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味淑屋原創文章
—第384篇—
01.
為什么要閱讀?
今天早上,在人民日報里看到這樣一段話:
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時間沉淀。不要因為短時間內看不到回報,就拒絕付出。山再高,往上攀定能登上頂峰;路再長,走下去總會到達終點。時間不會辜負每一個用力奔跑的人。
哈哈,這句話很勵志啊,送給大家。
今天,我們要說到高效閱讀,在高效閱讀之前,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為什么要閱讀?
就好比我們說要去遠方,要去外面看看這個世界,可是,我們內心最本質的,我們在這樣一個走出去之后我們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你為什么而出發?
閱讀,也是一樣的。我們需要去搞清楚我們為什么去閱讀,這會讓我們在之后的閱讀旅程中,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看到你想看的。
走過了幾十年的閱讀生涯,我覺得,為什么要閱讀,至少有這三點:
第一,未知永遠存在。
估計這個道理你也是懂的。這個世界,未知永遠存在,不管你今天是多么強大的科學家,還是多么牛犇的大牛,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視角、視線、角度、經歷、環境等等等等,世界每一個角落我們未必都能夠到達,都能夠看得清楚。
所以,在未知的世界里,閱讀可以為我們打開另一扇窗,可以讓我們不用直接到達那,但是文字和圖片就可以讓我們快速去到達我們想要的遠方。
第二,節省大量的時間,少走彎路。
是的,閱讀可以為我們節約大量的時間。
有的書可能是作者用其一生的時間來寫成的著作,別人用一輩子,而你,只需要甚至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得到一輩子的時間。
是不是很上算?
當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們就會在書中尋找我們想要的方法、理論、經驗、分析、總結等等,通過書中的知識,這些可以更好地指導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你要知道,閱讀,并不局限于小說、散文集、故事書、歷史書,還有很多實用性的工具書、專業書籍等等,這些,都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節省大量的時間,少走許多彎路。
我想起自己前段時間,明顯覺得自己的格局和視野受限,正好在這個時候,馬海林老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書《深度思維》,我就開始了關于思維方式的系列主題閱讀,例如《反本能》、《終身學習》、《NLP思維》等等。
還別說,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路,我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看問題的視野和角度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我自己都能夠察覺得到。
第三,提升自我修養,塑造自我。
說到這里,我想起一句話:
“一個女人的氣質是書熏出來的。”
這句話,是我很多年前在一次活動中從一個成功且非常有魅力的女企業家那里聽到的。因為,她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非常有氣質的。
她說,沒事就要多讀書,因為讀書可以讓一個女人變得越來越有氣質。
是啊,不管是我們身邊的女性,還是男性,是否讀書,你從她/他的談吐中,你就能感覺到這個人是什么樣的。
以上這三點,你get到沒有?
實際上,每一個人的出發點都不一樣,為什么閱讀也就因人而異,你可以在列出N條這樣的理由來。
列好了之后,別忘了,去閱讀!
02.
閱讀前的準備
閱讀前要做哪些準備,可以讓你更高效呢?
簡單實用的方法:看書評和目錄。
現在網絡很方便哈,當別人給你介紹一本書時,你可以現在一些書評網,例如豆瓣網上去看看關于這本書的評價是什么樣的?
如果大多數的人都看,覺得收獲不錯,那么,你就可以去試試了。
此外,你可以查看書的目錄,通過書的目錄和序言部分,可以讓你快速去了解作者想要給讀者傳達的是什么信息,有沒有你想要讀下去的欲望?
第三個方法,就是現在學習工具得到app里,他們有一個叫“每天聽本書”這一個版塊,你不妨去聽一聽關于書的精華部分是什么樣的,書的大致梗概,傳達的意思,app里都會有講到。
如果你聽完大致的梗概之后,希望能夠進一步閱讀,那么,你就可以開始了。
03.
你可以開始高效閱讀啦!
實際上,前面提及到的內容是讓你對閱讀這件事有一個認識,做好準備之后,你就可以在書的海洋里自由地玩耍啦!
