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日更第3天】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醒著和睡著,這聽起來很矛盾。但如果我們從人生的軌跡來看,就很清楚到底是什么狀態了。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從“求學——求職——求婚”這條路線一直往前走,剛畢業那會,沒覺得自己比誰差多少,每天都覺得自己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每天都打拼去建設社會,自己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的,就算是處世不深,但無論何事都信心百倍,年輕就是資本。
然而這種信心百位陪伴我們多年以后,自己也沒覺得比別人變得有多特別,無非是不斷的服從社會規則和應對生活瑣事,沒壓力也沒動力;比上不足,比下還有點余;但心理還是會充滿希望,偶爾會內心掙扎著吶喊,但多數時間還是會安于現狀;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沒有方向也沒有方法,也不知道最終我們會是誰,或者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會成為誰。
忽然有一天,自己一下子到了某個年紀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早已無能為力了;理想與現實的反差之大;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之重,周邊的人都和自己差不多一樣整天渾渾噩噩沒有任何察覺。怎么自己就變這樣了?為什么沒早些年意識到?如果早點覺醒我肯定提早準備,我都錯過了什么……后悔,懊惱,但人生就是單行線,不可能調頭重新來過。我們也只能無可奈何的接受平庸的一生。
但有一小部分人,還是會在適當的年紀“睜開眼睛”,他們刻意練習提升自己,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慢慢的走在大多數人的前面。但也會遇到瓶頸:想勤奮吧,斗不過惰性;想努力吧,效率低下;想精進吧,總走彎路;讀書很多,忘的也不少;付出很多,回報很少;越努力越迷茫,越使勁越困惑。
這就是“醒著的睡著的人”,也是曾經的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自己好像就是一個沒有睡醒的人,對自己不了解,對生活沒有感悟,雖然拼命工作,但下了班,業余時間里就是和朋友聚會、熬夜、從來不主動看書、也不運動,看視頻、玩游戲、周末就睡大覺。
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做你現在的工作,你還能做什么?我倒吸了一口冷氣,是啊,我除了現有的一份工作,什么都不會做。沒有特長,沒有愛好,更沒有別的什么謀生的手段。我下意識的告訴我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一定要有所改變。
記得剛畢業那會,為了鞏固專業,每年都要找一些學習班,進行學習。自從工作安逸了,自己就再沒有沒學習了。那么就重新的學習起來,重新進入課堂,找回學習的狀態。讓自己的思維不再固化,要不停止的接受新知識,重新拿出書進行閱讀寫作。
閱讀寫作是我做的最正確的選擇。有人說寫作得有天分,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能寫出啥?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現在”永遠都是最好的時機。記得那個白發蒼蒼的男模王德順么?他79歲才走上T臺;任正非43歲創辦的華為……所以只要開始了,什么時候都不算晚。最重要的是你在“開始”之前要真正的覺醒。
只要想去改變,就很有可能收獲全新的自己,若放棄成長三年、五年、十年之后你有可能還都是老樣子,所以人生沒有什么定數,做總比不做好,開始總比放棄強。不折騰時間一樣會過去,利用一切時間,閱讀寫作是我現在最想做的也是最大的夢想,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績的。
我們和歲月一樣身在其中,我們和生活一樣言不由衷,平凡普通還帶著點平庸,有望而不得,也有悲歡離合,但對生活最好的熱愛,就是對未來的永不放棄……
【無戒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