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

2014年畢業(yè),處在對社會、對親情、對愛情等各種紛繁復雜的人生百態(tài)充滿疑惑和不解的時候,在朋友的書柜里看到這本書,就像一縷陽光,照進了迷蒙的森林。雖然喜歡看書,但能一直對我的思想產(chǎn)生系統(tǒng)性、甚至顛覆性影響的,恐怖只有這一本了。隨后自己買了紙質(zhì)版的放在枕頭邊慢慢翻,玩得好的朋友,我?guī)缀醵剂ν?、甚至送過這本書。在畢業(yè)的這幾年里,每年都會花2-3個月的時間重新看看這本書和與之相關(guān)的作品,如作者的相關(guān)信息、纏中說禪的博客、被翻拍的電視劇《天道》,還有豆豆另外兩部作品。每次看后,都想寫些什么,可心里的那份敬畏,總是讓我在一次次動筆后選擇了擱淺,怕一說就錯;加之自身淺顯的生活閱歷,理解起來甚是吃力,表達起來更是詞不達意;這次因為一個同事的無意提起,再次花了接近一個半月的時間重新看了一次,還是讓我在一段時間里沉迷了思考的海洋,這次鼓起勇氣,也許還是會出現(xiàn)寫不出我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的局面,但相信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對它的認識和思考會不斷地深入,也會不斷去修正。

一、關(guān)于作者豆豆

在目前信息如此發(fā)達的時代,多少人都執(zhí)著于出人頭地,而本書的作者卻相當?shù)驼{(diào),把自己隱藏得很好,從不與媒體和讀者接觸,與之相關(guān)的信息寥寥無幾,甚至其性別的真實性一直備受懷疑和爭議。而知乎和天涯上一直有人說書里主人公丁元英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至于讀者能悟多少,全看個人的機緣。

女性作家往往感情細膩,長于挖掘自我;而性別導致的眼光局限性,拙于描繪社會,但豆豆的三本小說立意高遠,其傳達的思想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可謂莫衷一是。這部小說里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縷串珠,可謂精深難測,其廣闊視野和思想深度,思辨色彩和精妙設(shè)局,以及對商戰(zhàn)的描繪,都是極其罕見的,明顯超出了普通20多歲女作家的駕馭能力,甚至一直有人懷疑豆豆背后另有高人。

有人說豆豆以小說濟世。《背叛》出版于2001年,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剛剛成型,社會思想逐步開放?!哆b遠的救世主》出版于2005年,沿海與內(nèi)地、城市與農(nóng)村的二元差距突顯,很多人的思想還是靠皇帝、靠青天、靠政府,不能適應市場經(jīng)濟。《天幕紅塵》出版于2013年,中國經(jīng)濟總量達到世界前列,中國人思想空前開放,對自己的道路既自信,又將信將疑。豆豆對中國發(fā)展進程的把握,對社會心理的洞察堪稱精準,其智慧令人震撼,其悲憫令人動容。她總是在社會需要的時候,出版能滿足社會心理的作品,每部作品的內(nèi)容都不逾越當時社會思想承受能力。濟世,是要立行的,這個行得是世人能看得到、摸得著的行,世人才會受震撼,從而聞、見、學、行。小說無疑是個很好的載體,將葉子農(nóng)這樣的君子言行廣立于世人面前。其一言一行,和奧布萊恩的斗智斗勇,以生命為代價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是以更加震撼的方式,在更加宏大的層面上立行濟世。

也有人說豆豆的三部小說的境界是依次拔高的,宋一坤是小人,用商場狼性對弱者的殺戮實現(xiàn)個人的財富自由,用弱者的不自由換取強者的自由,大量弱者的反抗最終造成強者與弱者共同的悲劇。丁元英是大人,因無法承受良心譴責,對于大肆殺戮中國股民的金融游戲選擇戛然收手;用商場狼性對強者的殺戮實現(xiàn)殺富濟貧,以強行啟蒙小農(nóng)思想的凡夫俗子接受市場經(jīng)濟觀念,另一頭狼死了,羊卻依然是羊,是強者與弱者的共同的悲??;葉子農(nóng)是君子,立行醒世,立言渡人,慈悲和智慧具足,對普通平凡人平等包容,把“事實求是”化為更易理解和操作的“見路不走”,并將這個思想武器交予紅塵眾生,助其修身自救,通過紅川過路勞務移民賺錢,既不是狼吃羊,也不是狼吃狼,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而是多方共贏,共同促進社會發(fā)展。小人,不是說卑鄙,是不悟而自小其小,匍匐于滾滾紅塵之中。大人,不是古代官員,是悟而自大其大,不囿于一己之私,能放眼世俗社會,立于天地之間,承擔人該承擔的。君子,目光如炬,通達世事本源,實事求是,見路不走,行千法萬法而不立一法,于所知所行而自在;實際上就是全面發(fā)展了的人,就是自由自在的人。