關于高效閱讀的原則,也說三點: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閱讀動力。
每一個人的喜好本就不同,別人喜歡歷史書,可能你看工具書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閱讀,從你的興趣入手,興趣就是你最好的閱讀動力。
你還記得嗎?小時候有沒有因為一本書吸引到你,之后你不吃不喝,都特別希望把這本書讀完?
我記得我初中的時候唯一看完的一本小說是瓊瑤阿姨的《云水謠》,內容已經不記得了,但是我仍然記得我特別投入的一個下午,把那本小說看完了。
之后,我沒有再看第二遍。但是,那種看書投入的感覺我是終身難忘的。
當一本書吸引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投入時間和經歷去看,自己也會沉浸在其中。
所以,你的興趣是什么?從你的興趣出發!
第二,你想要這本書解決你什么問題?帶著問題去找方法,找思維方式,找你想要的。
帶著問題去讀書,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最快速的一個原則。
當你帶著問題去讀書的時候,這本書或許你已經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同時,書中可能還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內容,這回,你收獲的可能會更多。
在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時,我們也要嘗試著去發現問題,去看到作者想要給我們傳遞的是什么內容?
當作者把觀點和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要學會去分析,作者這樣說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符合邏輯?等等。
在不知不覺中,你的閱讀就會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無形中,你的思維方式也更上一個臺階。
第三,睡前閱讀,好處多多。
現在這個知識大爆炸時代,知識可以說觸手可得,在海量的知識里游泳,哈哈哈,是不是棒極了?
有的伙伴說,“我平時工作都很忙,沒時間看書。”
我倒是覺得,如果你平時都很忙,那你不妨利用睡前的一丟丟時間,來給自己充電。
因為,這個時間,是獨處的最好時刻,你可以安靜地看書,把手機放到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影響不到你的地方,享受只有你和書的那種感覺。
同時,睡前讀書還有一個好處哦。
特別是睡眠不是很好的朋友,你不妨睡前拿一些比較燒腦或者你不喜歡的書,嘗試著讀幾頁,哈哈,說不定還沒讀完,你就已經呼呼睡著了。
我就干過這個事。所以,現在自己的睡眠質量好多了。
04.
閱讀之后我們還要干什么?
由以上的原則和準備,我們閱讀完一本書之后,如何才能夠記住書中的內容呢?
有些朋友就有困惑,我以前讀的書都不記得了。
請問,你為什么要都記得呢?
不過,我們怎樣才能記得書中的內容,不至于很快就忘,而且還能用上呢?
一個方法:給自己寫個讀后感,字數不限。
這個對成年人來說應該是不難的,小學作文的字數。
以輸出為導向來輸入,以這個為出發點,不管你的讀后感是寫給別人看還是寫給自己看,只要先動筆,你就已經比過去的自己要強很多倍。
那,有些小伙伴說,“我不喜歡寫,不會寫,怎么辦?”
既然你不愿意動筆,那就動嘴,這個,總不會難倒你吧!
把書中的內容復述一遍,給你的家人、朋友,或者你自己,都沒有問題。
在說的過程中,我相信你一定會印象深刻的!
05.
多讀書,讀好書,不要死讀書
我特別喜歡那句話: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做看。
世界那么大,我覺得我們能夠在和平世界里有機會讀書,這是一件已經很幸福,很幸運的事情。
懂得那么多的道理,關鍵我們還要去用,才真的有用。
多讀書,讀好書,不要死讀書。
讓我們一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吧!
一起變得有!氣!質!
哈哈哈哈哈
三味淑屋,和你一起遇見成長和改變!
樂觀的阿景
想要留給這個地球足跡的職場文藝女青年
一感性兼理性的寫作者,專注于個人成長的奔跑者。
公眾號:三味淑屋(ID:SWSW1028)
???end???
文章來源 | 公眾號“三味淑屋”
作者 | 阿景
圖片 | 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