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件曾經想都不敢想事情——獨自一個人自由行。從福州到泉州,再到廈門,這一個星期里,完完全全一個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沒有出發前周圍的人尤其是父母總說,呆家里不好嗎?為什么要到處亂跑,浪費錢呢?身邊的朋友也擔心的問我,一個人出去很危險啊,你可要想好呀。我也猶豫過甚至真的覺得這個瘋狂的想法就是想想而已吧。但當我買好票,腳踏實地的踩在福州火車站時,我明白了一切都是不一樣的。這件事情開始了,我要讓自己開興。好的開始給我勇氣,可要達到悅己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個人要做好攻略,訂好票。一個人欣賞美景,一個人吃小吃,一個人在街頭走走停停。除了沒有人拍很多照片以外,很自由。我以為自由了我會很開心,可我卻感覺到空落落的無感。我看到美景,想著拍照,拍下來又想著告訴誰,有必要告訴嗎?思來想去最終笑笑按下拍照,給自己開張自拍。
一個人獨處是一種高規格的能力。再爬清源山的時候,山雖然不高,但是由于路不好走爬的很辛苦,累的爬不動的時候,有點崩潰,看不到美景,聽不見風聲,只覺得累的不想走下去,又無助又無奈,想自責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太可憐了。明明來體驗不同的美景,最終卻在美景里累哭了,連個吐槽自嘲的對象都沒有。
看到衣錦坊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終于找到了“撐著油紙傘,走在雨巷”的感覺;爬上清源山,看著摩崖石刻和清源湖,內心歸于平靜卻絮絮叨叨的想著下山的路如何艱辛;走在鼓浪嶼的街道,兩邊是各式各樣風格迥異的建筑,周圍的游人走走拍拍,還有幸福的戀人在拍婚紗照。這一切的一切,我只能看到,聽到,卻感覺不到。
莊子言“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意思是水流動的時候,沒有辦法當做鏡子用,等水不流澄清了,可以做鏡子了,反照我們的面孔。人的心念不能停止,不能活在當下,去哪里做什么事都是只能向外求,向外求求不得自己的本心,要向內觀,這需要心念專一,止于一。我想求的自由,脫離父母朋友,來到陌生的城市玩樂,可我的內心還是紛亂,不能專一,所以看美景,吃特色小吃,逛文化博物館,都不能感受當下。
這是很糟糕的,沒有當下的感受,就像幽魂一樣,走走停停,向外找自己的心,拍照留念證明自己的存在,實際卻是內心的想法像流水一樣淹沒自己,照不出真實的自己,看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就像沒有存在過一樣。
活著為了存在,存在就是感受到,用心念碰觸世界,而非眼,非耳,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