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出來啦!相信各位讀者一邊查閱著分數,一邊瀏覽報考指南。面對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數據,而這又是大多數學生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抉擇判斷,那么怎么選擇自己未來四年的路呢?
以往會有各種各樣的文章都在分析到底是優先選擇專業,還是優先選擇學校;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還是選擇自己擅長的;是選擇熱門的,還是選擇穩妥的;是選本省份的,還是一線大都市的。
那么,今天我們仔細從各方面考察下這些因素。
1.城市是有性格的
我還記得我的大學同學從遙遠的海南、云南、新疆等等地方來到中部某個二線省會城市念書,畢業的時候又回到各地,因各種坎坷而深深后悔當初填報大學時沒考慮好城市的選擇,以至于錯過很多機會。
毫不夸張地說,一個適宜自己的城市的意義甚至比得上一所好大學。隨著中國城市不斷縱深,城市數量不斷增多,城市規模不斷增大,大多數城市都在加足馬力,拼命向前發展,挑選出一個對自己而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關乎一生的命運。
美國作家佛羅里達在《你屬哪座城》一書中將城市分成三種類型:外向型區域/傳統型區域/體驗型區域。
外向型區域指此地區非常適合喜歡社交和享受生活的人們。
傳統型則是喜歡密切關系、趨向于保守家庭的人們,一般都是成熟的工業城市。
體驗型則是創意創業中心,聚集新興產業,適合創意無限、有雄心做出一番事業的人。
根據這些,我從收集來的數據制作了一張表。
對統計的表格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么幾個規律:
1. 一線城市的復合性比較強,可以滿足大多數性格的人群。
2. 在各項指標上,各個城市稍有偏重:一線城市除了在跨市移居友好度上非常低外,其余指標都是遙遙領先的。當然,深圳作為改開后的城市,高校上沒有多少優勢。但因為城市本身發達,使得深圳大學比一般的一本分數線還要高。這也是為什么深圳的人才政策比其他一線城市要好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二線城市正在迅速追趕一線城市。
還有一些其他的規律,請各位家長同學自行找。也可以自己找資料進行相關分析。
2.那么我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
這個問題被眾多的心理學家研究過,而世面上各種各樣的心理學性格模型數不勝數。但說來說去,大致可歸為5各方面:
開放型。喜歡新的嘗試,特別是知性的體驗。此類往往好奇,有創意,有藝術家氣質。
勤勉型。工作努力,非常自律。有責任心,注重細節,效率高,渴望成功。
外向型。喜歡出游、健談、合群、有主見、熱情、尋求刺激,喜結識新朋友,在大多數環境中都能保持相當穩定、積極的情緒。
容易相處型。熱情、友好、有同情心,顧及他人的需要。它們通常信任別人也希望別人信任他們。
神經質型。情緒不穩定,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敵意,壓抑自我意識和沖動。
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性格其實和城市達成某種意義上的契合,而也與我們能否在專業上走得長久深入息息相關。如今大學里,抱怨不喜歡自己專業的人可以一年高過一年。所以,我們應該仔細了解一下自己的性格。這里,我推薦進行MBTI職業性格測試。
MBTI是從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心理學性格劃分衍生出來的,一個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性格類型評價體系。比如說,榮格本人屬于INTP性格類型的人,是學者型性格,適合各種理論分析相關的專業。因為這個評價體系比較龐大,就不具體介紹了。有興趣的同學,點擊鏈接進行免費測試。
3.學校與專業的抉擇
我相信知道了分數的你已經和父母開始在網上查詢、親友詢問、師長專家資詢等等各種方式來弄明白很多專業是干嘛的,學些什么東西,未來能做什么。
他們會從自己四五十年的生活工作經驗,加上不知哪兒耳聽目觸到的小道消息給出五花八門的建議。
“土木工程好,房地產賺錢!”
“計算機熱門,現在都是用手機啥的!”
“金融啊,那誰誰誰家的孩子現在年薪百萬呢!“
……
又有已經念過大學的、或者在念大學的哥哥姐姐們說:
“學校才重要呢!非211,985的學生投遞的簡歷直接被篩除了。”
你自己也忐忑不安,偏偏自己的成績在心儀的大學門檻上。進了學校,恐怕不能選好專業?專業為先吧,會不會不好就業?會不會,……
那怎么選呢?
我們又會聽到老生常談的三原則:先選自己感興趣的,沒有的話選擅長的,還沒有的話選熱門賺錢的。
這乍一看沒問題,仔細回歸到自身,還是有問題,對珠寶設計感興趣但家里沒礦,除了解題好像沒啥擅長的,現在熱門等到畢業可能就涼了。
噫噓唏,行路難!
但我們反過來想,我們有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考慮以后做什么,是不是輕松多了呢?
說了這么多廢話,能不能痛痛快快地給個建議!
在選擇好城市和了解自己性格的基礎上,可以遵循以下進行選擇學校和專業:如果分數夠不上211及以上學校,那么去體驗型城市你將有更大的收獲。致于專業,越是基礎性學科的越重要,就業也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更發散的思路,而越是應用性的專業淘汰得越快。
為什么這么說呢?看看每年撤銷的學科專業,或者專業名稱更改。你大致就可以看出苗頭了。比如現在的“機械工程設計”就是以前的“拖拉機專業”,現在的“信息管理專業”就是以前的“圖書館學”,這些應用型專業總是被時代拽著跑,卻從來不能跑在時代前面。相反,大量基礎性學科,比如數學、物理、經濟學、統計學等等卻不曾落后于時代。
4. 總結
我們回顧下志愿選擇的幾個步驟:
1.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2.關注城市的發展與城市性格;
3.專業選擇偏重基礎性學科;
4.前面三點都滿足后,再從學校的整體文化底蘊、圖書館規模、名師數量等各方面進行自由挑選了。
最后,希望所有的學子都能去到自己的城市,走進心儀的大學,學到適合的專業。
如有什么疑問,歡迎留言提問。如果覺得有用,請轉給您身邊需要的親朋好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