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 2016/10/23 ? ? ? ? 班名:中心區蓮花班
應到人數 :11 ? ? ? ? ? ? ? ? ? ? ?實到人數:9 ? ? ? ? ? ? ? ? ? ? ?年齡段:7歲/14歲
家長參與狀況:應到9人: ? ? ? ? ? ? ? ? ? ? ?實到:6人
主講老師:孟琦 ? ? ? ? ? ? ? ? ? ? ? ? 家長共修老師:5人
助教老師:殷海琴
課程目的:了解弟子規涉及的內容,詳解弟子規(總序)的七部分內容,辨析理解德與才的關系讓孩子理解點石成金的道理。
課程重點及框架:
? ? ? ? ? ?1:孝、2:悌、3:謹、4:信、5:泛愛眾、6:親仁、7:余力學文、8:德與才、9:點石成金。
流程與要點:
? ? ? ?1、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愿望!再次講解這四句話的含義。
2、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什么是弟子、什么是規?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想要學好弟子規,需要用一顆什么樣的心(恭敬心)?怎么樣的(持之以恒)學習才行?
3:強調學習方式:四正、四到。
4:進入正課,解釋總敘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說作者在這里要對《弟子規》的全篇內容做一個總的介紹,
5:讀誦總序:正音,熟讀或背誦
6:分釋“弟子規,圣人訓”,就是說《弟子規》這本書雖然是李毓秀寫的,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其實全都是古圣先賢的教誨。“圣人”的意思,窄一點兒說就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爺爺;寬一點兒說就是古往今來所有品德高尚的人、智慧的人。李毓秀老師開始介紹《弟子規》的七個大部分了。【讓學生打開課本,對照著頌詞各部分的標題來看。】
7:“首孝悌”,就是《弟子規》首先講的是孝和悌的道理(孝就是孝敬長輩,悌就是團結友愛),大家看,第一篇的標題是不是“入則孝”?接下來播放視頻(恣蚊飽血)讓孩子們體會一個八歲孩子對父親的孝道之心。
8:“次謹信”,接下來講的是“謹”和“信”的道理(謹就是做人做事要謹慎、要符合善的標準,信就是誠實守信等語言方面的德行);觀看視頻(樓長對居民的付出也是出自于責任與信賴)。
9:“泛愛眾”,就是對所有的眾生都要有一顆真摯的愛心(泛字是廣泛、平等的意思);思考幾幅圖片對孩子的啟發,是否有一天人類如果只為自己的利益而殘害其它生命,接下來槍口對準的只有是自己。如果能平等的對待所有眾生那將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10:“親仁”,就是要親近仁者、跟隨仁者學習(仁者就是品德高尚而有學問的好老師)。講述獅子和驢的故事從而啟發孩子不僅要親近仁德之士,還要加強自己的修為成為可以影響到更多伙伴的小老師。
11:以上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希望提升自己品行的弟子需要努力的事情。在上面這些都學好了、做好了之后,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呢,就可以去學習有利于身心的知識技能,所以《弟子規》的最后一篇“余力學文”,也教了我們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這就是《弟子規》全部的內容。
12:辨析德與才的關系,找準重心知道取舍。理解點石成金的道理。
13:布置作業:每天力行表1;用一顆恭敬的心每天早上問安、放學后問好,2;每天十分鐘的讀誦課文。
14:回向下課 ? ? ; ? ? ? ? ? ? ? ? ? ? ? ? ? ?15:整理衛生;
16:課后老師的小結會;
課程準備工作:教案熟讀、理解、背誦,
? ? ? ? ? ? ? ? ? ? ? ? ? ? 打印所缺表格。
課程反饋:
每天會有家長帶孩子做力行,或者念誦頌詞發到群里,這是好的開始!
經驗分享:繼續積累。
改進之處:
? ? 1:要養成準時簽到習慣,助教老師要盡量在場接受同學們交來的力行表,批復后交還給孩子。
? ?2:上課注意班長口令:班長喊上課:“同學們向老師鞠躬行禮,并說老師好”。接下來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禮拜孔子、發宏愿。
? ?3:注意課程開始的時候是把手放于左胸口發愿,下課時是雙手合十將所學的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有情。
? ?4:盡量做到看到PPT就能全面的講解其含義,不用再去翻看圖片下的注解,如果不能做到可能影響孩子的感受認為老師也不會。
困惑,有待解決的問題:
群的活躍性差,家長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