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大學時,這過一篇空間日記,名字叫做《簡單的生活,簡單的幸福》。其中的內容大概是理想中的生活,是每天睡飽覺,可以去運動,粗茶淡飯也無妨,不追求金錢名利,在平淡中的日子知足常樂,有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畢業后考了公務員,有人問我為什么不留在城市家中,而跑去山區做一個小公務員。我的回答很簡單很肯定:因為那是我想要的生活,穩定快樂,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有著自己的使命,不愁吃穿,每天晚飯后陪妻兒散散步,也是一種幸福。
剛參加工作時,身邊總有同事在抱怨這份工作苦工作累,經常值班還他媽會取消雙休,眼里簡直沒有勞動法了。我卻說,這份工作挺好的啊,既不會太忙,還可以幫助別人。
記得剛工作不久,我問領導:這人為什么都想著升官發財呢?真是奇怪。
不知不覺,日子過得飛快。
三四年過去了,我不僅學會了罵臟話,還學會了喝酒,煙也開始抽了起來。人長大了嘛,工作了,就沒人會去管你說你了。
身邊接觸的每個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苦工作累,都想著在仕途上有所進步,想要有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不知不覺,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受了感染。
看著別人有好的生活,你也會想去買套房子來住,想去買輛車來開。別人在抱怨,你想想其實沒錯啊,TM我每天都干什么鳥玩意,工作累工資少的。別人在煩惱,你也跟著去煩惱憂慮。
漸漸地就忘了,自己當初的心是什么樣的?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
那份粗茶淡飯呢,那個飯后散步呢,那個每天打球、按時睡覺呢。我的快樂什么時候開始變成和你們一樣,就是放假、加薪、升遷了……
聽他人說話,與他人相處,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受他人影響。這是事實,無法改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在猴群里生活久了,他也會慢慢覺得自己其實是只猴子了。
所以說,看一個人是什么樣的,看他身邊的朋友就知道了。
擇友很關鍵。你要想讓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就得去和什么樣的人接觸,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多和積極快樂的人在一起,遠離消極悲觀的那些家伙。
世界上信念堅定到總不動搖的家伙真的少之又少。
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連圣人都知道每天要反省自己三次(其實我知道這是虛詞,別鄙視),那你每天要反省自己幾次呢?
每天吃飯睡覺打豆豆的生活很容易。隨波逐流的生活真的很輕松,眼睛一張一閉,這輩子就過去了。可到頭來,你躺在病床上時,難道不會因為自己一輩子啥也沒干,碌碌無為而悔恨嗎?到時,你對上天說,我想再活五百年!可一切都晚了。
就是因為生命有限,我不想隨波逐流,我想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所以,我要努力。
你的成功不是我的成功。我有我自己的標準,生命也是我自己的,又何必浪費自己的生命,去迎合別人的標準和贊許呢?
人是自己思想的產物,我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就決定了我們自己的現在和未來。人的思想又是很容易受影響改變的。
所以,小心照顧你的思想。
每天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反省自身的生活和思想,朝著自己的理想去追求和進步,過屬于自己的生活活。
慢慢地覺得,真正厲害的家伙,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無論發生什么事,都不會動搖,一直堅持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