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小安 ??
小狼大中午不睡覺,跑來我們房間要聊天兒。
聊啥呢?受委屈了。
還不只是他一人,是說男生們都受委屈,因為老師“不公平”。
★
事例1:
中午開校門至下午正式上課,有半小時午讀時間,非強制,但若有提前到校者,須在教室默讀,可以是語文課文,也可以是課外書。
不允許發出聲音,影響其他人。
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每天輪流值班監督,有發現出聲的、講話的,記錄下來,上報老師,達到三次者罰抄當天所學課文一遍。
班主任是女教師,指定的所有班干部也均為女生,不管怎么記,從來被罰的都是男生。
甚至于發生過一次,值日的兩個女生班干部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一進教室就冤枉某一男生“你三次了哈,我們剛在門口聽見你聲音”,其他女生都跟著起哄。
男生們群起而去班主任辦公室里反映情況,七嘴八舌說明班干部“為官不公”,欺壓男生,卻被班主任一句“不可能的,女生們都比男生乖”而駁回。
★
事例2:
體育課。
體育老師也是女的。
同樣是列隊跑步,男生一列,女生一列。
其實同樣是跑得東倒西歪,嘰嘰喳喳。
男生確實會更皮一點。
跑完步,女生就可以坐地休息了,男生開始整隊。
所謂整隊,就一直站到了下課,好幾個一直老實呆在隊列里沒“不乖”的,都委屈哭了。
老師的回應是:男生還好意思哭呢??。ㄈ昙墸?/p>
我也是女人,其實想法也有點類似:相比較之下,我更不喜歡看見男孩子哭哭啼啼的。
★
然而老狼說:兒子,這個問題嘛,好像挺難解決的。下次再有這種情況,你可以平和地對老師說,課文我抄,還可以加深記憶,對我沒壞處;但我是被冤枉的,不管您是否相信,我自己知道。
我不以為然:反正都是認罰,表不表明這點,有什么要緊呢?
老狼笑嘻嘻但還是正經的語氣:要緊在‘’罰我受,錯不認”,我可以不對抗,你還是不公平。這是男人該有的態度。
他覺得這是個社會問題。
現在幼兒園和小學,幾乎完全看不到男的老師。有也是鳳毛麟角,少少的幾個。
一來可能是男性看不上現行的待遇和收入,從現實角度出發,難以支撐這個社會要求男人養家糊口之重擔;二來似乎男人也確實不那么樂意“哄小孩子”,即使有樂意投身于兒童和學前教育的,還要擔心家長們的喜好和要求。
而家庭中,大多數也是母親的角色在養育孩子,以及和學校老師們溝通交流。
不管母親還是女老師,無可避免覺得女孩子更乖巧,更聽話,管理起來更輕松些。
★
不得不承認,老狼的分析,有道理。
男女生理構造不同,思維模式有異,原本是與生俱來的。
可當男孩子從小身邊只有女人,這一代,長大了會是什么樣子呢?
誰來教男孩子如何做男人呢?
現在已經成家立業的90后,已經很多被人說:男人不像男人,生生把女人們逼成了漢子。
他們做了父親,更多的是習慣于把孩子扔給自己的父母,小夫妻兩口還過二人世界。
或是美其名曰把生活歸為“眼前的茍且”,自行去尋找“遠方的詩和田野”。
當然,也有部分少有的有責任感的,和他的家庭、所受的教育分不開。
小狼小學入學前有過一次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是校長開的。
當時校長還是男的,中年人,有從軍經歷。
我記得他當時一上臺,首先表揚了到場的爸爸們。如果你們的孩子是男孩,你們做父親的人是否參與到他的成長中來,將決定他是否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他說:再優秀的女人,也培養不出陽剛的男孩。
也許這話有些偏激。
但我認可男孩子需要有個榜樣,學習如何有擔當,學習如何用男人的思維做決策,學習男人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可以比父輩更暖,可以更積極,可以更有能力。
首先他得清楚知道,自己是個男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