二、關(guān)于君子修身和安身立命——如何與自己相處

人從根本上要面對兩個問題: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

1.關(guān)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如果你能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你就就比別人多了一些生存機會。市場的生存競爭非常殘酷,勝負往往就在毫厘之間,兩敗俱傷你比他多一口氣,你就是贏家?!?/p>

《三體Ⅲ·死神永生》里有一段很經(jīng)典的話“自以為歷經(jīng)滄桑,其實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生存問題不是簡單的穿衣吃飯,而是工作方法的恰當、工作能力的提高、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yè)前景的逐漸清晰認識。年輕時候不安分的心,時常覺得身邊的環(huán)境逐漸扼殺了激情,自己似乎不應該屬于這里,面對自己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和精神生活的矛盾,面對被傳統(tǒng)塑造過的職業(yè)光環(huán)和自己的人生追求的矛盾時,如何擁有足夠的勇氣去背叛這種文化屬性協(xié)調(diào)處理;在面對個人追求和世俗道德評價的不可調(diào)和,如何去看待,并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做到心不苦。這些答案,在本書里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新的思考角度。

“不管是文化藝術(shù)還是生存藝術(shù),有道無術(shù),術(shù)尚可求也。有術(shù)無道,止于術(shù)?!?從做人來說,道德高尚,修養(yǎng)良好的人能夠以更高格局,站得更遠地去看,即使沒有術(shù)法計謀,還是可以去學習的;但是,如果只有術(shù)法計謀,而品德低劣的人,其格局導致個人的發(fā)展只能止步于當前的成就,而不能再進一步。從做事來說,掌握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那么條件技術(shù)技巧方法就比較容易,是努力可為之的;相反,有很多解決問題的條件技術(shù)技巧方法,卻不懂發(fā)展規(guī)律,那也只能局限在各種方法里打轉(zhuǎn)了,問題不一定能真正解決。

“想干成點事,就記住兩句話,別把別人不當人了,別把自己太當人了”,認準市場,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受別人受不了的罪,做別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質(zhì)量?!拔乙蚕霋甏箦X過好日子,但是如果我是為了掙大錢過好日子去當編劇,我既掙不來大錢,也當不好編劇。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讓我窮困潦倒,那窮困潦倒就是我的價值”,劉未鵬的《暗時間》里提到過“只做你最感興趣的事情,錢會隨之而來?!?當你選擇一個領(lǐng)域某一個工作,一直認真并且堅持地做下去,用心去投入,專注于這個領(lǐng)域,那么你很容易成為那個領(lǐng)域的專家,最怕的就是“興趣遍地都是,專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區(qū)別他們的并不是興趣的有無,而是他們的性格里面有沒有維持興趣的火種一直燃燒下去的燃料??繉I(yè)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復制性的,只需要選擇一個不算太不靠譜的方向,然后專心致志的鉆下去,最后必然能成為高手或絕頂高手。

“強盜的本質(zhì)是破格獲取,因為沒有自信和強者在同一規(guī)則下公平競爭,只能說明是弱者,弱勢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價值就是破格獲取。所以強盜的邏輯從本質(zhì)上講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學?!?在作為價值立場,而不是人生價值立場的角度考量的話,“國家機器不缺一個遲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會應該多一個有非常作為的人才,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義和通俗的平等意識可以理解的價值?!?“我的生活就像是被強奸,如果真地無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面對生活不可抗拒的遭遇,如果不能改變,就嘗試坦然自若地去接納吧!

2、君子修身。纏中說禪:40歲以后,人才會真正而立。實證,一切必須如此。人,生而受騙中,你的文化、生存前提都構(gòu)成你生命系統(tǒng)的所謂公理。而公理,往往就是騙局。人生,真要活明白,前面30、40年,都要破這騙局,當然,有歷史以來,真能辦到這事的人,估計也沒幾個。絕大多數(shù)的人,不過在受騙中終其一生?,F(xiàn)代人,更是如此。我們不過首先都是耳食之輩,最終選擇了一種信仰的東西,然后如抽鴉片一樣一生了之。絕大多數(shù)的人,循規(guī)蹈矩地一生;而風云際會之時,又有所謂英雄、革命;這構(gòu)成歷史。有些人,希望穿越人的階梯,因此而有了修行。如果人只是人,那么,人如何去安頓只不過是一個審美問題;如果人還有穿越的可能,那么,人,就是一個真實的生命實踐。?

