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年初的一篇訪談。2015年的三分之二已經過去,回頭看看,感到熟悉而陌生。每年新年前后寫上一篇,一定是很珍貴而特別的資料。
Q:你的生命里,有像光源一樣的人嗎?
A:有很多,身邊的很多人都可以在某些方面給我以啟發和激勵。最穩定的光源是我的父母,給我最踏實的鼓勵、支持、溫暖、智慧和歡樂。對我來說,生命的光源不僅是哪些人,更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好奇,以及探索世界、探索自我的勇氣和激情。
Q:用一個字來形容這一年,屬于你的那個字是什么?
A:悟。2014是迅速成長的一年,除了在實踐和行動中學習,還做了很多反省和思考,意識到以前的不足和錯誤,領悟了一些道理。
Q:2014年最讓你歡喜的場景?
A:太多了……最近的場景就是社群年會吧,看到大家的成長和改變總是令人欣喜的。
Q:2014年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本書?
A:《解憂雜貨店》。第一次讀東野圭吾非偵探類的作品,里面仍然充滿巧妙的構思和設計,如偵探小說般給人驚喜,讓人贊嘆稱奇,同時又充滿人性的溫暖和光輝。雜貨店給人回答問題,解決煩惱,而愛,是最簡單而綿長的終極答案。
Q:2014年,你做過哪些原本認為「我絕對不會這么干」的事情?
A:決定今年跑半馬。2014年和伙伴們一起跑了深馬6公里,隨后就決定今年把挑戰目標升級。
Q:2014年讓你感覺壓力最大的一件事情是?
A:想同過去的自己和解(做的仍然不夠好)。
Q:2014年一件讓你流淚的事情是什么?
A:最近一次是看《星際穿越》的時候,被其場景的壯闊恢宏以及人性的偉大而震撼。
Q:如果讓你給自己所在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挑一個新年禮物,你會挑什么,為什么?
A:空氣凈化器,雖然他用不上,但就想提醒他趕緊把空氣治理好……
Q:國外求學的經歷,帶給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A:兩年時間里收獲很多:生活上更為獨立,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在專業排名第一的學院里接受教育;和中國同學同吃同住,一起旅行、創立項目、翻譯書籍,彼此?成為很好的朋友,到現在還會找個周末一起到某一個城市聚會;和外國同學交流接觸,受到美國人隨性樂觀、勇于嘗試、自信大方的性格的感染;對這一切我心存感恩。而把這些匯總到一起,最重要的其實是通過開闊自己的視野,見識形形色色的人生,從而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得意忘形,希望自己形成淡定而又好奇、自信而又謙遜、大膽展示而又誠實不浮夸的性格。這種收放自如的境界是我對自己的期望,還沒有做到,是努力的方向。
Q:社群對你的意義?
A:很慚愧地說,在加入社群以前,我并沒有完善的閱讀計劃,或許可以用“之前一直在學校,讀的書都以課程相關書目為主”這樣的借口來狡辯,但本質上我對待閱讀的態度就是比較閑散隨意,雖然我很熱愛買書……加入社群后,我才開始認真地安排讀書計劃,更深刻地感受閱讀的魅力。從表層來看,“讀更多的書,更規律地跑步”是加入趁早后的重要收獲。
更深層的收獲是,社群讓我在自我提升的路上找到了同伴,我們交換工具、交流思想、觸發夢想、共同學習、彼此激勵,讓我意識到有這么多姐妹們一起前進,不斷挑戰自己,無所畏懼地勇猛精進,不設限地追求更好的自己,感到溫暖踏實。隨后有幸參與組織工作,更感欣喜,告訴自己要在2015年做更多的事情讓社群變得更好。在一個組織發展的初期,總能發現林林總總的問題,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擴展和完善的過程既激動人心,又看似困難不小,有時想法層出不窮,有時又似乎錯綜復雜無從下手,這些會迫使我們學習、思考、行動、復盤、反省、創新,在優化一個組織的同時鍛煉自己。
Q:對深圳這個城市的感受?當初為何而來?
