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費曼學習法,一直是被公認的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之一,加上名人效應,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下真正的費曼學習法,用到自己的讀書學習當中,所以想讀一本介紹費曼學習法的書,把淺顯的認知深化一下。
費曼學習法這本書,感覺作者主要是采用了名人效應取書名。我選書的話一般是看一下豆瓣分,然后看一下作者,但這個作者并沒有什么牛逼的背景和作品,能讀完本書,完全是因為費曼讀書法的名氣。但不可否認,作者還是對費曼學習法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流程化落地。
費曼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故事,就是談及他的爸爸在給費曼講恐龍的時候,并沒有用普通的多高多長來形容,而是說恐龍站起來能夠把頭伸到我們家二樓的窗戶,然后頭剛剛好和我們的窗戶一樣大。這樣小孩子,就非常容易理解恐龍的大小。所以后來費曼也是沿用他爸爸的方法在學習上,用普通人都能聽懂的語言來描述他所學會的復雜知識。
所以正因為這本書,我也想用簡單的文字來表述我學到的知識,展現給熱愛學習的朋友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什么是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簡單來說就是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用簡單的語言以教代學,用輸出來倒逼輸入的學習方法。
本書的作者,也是圍繞這個原理,把費曼學習法拆分成為了5步進行說明。
第一,確立你要學習的目標。找到和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可以是一本書,也可以是一門技術,甚至是你能想象到的任意領域和事物。
有了學習目標,才會有動力,這樣看書,聽課就能夠能快的吸收,完成自己的目標和解答自己的疑惑,把知識加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而不是盲目的為了看書而看書,為了解除焦慮而不斷學習。
第二,理解你要學習的對象。針對這個目標,準備好和篩選相關的資料,選擇可靠和多個角度的信息來源,把這些內容系統化地歸納整理出來。
知識的關聯性,很多時候我們讀完書,發現讀完就完了,很快就會忘記我們讀過的書。但如果通過自己的知識體系,來多維度貫穿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主題式的閱讀關聯圖書,這樣就能很快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完整度和連貫性。
第三,以教代學,用輸出代替輸入。模擬一個傳授的場景,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些知識講給別人,用以檢查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
所謂的學習金字塔,在教授別人的時候,這個知識點或者知識體系,自己才能算理解完成90%,知識讀完一本書,最多只能算10%-20%。所以我們在教的過程當中,發現和完善自己對知識理解的不足,這樣更能夠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第四,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其中遇到阻礙、模糊不清和有疑義的知識重新學習、回顧和反思。如有必要,可以重整旗鼓,進行再一次輸出。
在第一次知識分享和教授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阻斷或者脫節,這個就是對知識理解的漏洞,然后對這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回顧反思,才能更好的理解,下一次分享就會更加順暢和自信。
第五,實現知識的簡化和吸收。最后,通過針對性的簡化和整合,實現這些知識的內化和有效的應用。
剛開始的只是分享和教授,更多的是把書本或者別人的話進行講述,但當你真正理解這個知識后背后的邏輯,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化表達,讓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同時也讓有用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應用的生活工作當中。
看完這本書后的行動?
正如費曼學習法的核心,輸出倒逼輸入,但我們不是老師,也沒那么多人愿意聽我們分享。所以就用自己的文字,總結分享在書中學到的知識,在文字編寫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知識的遺漏點,進一步回顧和反思,完成每一篇讀書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