“文明對于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b>人如果連追求高尚的機會都沒有,又何以談高尚?君子者悟道、修道、踐道也,講忠信而不心不忌,仁義在身二色不伐,都屬于開悟得道之人。英雄是使天下人臣服于自己,完成赫赫事功的人;圣人是征服自己、替天下人解除煩惱痛苦的人。而丁元英應該是處于這兩者之間的君子,“進則凈土,退則凡塵”“不進不出,亦邪亦正”,這樣的人既可為民出力、振衰起疲;又可棲林遁世、醉心思維,絕不會見利忘義、損國害民?!八且粋€現(xiàn)實到不能再現(xiàn)實,但卻又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的矛盾體”,他深居簡出、關(guān)注文化屬性、研究基督佛法,有能力卻并不執(zhí)著于出人頭地,有口飯吃就行,喜歡清凈自在,總是一個人呆著,從鬧人的北京退到清靜的古城;他說異話、做異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道理,因為愛,因為靈魂,開啟了一場在外人看不懂,他早就知道結(jié)局的扶貧計劃,用智力創(chuàng)造的神話獻給遠在天國的小丹只身去德國,當樂圣公司敗訴的時候,他卻落得一個“陰險狡詐”的惡名,而格律詩事件留給人們的卻是一次關(guān)于得救之道的思考?!按髳鄄粣?,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他的委屈(他自己并沒覺得委屈)在于此,他的了不起也在于此(尼采有句話說“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并不是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同類”),這愛包含的是對蕓蕓眾生的愛,也有“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紅顏知己是紅顏知己”的如實觀照,雖然這種強迫式的啟蒙,對于凡夫俗子是不可接受的,站在井沿上看了一眼的劉冰選擇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丁元英洞察人性本質(zhì)和社會運行的規(guī)律的能力、濟民于水火的情懷,讓人肅然起敬,也讓普通的凡夫俗子我們難望其項背。

纏中說禪:“君子”,能游刃于利益之網(wǎng)中,更被各種現(xiàn)實結(jié)構(gòu)所對應的道德、法度等規(guī)范所開導,知其時、依其時、行其時而轉(zhuǎn)其時,不相其相,轉(zhuǎn)毒藥而醍醐、大地而黃金,“人不知”而“人不慍”,這才是真君子之所行。小人,雖說是對利益之網(wǎng)而游刃有余,但因為畫地為牢,自我小之,為一我所牽,最終不過仍是機關(guān)木人,到頭來,被一點聰明所誤,一場游戲一場夢而已。從表面上來看,丁元英消極、孤僻、不思進取,害怕甚至鄙視女性,殘忍血腥,是個痞性具足的極品混混;在我看來,他是“了妄唯真”的君子,追求事物真相和本質(zhì)規(guī)律,能直面人性中邪惡的一面,卻一直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高尚境界,有底線而不張揚,能自覺覺他,他堅守的原則和信仰里有民族大義和祖國情懷,有對獨立女性的尊敬和愛惜,有對蕓蕓眾生無明前途道路的深沉思考。如果說他的不足的話,如同智玄大師說的那一句“離得道只差一步,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他缺乏圣人的那種慈悲和平等,對于世俗文化總是格格不入的居高臨下的包容,這種包容有些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意味,意識境界里的那個“我”很明顯,也就是“貪嗔癡慢疑”中的“慢”沒有去掉,但正是這份“慢”的存在,才讓他成為血肉鮮活的真實的人,一個讓凡夫俗子可以作為榜樣去學習和向往的人,智玄大師對他的評價是“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有一份住于身中,游離心外的——痞氣”,然而“無論功德記在哪一家的賬上,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都將是眾生的福報?!痹跐L滾紅塵中,能達到這種境界已實屬不易,如能在此基礎(chǔ)上再有些作為價值,那也是這個時代的幸運,是蕓蕓眾生的福氣。

“這就是圓融世故,不顯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這東西,今天缺個角、明天裂道縫,也就離塌陷不遠了?!?這有點像祖宗圣賢提到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品性這個東西,要保證它的完整性和純潔度,就要在日常的小事里抬高原則底線的門檻,不打折扣;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又是一種多高又多么難做到的道德追求,能把它作為一種自覺性的行為習慣,難之又難;尤其是在面臨生存考驗的時候,能堅守住難上加難,也正是如此,才顯得尤為珍貴,才會成就無數(shù)的偉人。