A:接地氣。因工作原因要先在深圳輪崗一年半,逐漸被深圳的創新精神和親民氣質所感染。
Q:你認為值得推薦的好習慣是什么?
A:碼字,同時推薦簡書(www.lxweimin.com)作為碼字和發表的工具。我也是剛剛開始這個習慣,每天寫1000字以上的一篇文章,然后發表在簡書上,當天來不及寫的要在第二天補上。現在持續了20多天(截止至發稿時),在開始寫作十天左右的時候達到了申請微博認證的標準,成為簡書推薦作者(其實不難),準備至少堅持2015這一年。給自己的要求是要寫有內容、有意義的文字,不希望隨便寫一篇流水賬應付差事。而為了有高質量的輸出,就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輸入,只有多讀、多想、多做,才能每天都有素材可寫。一旦某幾天沒有好好讀書和博客,或是沒有深入思考,就覺寫作吃力。同時,寫作還可以鍛煉構思,強化邏輯,修煉文筆,養成說話有重點、簡潔有內涵的習慣,翻譯國外作品還能練習英文。不如你也加入這個行列:)
Q:你似乎比同齡人要顯得更穩重得體,這跟你的個人成長經歷有關?
A:穩重得體應該是假象,私下里是妥妥的蛇精?。ü?。如果一定要說外表看似穩重,可能是因為大學前性格一直比較謹慎害羞,可能是想得比較多、有點完美主義傾向的緣故吧……后來才逐漸打開,也不那么完美主義了。
Q: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么?
A:追男生算嗎……寫信,做吃的,約飯,表白,沒成功,再來,還是不行……還不止一次……
Q:作為一名語言控,你從中獲得的最大樂趣是什么?
A: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叫《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會有多少種生活》,挺有趣的。但我喜歡學語言的初衷沒那么復雜,就是覺得好奇,希望了解這門語言和講這門語言的人們在說些什么,從零開始慢慢學會的過程也挺讓人享受的。
Q:你覺得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是什么?
A: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按計劃去做,不受情緒或外界干擾。內心穩定,有同理心,不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盡量包容一切。
Q:如果有可能,你想對去年/五年前的自己說什么?
A: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抓緊時間去做,分清主次,學會珍惜。
Q:2015年你最想提升的一項生活技能是什么?
A:比較可行的是提升時間管理能力……路癡就不指望獲得方向感這種高端技能了。
Q:你的人生信條?
A:做一個積極而平和的人,不停止自我提升的腳步。
Q:2015年最想去的地方/城市/國家?
A:臺灣,日本。
Q:對2015年的期待是什么?
A:年初寫下了新年愿望,每一條都要認真去做,允許自己做必要的調整,年終至少完成90%。
Q:2015年你希望身處一個怎樣的世界?
A:穩定平和,積極陽光。
------------------------------------
之前邊翻譯邊總結了一篇有關心理學研究的文章,幸福人士的15個習慣(上)(下),隨后又看到《我們為何意志薄弱?》這篇文章,里面有兩段很有意思:
在工作中多年接觸成癮現象使我認識到,我們應該防范兩個主要的不良傾向。一個是不假思索迅速行動:當你走過蛋糕時突然有種沖動,于是立刻買一個并馬上把它吃掉。另一個是自欺欺人地認為就今天例外(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或感到壓力特別大)。
如果你在減肥,你會告訴自己不要吃油炸食品。但如果今天真的特別想吃油炸食品,其實還是可以找到理由讓自己不那么愧疚地吃下一只炸雞腿:就今天破例一次,減肥成功前都不吃油炸食品了。
……矛盾之處在于,我們發現自己確實有很好的理由做出一系列舉動,即便就單個舉動而言,我們沒有什么好的理由。
Sparring Mind幾篇文章的觀點都是,不要妄想僅僅憑借意志力,而是應該把誘惑挪遠一點,讓完成目標的步驟盡量少而簡單,才能幫助你達成目標。
201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