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看了一段視頻。
黃渤在《忘不了餐廳》中,和蘇淇聊天,說自己的父親患了阿爾茨海默癥。
他說,他目睹了父親發病的整個過程。
起初,父親不認識他,但還愿意和他交流。
后來,父親不但不認識他,也不愿意和他交流;
現在,父親已完全不記得所有人,更別說和他交流。
說著說著,他就淚目。
從父親患病,到父親完全失憶,漫長的日夜,漫長的煎熬,他什么都做不了。
最終,他只能看著父親病情加重,記憶終結,衰老加速。
誰會想到,他只是出門一次,父親卻不記得他了。
我們總以為,父母若在,就會永遠屬于我們。
然而,人生來來往往,意外總比以為先來。
如今,家還是那個家,父親卻再也不是那個父親了。
他多么希望,父親能抽出皮帶再抽他一頓;
他多么希望,父親能絮絮叨叨再罵他一次。
可,
那個打斷皮帶抽他的人,卻再也不打不動他了;
那個生他養他罵他的人,卻再也記不得他了。
一場病,阻斷了他們的血濃親情。
一次出門,父親就再也沒說過:“兒子,早點回家啊”。
從此,人間再無指日可待。
人生如此,
只有世事無常,沒有來日方長。
1
無常,總是一瞬間到來的。
也許,前一秒的擁抱,下一秒就是離別。
2008年5月初,董先生的女友彤兒回老家汶川探親。
臨走前,她對董先生說:“下一次,下一次一定帶你回去見我爸媽?!?br>
如果短暫的離別,能換來長久的相守,誰不樂意呢?
他們相擁而別。
董先生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告別,他照常上班下班,照常吃飯睡覺。
誰曾想,彤兒卻食言了。
5月12日,汶川地震。
彤兒和她的家人全被埋在廢墟下。
當董先生趕到現場,連彤兒家的門牌號都找不到了。
他拼命用十指在廢墟上猛刨猛挖,雙手鮮血淋淋。
卻,只換來遇難名單上,沉默的兩個黑體字。
除此,彤兒連尸身都沒留下。
如果時光倒流,他一定會在5月11日,地震前的那一天,把彤兒接回身邊。
可,沒有如果。
生命探測儀早已顯示那里沒有生命跡象,救援者也勸他接受現實。
他只說了一個字:“好”。
然而,之后的九年零三個月,他的身體,他的心卻一直蹦出兩個字:“不好”。
沒有了彤兒,他怎能好。
白天,他去川菜館,看到小龍蝦,就會想起,彤兒每次辣的齜牙咧嘴,鼻子上滲著汗珠的樣子。
夜晚,他怕彤兒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把兩人租住的房子買下來,每天點亮一盞燈,假裝彤兒加班未回。
三千多個日日夜夜,
他無數次望著汶川的方向淚眼滂沱;
他無數次在夢中聽到彤兒絕望的呼救。
卻束手無策,不知所措。
九年了,
他好不容易熬過了身體內,所有的細胞都更換了一遍,可記憶里卻仍在洶涌翻騰。
此生,注定無法平息記憶。
2
如果有一個能打通天堂的電話,那世間就沒有了悲痛和遺憾。
那該多好。
泰國有一個催淚視頻。
劇中,男主因“天堂辦”工作人員的失誤,誤入天堂。
原本他的時限未到,但他的身體已被火化。
人間,他回不去了。
為了彌補過失,工作人員同意,男主打一通電話到人間。
于是,他打給了尚在人間的女友。
男主,讓女友找出一枚戒指。
那是,他買來還未送出的婚戒。
一句:“嫁給我吧”,讓陰陽兩隔的他們哭泣不已。
對不起,我再也沒辦法親手給你戴上戒指;
對不起,我再也沒辦法實現約定娶你做新娘。
謝謝你,自己戴上了戒指;
謝謝你,能做我幾秒的新娘。
以后,
我再也不會和你啰嗦了。
我不在了,你要好好活著,
你要堅強,你要長大了。
人生,真的沒有來日方長。
一次意外,一場失誤,讓原本相愛的人永生不能再見。
如果他知道意外永遠比明天先來,這次分別就是永別。
他一定會珍惜和女友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可,
懂得珍惜,并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們總是在世事無常中,學會長大。
3
日本小哥野口真宗是位攝影師。
3年前,他的鏡頭里有街景、有路人、唯獨沒有家人。
直到得知父親患癌的消息后,他的鏡頭下開始出現父親的身影。
他說,人,好像永遠都是這樣。
每天能看到的,就以為理所當然,好像他永遠都會在那里。直到有一天,你看到他將離去,你才會覺得一下子長大了。
從2014年4月父親發病,到2017年9月父親離世,他的鏡頭陪伴了父親三年零5個月。
鏡頭下的父親,每一天都在變化。
從不知病情的坦然,到得知消息后的沉默。
父親被病魔折磨地瘦到脫形。
但,卻越來越愛孫女們和家人,越來越珍惜在世上的每一天。
孫女們要來,老人就張羅著做飯,還陪著孫女們玩耍。
轉身,他就躲起來喘息。
可只要他一進屋,就會抱著相片看,不撒手。
最后,父親安靜離世,天堂里再也沒有病痛。
人生永遠無法預測未來,野口真宗也代替不了父親,忍受病痛。
但,他能留下父親的影像,能讓父親在親人心里永生,無論是對離去的還是活著的人,都是一種慰籍和寬慰。
父親,你雖已離去,但在我們心里卻是永生。
4
既然分別已成事實,何不好好愛一場?