“原來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原來能說老實話,能老實辦事的人就是神!這個世界怎么了?”對自己誠實,對最深層的想法誠實,包括齷齪和骯臟,也算是實事求是。盧梭寫下了震驚歷史的《懺悔錄》,是他對世界的坦誠,即是對自我靈魂的救贖,佩服其勇氣,也敬仰其坦誠。試問在與自己相處時,面對靈魂的拷問,是會給自己找很多動聽的理由來美化和裝飾自己的行為初衷,還是會勇敢地承認和接納自己的習氣之重?佛與魔就在一念之間,一邊是洶涌澎湃的自我欺騙的美好,一邊是實事求是可能丑陋真相后的內(nèi)心安定。

如何做到為人處世的恰到好處?“隨緣惜緣不攀緣”。肖亞文說:“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jīng)夠了。其他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知道與丁元英不是一種人,但能讓自己覺悟成長,所以做了一年助理,肖亞文也沒有奢望能與他成為朋友,只是作為夠得上說話的熟人保持聯(lián)系,這是隨緣和惜緣;當請好假去接自己的閨蜜時看到正天集團總裁在舉牌等候,肖亞文選擇了悄悄離開,這是不攀緣。

芮小丹:出賣和背叛是兩個概念。如果你背叛邪惡,上帝都會加冕這種背叛;如果你的老大對一個將死之人清洗一下靈魂都不能理解,那這種老大不評價也罷了,現(xiàn)在擺在你面前的一個是無視江湖義氣,一個是無視人性的尊嚴,你自己權(quán)衡,拿跟稻草當柱子去支撐靈魂,至少讓我覺得,你對你的學識和智商不夠尊重。還人性一個清白,還社會一個公理,你的靈魂就得救了。?

王明陽:將死之人,得救了,又有什么意義??

芮小丹:一小時一分鐘都有意義,哪怕只有一分鐘,人字就有了尊嚴,上蒼會賜你帶著一顆純凈的心,走進你靈魂的天國。?

王明陽:如果我無視這些,就是不說呢?

芮小丹:我除了鄙視和震驚,不會再有第三種反應,人的法則是:一顆陰暗的心,永遠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王明陽:天國在哪里?

芮小丹:天國在你心里。

三、關(guān)于愛情——如何溫暖他人

“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的一個“情”字”。

1.怎樣理解愛情。丁元英說:“需要證明的感情就有錯”。學佛的人說:愛情是一種自相交換的我執(zhí),是因緣和合的結(jié)果,不恒定;朋友說:愛情是大家都覺得他很優(yōu)秀,然后他對我非常好。我曾經(jīng)以為:愛情是在陽光燦爛的午后他穿了一件我喜歡的白襯衣,于是聽到了花開的聲音,聞到了陽光的味道,看到了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一面。而這本書告訴我“有招有術(shù)的感情,招術(shù)里是什么就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shù)的感情,剩下的就是造物主的一顆心了?!痹陂_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恰好23歲,當時我在想,如果我有幸邂逅我的靈魂伴侶,他該是怎樣要求自己,他會如何溫暖蕓蕓眾生,他會如何理解人生。而劇中的人物角色,無疑是超越了我想象。那種具有大智慧、大胸懷、心有大愛的君子文化烙印的形象,是拋開外在的家庭、學歷、樣貌、才華等社會普遍意義所認為的優(yōu)秀之外,他追求高尚的門檻有多高,他愿意為這份高尚承擔到什么程度,造物主給他的一顆心,其格局是否有胸懷天下的大愛?與之在一起,是否彼此能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相互扶持中,能否彼此互相成就,讓對方去做他想做的事,成為他該成為的人,回歸人的自在自性,支持對方自由自在地全面發(fā)展,追求更高的生命作為價值?

