現,去解決。
在嘗試與室友溝通期間,小B一取得進展就趕緊告訴我:“我今天和室友去看電影了喲!”,“今天她們給我帶早餐了呢!”,“哈,我們今天把班上的男士們都八卦了一遍,可有趣了!”……
當然,探索也有停滯不前的時候,每當小B覺得自己和室友的關系近了一些的時候,現實總會潑她大桶冷水,她會發現,待到第二天,室友們又會不怎么搭理她。
“我真想放棄呢,大不了我自己跟自己過三年。”
小B說得豪邁,內心卻挺受傷的。我總是讓她再嘗試嘗試,就像對我一樣對待她的新室友們。
“可是她們和你不一樣!”小B大聲說道。
“有什么不一樣呢,我覺得如果是我,我應該能和她們好好相處,就像和你那樣,甚至可能更好。”我終于沒忍住,任憑心里話就這么蹦了出來。
小B似乎有些發愣,說了句:“就你厲害,我也能行,哼!”然后氣鼓鼓地掛了我的電話。
后來,奇跡發生了,在和我斷了聯系的三兩周里,小B和室友的關系有了質的飛躍,簡單說就是,小B終于融入了她的新集體,有了一群小伙伴。
“真是不可思議呢,你說是嗎?”當小B再次聯系我的時候,她的聲音充滿了喜悅,仿若重生。
我說:“恭喜你,終于不拿她們和我作比較。”
小B說:“謝謝你,陪我走了這么大段下著小雨的路。”
3.
女生的煩惱就似這春天的細雨,纏纏綿綿,沒個休停。但煩惱可不是女生的專利,男士們也是會煩惱的。
小C是我一異性朋友,工作穩定,家庭不錯,人長得也不錯,可就是這么個條件還不錯的小伙子,始終沒有個來電的女朋友。
小C常開玩笑說:“我不會是個gay吧,只是自己不知道?”
一陣哄笑之下,小C的電話響了,是他爸媽打來的,說給他安排了場相親,讓趕緊過去一趟。
“又是這樣!他們怎么總是這么自作主張,煩不煩人呀!”小C說得臉一下子就紅了。喝一杯酒,小C還是無奈離了場,逼著自己去赴那個并不想去的相親。
看著小C聳肩嘆氣的樣子,還真有gay的嫌疑喲!不知他爸媽是不是也擔憂這點,才這么迫切地給他安排著一場又一場的相親。
不過,事實證明,我們的小C才不是gay呢,他在最后一場相親里遇見了中學一女同學,兩人交談甚歡,一見傾心,很快便結了婚,成了對幸福甜蜜的小夫妻。
我們問小C對于他的相親有什么感想,他文縐縐的給我們來了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心一動。”
生活嘛,就是一場陣痛接著一場陣痛,你說不出哪場更痛,因為每一次你都是用盡身心親歷著那些痛。
然而,陣痛之所以為陣痛,就是因為它是一陣一陣的,每一個完整的陣痛,都有它的起點,亦有終止之時,接下來,另一場陣痛將取代你的先前之痛,讓你再次覺得無法忍受。但你必須相信,風雨過后會有彩虹,當然,出現彩虹的時候,你也千萬別忘了彩虹過后,許風雨將再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