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你是先洗臉,還是先刷牙?你走那條路上班?你是坐電梯還是爬樓梯到達辦公室?你到辦公室時,是先看郵件,還是先和同事聊天? 你去餐廳第一個會點什么菜?你多久運動一次?
我們每天做的大部分選擇可能會讓人覺得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其實并非如此。一個人每天的活動中,有超過40%是習慣的產物。而不是自己主動決定。一旦習慣形成,我們的大腦進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的參與決策。
習慣不能被消除,卻能被替代,只要你掌握“習慣回路”。學習觀察生活中的暗示和獎賞,找到獲得成就感的正常的慣常行為,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讓自己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
一:習慣是如何運作的?
習慣回路由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三部分組成。
:暗示。能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并決定使用哪種習慣。
:慣常行為。這可是身體,思維,情感方面的。
3 . ?:獎賞。這讓你的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回路,以備將來用。
?慢慢地,習慣回路會變得越來越自動化。事實上,在習慣出現時,大腦不在參與決策,一旦你養成了長時間坐在沙發上,而不是跑步的習慣,或者每次經過甜甜圈的盒子,都要拿一塊的習慣,這些行為模式就永遠留在大腦里。
二:如何創造新習慣?(白素得牙膏案例)
在19世紀初的最初10年里,美國人存在全國性的牙齒健康問題,但幾乎沒有人有刷牙的習慣。有一天,一位叫克勞德.C.霍普金斯的知名美國高管從一個老朋友那里得到一個商機,這個產品是一種牙膏,一種帶有薄荷味且泡沫豐富的混合物。他稱為“白素得牙膏”。
霍普金斯研究發現無論你吃什么東西或者刷牙得多么勤勞,牙齒上都會自然形成一種薄膜,這種薄膜稱為垢膜。而且只有7%的美國人才會在藥箱中備一款牙膏。
霍普金斯將垢膜作為暗示,并用打廣告說:“只要用舌頭舔舔,你的牙齒,你就會感覺到一層垢膜,它令你的牙齒看起來并不佳并引起蛀牙,你注意到了嗎?哪個女性愿意她的牙齒上有暗沉的垢膜呢?白素得能趕走垢膜。”
霍普金斯用廣告來暗示:垢膜、它是普遍存在的,不可忽視。讓人們用舌頭舔舔牙齒,就可能誘導他們做出用舌頭舔牙齒的舉動,而當他們這么做的時候,他們就感到牙齒上的垢膜,從而使用牙膏刷牙清除垢膜,獲得亮白牙齒這個獎賞。
白素得牙膏成功的占有市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滿足了潛意識的成就感。人們在使用的時候,會預期微小的刺激,牙膏里的薄荷油成份,讓牙齦涼涼的,豐富的泡沫,讓人覺得刷的干凈,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就會覺得口腔不干凈。像我們平時用洗衣粉洗衣服一樣。
三,改變習慣的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要改變習慣,你就必須留住舊習慣回路中的暗示,提供舊習慣回路中的獎賞。但是要插入一個新的慣常習慣行為。只要暗示和獎賞不變,幾乎所有的習慣都可以被改變。大前提是要先了解自己習慣中暗示,習慣行為,獎賞。
PS:本文讀后感來自《習慣的力量》這本書
打賞2元,買書去,謝謝。
---END---
我最近在改我的一個習慣,每天早起半小時,跑步,已經堅持第五天了,明天第六天。目標是堅持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