2.如何去愛。“紅顏知己自古有之,這還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有幾個男人能把自己釀到淡而又淡的名貴?這不是為之而可為的事?!倍≡⒄f:「你是一塊玉,但我不是匠人」「你要求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為你沒有說出來而裝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種高度,我沒有這個自信?!埂改氵@樣做,是基于一種對應的人格,謝謝你能這樣評價我,謝謝?!埂改愕纳鏍顟B(tài)不是病態(tài),用佛教的話說是自性無所掛礙,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脫。參來參去,我不如你」。丁元英這個“骨子里害怕女人”的男人,在遇到一個摒棄了性別局限、具備君子所有美德的天國之女時,他說:“此生得你紅顏知己足矣”;當小丹死訊來臨時,一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由,丫頭,不簡單呢”,對小丹的選擇是理解和欣賞,對她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那股子灑脫的欽佩;他不哭不淚、傷心嘔血,對小丹的至愛無以言表;他沒有回答小丹的電話,致使不能參加追悼會、不能告別,他沒有解釋、也不抗爭,認為“他對芮小丹的感情還需要別人的理解嗎?需要理解即是對這種感情的褻瀆”;當丁元英因為送了小丹貧困村的神話這個禮物后落得陰險狡詐的惡名后,留給人們關(guān)于得救之道的思考,那是唯有她才能讀懂的一個字——愛。“古有千金一笑之說,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所以芮小丹說“你送給我的禮物不是神話,而是覺悟”,一個男人對女人思想上的啟蒙,站在他所能把握的條件上對她前途的判斷,引導她成長為她該成為的人,承擔該有的社會責任,追求個人生命更高的作為價值,這種情意的意義遠遠超越了愛情的范圍。我一直特別敬佩某些特殊時期一些夫妻的伉儷情深,不是風花雪月的浪漫,而是他們作為對抗顛沛流離命運的共同體,一直在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在相濡以沫的扶持中成全對方成為對所在行業(yè)、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人類有貢獻的人,那種相互成就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愛,如林徽因和梁思成,如李銀河和王小波,如費孝通和王同惠,如錢鐘書和楊絳。

故事中的女主角芮小丹幾乎具備了君子的美德,摒棄了身為女性的弱點和性別局限性:不貪婪,不猜忌,不虛榮,不矯飾;遠不怨,近而恭;為人溫暖,處事冷靜,獨立知足。沒遇到愛情時,她放棄父親為她鋪好的路,做了一名又累又辛苦只能吃青春飯的刑警,她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忘我地工作,勤勞務實,自給自足,為自己的內(nèi)心而活;對于將來,也有明確的危機感和打算。遇到愛情時候,她說:“既是控制不住,那就愛唄!”更多地具有一種接受命運的恩典的啟示的決心,并隆重地赴約,于是向丁元英作了表白,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一切,而不管丁元英是否接受;丁元英落荒而逃后,她獨自嘗受地獄般的相思之苦;丁元英接受她以后,她卻時刻在做準備,“我知道你要走,所以我珍惜疼你的每一天”,這樣的幸福生活能維持多久,丁元英如離開她,她不會纏著不放,萬一丁元英不再愛她以后,她應該怎么生活;丁元英已經(jīng)愛上她以后,她還在想方設(shè)法提高自己,思索將來的道路,積累能夠和他平等對話的資本。面對他們之間的不熟悉,她主動去北京了解他,“所謂的地獄之門,無非是價值觀沖突所帶來的精神痛苦:如果你是覺者,我尊敬你,向你學習;如果你是魔鬼,我鑒別你,棄你而去?!保辉诟赣H因為心疼她會受委屈而勸她時,她說:“駕馭?我沒想過,我就是一個心眼兒想疼他?!保≡⒙浠亩雍?,她在日記里寫道:“你是那么執(zhí)著于孤獨嗎?我就眼看著讓你走了,可心在問我,那我該怎么去疼你?”看到這段短短的二十幾個字的時候,有朋友感動得熱淚盈眶:要有怎樣的靈魂才可以理解那種孤獨,要有怎樣的圣潔和溫柔才可以不負愛情的期盼?要有怎樣的無私才可以彼此溫暖?我怎樣才可以去疼你?想想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不只是被愛,而是可以好好的釋放我們的愛;不是去占有、要求、貪執(zhí)和期待,而是去付出、成就、知足和成全。?

“你是誰?我是誰?這些問題我也想過。咱們兩個活得不一樣,我活得很簡單,你活得太復雜,不是平行的兩條線,是交叉而過。但是,這于我已經(jīng)足夠了” 丁元英說:“這不是簡單和復雜的問題,是生存境界不一樣,你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點說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是想活個明白,還在思索的圈子里晃悠,離你的境界還差著幾個位格?!避切〉ふf:“我在那么高的境界上,我怎么不知道”丁元英說:“你自本性來,無需知道。這是根性的范疇,不是根器,智慧。”有人說男人懂得生活哲學,女人懂得生活本身。太深刻的東西往往很難有市場,而可愛的東西往往是可遇不可求,在深刻與可愛不可得時,能遇見“自本性來”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幸運?