哪怕,只能愛你一天,我也會竭盡全力去做。
36歲的攝影師幡野廣志不幸患上血癌,并被告知,只能活3年了。
看著蹣跚走路,牙牙學語的兒子,再想想自己將不能陪伴兒子成長了。
他擔心自己離開后,孩子會孤獨。
于是,他停下一切工作,專心陪伴兒子,只為他照相。
每次,他都會把照片發在blog,并寫下想告訴兒子的話。
他的作品中從來沒有刻意的設定場景,點點滴滴都是真實的、愛的溫度。
他說,對于孩子來說,父親的存在可能像遠方的燈塔一樣,模糊的光在白天,也許看不到。
但在黑暗的大海中,卻能成為孩子的方向和希望。
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就會離開人世。
但是,他相信兒子能感受到父親的溫暖,能在照片中尋得到父親的身影。
那,孩子就會是一個幸福的人。
兒子,爸爸雖然沒有辦法陪你長大,沒有辦法陪你到老,但你要永遠記得,爸爸真的很愛你。
我們誰都無法阻止意外的到來,也追趕不上病魔的腳步,但唯有珍惜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珍惜了,便了無遺憾。
5
斯人已去,生活還要繼續。
我們要學會且行且珍惜。
于丹老師曾說: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有些猝不及防的變故讓人扼腕嘆息。
江西一位大學生,買了車票,準備回家過五一,再給母親一個驚喜。
誰知道,4月28日,他卻接到母親突然離世的電話。
同事小李,離家多年,父親總催著他回家結婚生子,可他總計劃著再掙一筆錢,風風風光光的回家。
誰知道,父親卻在一個凌晨,因心梗離世了。
外賣小哥穆震,家里有4個老人,3個孩子要撫養,他不放過任何一次送外賣的機會,拼盡全力的活著。
誰知道,一場意外,他就和家里的老人孩子與世隔絕了。
生命來來往往,我們以為很牢靠的事情,總是一瞬間就永遠消逝了。
世事變幻莫測,有些心愿一旦錯過,可能就萬劫不復,永不再來。
什么是真正的珍惜?
來世一遭,竭盡全力活在現在,一念既起當下完成。
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實在的珍惜。
上面提到的董先生,在女友離去的9年后,以一封信向女友告別。
“我已經37歲,身為家中獨子,父母對我的期望甚深,他們幾番催促,苦苦相勸,白發橫生?!?br>
“祖父病逝前,仍記掛著我的婚事,我在病床前答應過他們,在38歲之前,一定圓了我的終身大事?!?br>
對不起,親愛的寶貝。
對不起,我最愛的人。
我要結婚了。
我依然很愛你。
但我不會再把她當做你,而是真正開始新生活了。
親愛的,
我真的要開始新生活了。
祖父的遺愿我要去完成。
年邁的父母我要去照料。
未來的愛人我要去攜手
再見了,
我最親愛的人,我們就此告別。
過好現在,珍惜眼前。
我只能這樣做。
6
知乎上有一高贊問答。
人生為何那么多世事無常?
網友自性靈魂回答道:
世事無常也好,生老病死也罷。
仔細回想,人不就是因為面臨各種挫折、沖擊、痛苦,而成長的嗎?
每一次的事故,都是一個覺醒的機會,逼迫自己成長。
最終,我們變得越來越懂得珍惜。
成千上萬個門口,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來來往往的生命中,總有世事變幻莫測。
人越長大越明白:人生,哪有來日長,只有世事無常。
“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請不要再錯過眼前的繁星了?!?br>
別再等到父母再也認不出你,才知道悔恨;
別再等到與愛人陰陽兩隔,才痛苦追憶。
那個叫不出你名字的人,確實是你的父親;
那個離開你的愛人,根本不會從天堂打來電話。
如若有來生再見,哪會有現世的悲歡離合。
沒有來生,只有現世。
人生本是一座橋,橋頭是青絲,橋尾是白發。
趁著現在還有人與你說話;
趁著現在還被人愛有所愛。
請好好珍惜。
不管長或是短,
好好愛,
好好珍惜。
一秒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