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你有多少遺憾”?一開始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深度,后來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思考,總結得出“如果我的生命只剩最后一天,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陪著孩子一起長大。”
再后來,我問了好幾個朋友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其中一個朋友的答案卻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他還有很多遺憾。
然后我對他說:“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把想說的話說了,想做的事做了呀”。結果他說:“公司每天一大堆事情,一會兒老板找,一會兒陪客戶,晚上還得喝酒應酬,我連自己的休息時間都沒有,能做什么事?”
乍一聽這話確實沒毛病,可是如果深入思考就會發現問題還是在他身上。因為我們認識七、八年,他的時間全部貢獻給了工作。據我猜測,他的很多遺憾應該是對家人,對自己或者其它我猜不出來的部分。
很多企業在培訓員工,激勵員工的課程里幾乎都有這么一句話:“你現在的生活,是你三五年前的狀態決定的;而你現在的狀態,會決定五年以后的生活。”
這位朋友總以為來日方長,等賺到了足夠多的錢,就能去做什么事。等有了足夠多的時間,自然也能好好陪伴家人,一起享受歡聚的時光。
可我實在很想多問一句:“你覺得這一天什么時候來到呢?”其實我知道問與不問,答案都是一樣的。若他繼續這么盲目地拼搏下去,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世事無常,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就像誰能預料到就短短的幾天時間,李詠、金庸和藍潔瑛相繼離世。別說我們想象不到,或許當事人也無法預測到下一秒就是自己生命的終點。
所以,生命的組成只有一天,就是今天的每一個當下。而每一個當下是否幸福快樂,又決定了生命的長度與寬度。
回顧我自己,2013年出完車禍到現在,雖然依舊一事無成,但是已經走在“成為想成為的人,和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條路上。
如果和名利雙收的成功人士相比,我低入塵埃。但是和自己比,我已經把從前那個渾渾噩噩的自己甩開幾條街了。
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走到哪里,但是我知道高樓大廈平地起,沒有穩固的地基,就無法打造出經得起風雨摧殘的大樓。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但是卻忽略了世事無常。每一個明天的到來之前,都要經過或者開心、或者悲傷、或者憤怒、或者惆悵的今天。
而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思考和做決定的時刻,又都涉及到無數昨天的累積。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也許,我的后福就是重新認識了世事無常的意義,才能在這么奇葩的現實生活中陪著自己,踏上學習成長的道路,同時展露笑臉,去期許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感謝自己,更加感謝這一路上不離不棄地給我鼓勵和幫助的老師們;與我抱團成長,互相監督的伙伴們。
真心想說的一句話是“沒有來日方長,只有世事無常,只有感恩與珍惜每一天,每一個當下,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打造出理想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