3.關(guān)于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關(guān)于愛情中的性別平等和女性獨立。丁元英沉思了片刻,說“金銀珠寶,不足以點綴你這樣的女人”芮小丹輕輕的搖搖頭,淡然的說:“我沒那么尊貴,我還沒有清高到可以不談錢,所以我努力工作養(yǎng)活自己。如果為錢,我可會赤裸裸地躺在床上跟你要,不用跑到這兒跟你扭捏。跟你要汽車洋房,糟蹋你了?!泵鎸?,芮小丹打算三十歲之前出國留學讀法律,然后當個律師養(yǎng)活自己。這個規(guī)劃在遇到愛情后也沒有改變,只是改成了讀更適合自己的文學,丁元英也無不贊嘆:“他看到的是一個完全人格獨立的女人,她的現(xiàn)在以及她所設(shè)想的將來完全是她自己的生存支點,絲毫沒有給“從屬”與“依賴”留有空間”。而在目前時代的現(xiàn)實生活中,特別是小城市,這樣的女生往往很難被理解甚至是欣賞,聽到了太多“女孩子就應以家庭為重,不要太折騰,不要太好強”的期待。而用趙東來的話說是,這樣的女性身上有一種英氣,這種英氣的格局是“氣度,胸懷和情義”,而這樣的女性需要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男人才能理解,也就是上面說的“自古有幾個男人能把自己釀到淡而又淡的名貴呢?”。

芮小丹曾跟丁元英有過一次溫和又溫柔的爭論。她非要“收留他”,“養(yǎng)活他”以證明自己站著和他對話。然后丁元英想出了一個讓我為之驚嘆叫絕直呼“鬼才就是鬼才”的解決辦法。他說:“我借給你500萬,3%的年息,第15年一次償還本息725萬。你預支這筆錢在柏林買一套這樣的房子,養(yǎng)著我。房子按2%的折舊計算,15年折舊150萬,加上15年的利息225萬,你的絕對風險是375萬,這就是你要證明站著對話的代價。于我而言是經(jīng)營資本,于你而言是收留我。”他理解她,尊重她,支持她,站在她的角度在愛情里給了她足夠?qū)拸V的心理支撐面。?

“你那還是嫁漢吃飯的觀念,你認為男人靠不住,也不想為孤獨去冒生存風險,吃飯畢竟比上床重要。當女人不需要通過支付性去換取生活資料的時候,當男人不需要通過支付生活資料征服女人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愿意上床了?!睂τ谀懈椀淖匀唤?jīng)濟(男主外,女主內(nèi))基礎(chǔ)的婚姻觀念,那就是嫁漢吃飯,這是生存的種族繁衍的需要;在商品經(jīng)濟時代,基本生活資料有了剩余,財富的再分配導致了階層的劃分,如果還姑妄想和人這個詞套點近乎,和上帝交流一下,這種傳統(tǒng)的婚姻思想就沒有立身的基礎(chǔ)。當然等大多數(shù)女人覺悟過來,也就像歐陽雪所說的,就不用上床了,因為早過更年期了?!熬褪沁@個‘糟糠之妻不下堂’把中國婦女害慘了,因為我可以是糟糠,因為糟糠不可以下堂。如果糟糠之妻早下堂,中國婦女不是現(xiàn)在這個素質(zhì)。

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范,是辯證邏輯的障礙。貪嗔癡是女人的天性,這可增加女性的可愛(如“撒嬌是女人的核武器”),而過度了容易成為束縛自我的局限性,于是自古就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的說法。大多數(shù)的女性是聽覺動物,只愿意聽自己想聽的,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很難撥開政治文化宗教和社會普遍意義上的評價期待來看真相。“天是道,是事物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道法自然,不具美丑善惡的屬性,有美丑善惡分別的是人,不是天。天國之女是覺悟到天國境界的女人,是沒有人的貪嗔癡的女人?!?b>女性的很多痛苦,都來自于陷入過度的貪嗔癡里,求而不得的不明白,“女人什么是福?明白就是福,明白了才知道怎么做??衫咸炀推屌松纳?,等明白過來也人老珠黃了?!迸瞬皇且驗楸粣鄄趴蓯?,而是因為可愛才被愛。要可愛,首先要敢于直面真相,能夠明白。即使我遇到了這本書對我思想的洗禮,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很難克服貪嗔癡的習氣,從知道到做到又是另外一個突破和跨越。

四、關(guān)于農(nóng)村發(fā)展和扶貧、社會發(fā)展等——圣人濟世

1.關(guān)于扶貧。“扶貧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個層面。一、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實惠、破格,是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點東西不足以緣起主題,大智大愛,是為英雄文化。”本書寫于2005年,而國家是在2013年年末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在2015年年初強調(diào)堅決打好扶貧開發(fā)攻堅戰(zhàn),同年5月強調(diào)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fā)工作,足見本書的作者對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的把握,對社會心理的洞察。?

