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家們向公眾展示他們的杰出成就時,他們的舉止看起來是如此輕松自然,以至于我們不禁其歸結為特殊天賦”,相信這位作者的話大家都有同感 ,那么他們究竟是如何獲得成功的呢?今天的這本《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會為你解答其中疑問。
蘋果之父喬布斯曾在演講中說:追隨你的夢想,充滿激情的去創業吧!托馬斯因此服從內心激情,跋山涉水去禪宗院修行,結果沒找到他想要的內心平和、幸福,最終空手而回。所以對于名人,我們不要光聽他說的,還要看他實際做的。最初的喬布斯喜歡西方歷史和禪宗修行,接觸電子行業只是為了賺點快錢,偶然嘗到甜頭后,當他得知有人急需一批組裝電腦時,立刻就像電腦系統一樣飛速運轉起來,借錢、啟動、組裝,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創建了自己的蘋果帝國。由此可見,激勵喬布斯的不是內心的激情,而是組裝電腦為他帶來的創業熱情和經濟利益。
追隨內心激情去創業是個糟糕的建議,這種激情思維容易引誘人走進不斷嘗試,不停選擇和無法確定的死胡同,而與之相對的工匠思維才是正確的創業思維方式。
工匠思維規則一:沒有人會欠你一份理想的好工作
市場分贏者通吃型和拍賣型兩種。前者只要技能過關就行,而后者則競爭殘酷,因為每個人都可能生成資本參與進來。如果你具有稀有而寶貴的工作技能,那么你就可以贏者通吃;如果不具備,那么你的夢想就岌岌可危了。每份工作都可能變成有興趣的事情,只要你肯花時間去培養熱愛,變成精通。
當然工匠思維也有其適用范圍,如果你的工作讓你沒機會發展稀有而寶貴的相關技能,或者你認為該工作的內容無用或是有害的;更或者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事。只要符合以上兩項,你就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工匠思維規則二:刻意訓練,積累職場資本。
職場資本是指個人在職場中具備相對稀缺的能力,并得到周圍人的認同,以及因此得到關注并獲得機會的一種表現。很明顯,只有當你擁有了足夠的職場資本,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力,成就事業。
怎么才能掌握稀有而寶貴的技能呢?“一萬小時法則”是目前公認人才理論,也許一部分人會陷入“績效高原“(即瓶頸),無法再進步;但另一部分刻意訓練的人會進步的很快,也因此拓寬了自己的能力范圍。所以偉大的成就不在于天賦,而在于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積累如此大量的練習。
工匠思維規則三:需要提防的自主力的三個陷阱。
喜歡上某種工作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動機:1、認為自己對生活擁有自主控制力;2、感覺自己能夠勝任;3、感覺自己能與他人建立聯系。其中能夠提高人們的幸福感的自主力是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必須注意有關自主力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不以職場資本的獲得將無法持續。
自主創業的簡陷入了財務困境,她立志要創建一個非盈利性的公益組織,并服務于人類健康事業,聽起來高尚誘人,可是從大學輟學的她提供不了稀缺,寶貴的東西,難以說服人們為她的夢想埋單,因此她的雄心計劃擱淺了。這是個典型的激情思維式的教訓:熱情是創業者最不稀缺的資源,當你想要獲得金錢時,自己不具備相應價值的職場資本。
陷阱二:當你想要職業自主時,往往會遇到來自雇主的阻礙。
要工作還是要自主?你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本獲得更多自主力?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本掙脫雇主設置的障礙,獲得新的工作?
陷阱三:信守財務可行性法則,做有人愿意埋單的事情。
“埋單”不僅可以理解為顧客為商品或服務付費,還可以表現為獲得貸款、收回投資或者說服雇主繼續為你支付工資。不要孤注一擲式的做事,要冷靜的分析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是否有人愿意為你的服務埋單。“賺錢的目的是讓自己有價值”。西弗斯如是說。
工匠思維規則四:有意義的使命和有價值的人生
使命是在創建自己熱愛的工作時,需要靠職場資本獲取的一個特質。它莊嚴的回答了“我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這個問題,這令人興奮。
薩貝蒂的成功之道是“先耐下心來,按正確的順序做事”。她在讀研究生時,偶然對遺傳的抗病基因產生了興趣,這種用新技術對抗古老疾病的研究,讓她覺得很有意義。當她繼續攻讀自己生物本科專業的博士后學位時,她仍然保持對遺傳學的研究并發表相關論文,因而從引起注意到接受邀請,獲得高額贊助,一切水到渠成。要知道薩貝蒂用了近五年的時間來積累職場資本,才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所在。現在的薩貝蒂很快樂,因為她把職業建立在一個富有吸引力的使命之上。
“從小處想,往大處做”,這需要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專注于少數的課題。然而,當你達到了某一領域的前沿,就會在相鄰的可能中找到自己的使命。
工作是一種謀生手段,嚴謹認真的職業態度會使你的工作漸入佳境,而把工作變成天職,把熱愛變成使命,這會使你的人生變得幸福。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是每個人都應該反復讀的書,它理智的警告我們:聽從激情的召喚是種危險行為,以正確的方式工作勝過四處找正確的工作。不要心存幻想,沒有人會欠你一份好工作,只有刻意大量的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努力積累職場資本,讓自己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擁有能力,充滿自信的人一定會找到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