“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說,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覺悟。”這與當今精準扶貧工作提出的“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jié)合”工作思路不謀而合?!笆裁瓷裨挘坎贿^是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扒著井沿看一眼而已,不解決造血問題”,“對于農(nóng)民,從基礎(chǔ)設(shè)置就不給他們期待天上掉餡餅得機會。我救不了他們。我能做得就是通過一種方式,讓他們接受市場經(jīng)濟的生存觀念,能救他們的只是他們自己。”這種不近人情的冷靜,背后其實有一種慈悲,因為沒有一夜暴富的手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農(nóng)村問題上,根源不是資金和模式的問題;而更多或許是這個群體的思想。

“根據(jù)咱的條件,咱不能和人家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方式硬碰,得揚長棄短,拾遺補缺,學會夾縫里面求生存。咱們選擇的產(chǎn)品必須具備幾個特點,一是面向高消費階層的高品質(zhì)產(chǎn)品,社會總需求量有限,不足以承載現(xiàn)代化工業(yè)流水線,達不到盈利的最低批量生產(chǎn)基數(shù)。二是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一般的投資規(guī)模無法形成工業(yè)流水線生產(chǎn)。三是比較容易掌握和傳授的技術(shù),是人都能干,不是跟人家比技術(shù),是比工夫,比勞動力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四是可以分解加工的產(chǎn)品,每個農(nóng)戶都能利用家里的房屋和院子進行生產(chǎn),不受場地條件的限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白天黑夜,咱們在家里拼的就是不要命。這個市場夾縫雖然很窄,但是成就王廟村和幾個發(fā)燒友是足夠了。”根據(jù)這個群體的特征和優(yōu)勢,探索出一個適合這個群體的封閉式循環(huán)模式,接受市場的考驗。

2.?關(guān)于社會發(fā)展。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shù)、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chǎn)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guī)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b>“無論做什么,市場都不是一塊無限大的蛋糕。神話的實質(zhì)就是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這就可能產(chǎn)生兩個問題,一是殺富是不是破壞性開采市場資源?二是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讓他患上精神絕癥?”股票的暴利并不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而是產(chǎn)生于股票市場本身的投機性。它的運作動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錢裝到我口袋里去。它的規(guī)則是:把大多數(shù)羊的肉填到極少數(shù)狼的嘴里。私募基金是從狼嘴里夾肉,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之外的風險。所以,得適可而止。私募基金是沒爹沒娘的買賣,一邊做生意,一邊得準備拼刀子,腦后還得長只眼睛看衙門的臉色。在這種背景下,你既得盯住莊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門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時候下筷子,還得在衙門拔刀之前抽身。

五、關(guān)于文化屬性——如何生活

釋、道、儒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三大體系。釋、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學派,支撐中華民族走過了幾千年的文明歷程,是偉大的文明。但是,社會在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畢竟是以皇恩浩蕩為先決條件的文化,講的都是皆空、無為、中庸的理,以抑制個性而求生求解。當今社會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市場經(jīng)濟的民主與法制,諸家學說也面臨一個如實觀照而俱進的課題,是傳統(tǒng)?還是傳承?統(tǒng)則僵死,承則光大?!拔覀冞@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卻忘了問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guī)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guī)律的文化?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chǎn)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根到底一句話:客觀規(guī)律不以人的一直為轉(zhuǎn)移。什么是客觀規(guī)律?歸根到底也是一句話:一切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zhuǎn)移?!?“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實用就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么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里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傳統(tǒng)觀念的死結(jié)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總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別靠自己。這是一個沉積了幾千年的文化屬性問題,非幾次新文化運動就能開悟?!?/p>

“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從骨子里就是弱勢文化屬性,怎么可能去承載強勢文化的政治、經(jīng)濟。衡量一種文化屬性不是看他的積淀的時間長短,而是看他與客觀規(guī)律的距離。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輝,是燦爛。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傳統(tǒng)和習俗得過過客觀規(guī)律的篩子。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guī)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于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比如說文化產(chǎn)業(yè),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shù),如果文學、影視的創(chuàng)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與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販毒那樣?;ㄕ?,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p>

弱勢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沒有競爭的社會就沒有活力,而競爭必然會產(chǎn)生貧富、等級,此乃天道,乃社會進步的必然代價。無弱,強焉在?一個‘強’字,弱已經(jīng)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六、關(guān)于宗教和哲學——如何和世界相處

“神即到,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貫穿全劇,我們會陷入對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沉思;把基督、道、佛三教融合到一起,實質(zhì)是: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丁元英的吶喊所折射的對中國文化的思考。

“所謂真經(jīng),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欲無不欲,無戒無不戒,如是涅槃?!?/b>每次看到這段,我總是想起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焙蜕裥愕摹吧硎瞧刑針?,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逼渲袀€別差異和意味,大家可以細細體味。

“得智的得智,化緣的化緣,燒香的燒香,坐禪的坐禪?!?/b>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渡化不同根基的眾生?!?b>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于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碦。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b>五臺山談經(jīng)論道這段我反復看了很多遍,個人認為是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可惜拍成的電視劇《天道》里刪除了這段。談到了這里的時候,智玄大師說丁元英“已經(jīng)踩到得道的門檻了,離得道只差一步,進則凈土,退則凡塵,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 。

“佛教以次第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边@段話說出了佛法的局限性?!胺鸾桃苑鸱ㄗC一,進而證究竟,最終是為給心找個不苦的理由,成佛,無量壽,極樂。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門住福相,住壽相,住果相,是以無執(zhí)無我為名相的太極我執(zhí),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貪執(zhí)的弱勢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如果佛教能以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個人解脫,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議究竟生產(chǎn)力與文明的真理真相,則佛法的佛教即出離宗教的佛教,成為覺悟眾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綱紀澤于民生,是名普度眾生?!?

“《圣經(jīng)》神學是關(guān)于人類精神的學說,是關(guān)于人的靈魂凈化、升華學說。《圣經(jīng)》的教義如果不能經(jīng)受邏輯學的檢驗,可能在實踐上就會存在障礙。如果經(jīng)受了邏輯學的檢驗,那表明神的思維即是人的思維,就會否定神性。換一種說法,神性如果附加上人性的期望值,神性就打了折扣。然而神性如果失去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人還需要神嗎?”?“一味地攻擊或捍衛(wèi)神,都是愚昧的表現(xiàn)。前者沒有理解基督教的社會價值,后者沒有理解基督教的真正境界。基督教的應許不以現(xiàn)實利益為交換,不參與社會利益的分配,這使得她能適應不同的生存空間,而她對信徒的道德要求無疑具有社會價值?!薄盎浇滔嘈?,太高的道德平臺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復雜的煉造過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難邁進的窄門。于是,基督教便有了神與人的約,有了神的關(guān)于天國與火湖、永生與死亡的應許,讓凡夫俗子因為恐懼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約。這是智與善的魔術(shù),非讀懂的人不能理解。但《圣經(jīng)》告訴世人了,要進窄門。”

“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guān)系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耶穌為拯救世人甘愿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是肉身的地獄,是靈魂的天堂?;酵降牡镁染売谏竦摹s’,緣于神的應許。但進不得窄門也同樣緣于‘約’,緣于神的應許。窄門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價值。進了窄門,神立刻就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證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人和世界碰撞,要用冷眼,也要用熱腸;冷眼看穿,遵循天道,依照規(guī)律,故能無往不利;熱腸掛住,心系天地,關(guān)愛眾生,故能生而為人?!案呱窖鲋梗靶行兄?。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雖沒有那種慧根,能做到幾分看個人緣分,像丁元英那樣去做人,淡泊努力,惜緣隨緣,安靜地堅守自己的底線,堅定地追求至高至善至美;像小丹那樣去生活,熱愛現(xiàn)實的日子,勤勞地養(yǎng)活自己,不亢不卑,隨性自在,認清并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恪守和追求精神上的清潔、自由和豁達。

這本書給我的思考還有很多,對我的影響有多深遠,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悟。

當當鏈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92561 ;

百度視頻:http://video.baidu.com/v?word=%CC%EC%B5%C0&fr=ala6&ct=301989888&rn=20&pn=0&db=0&s=8 ;


2017.10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43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30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07評論 0 375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81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59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0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95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9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5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