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兒子,你以為呢?”
“老媽,你活在古代還是現代?”
“現代,當然是現代的社會。”
“老媽,英雄都在古代,尤其少年英雄。現代少年如我,你覺的會成英雄嗎?”
清晨5點半的炎帝湖畔,天還未亮,空氣里攜帶微寒,一對母子在“咯吱咯吱”的跑步聲中,扯開英雄少年的話題。媽媽42歲,兒子20歲。
“估計你成不了英雄,不成懶熊就很不錯了。”我調侃。
“這不就成了,你家兒子此時肯定不是懶熊。”
自古英雄出少年,能做成英雄的少年,后面都有不尋常的成長故事吧。
吾家有兒初長成,我沒想要他成為所謂的英雄,卻也不希望他變成熊孩子。
兒子6歲,自己一個人上下學,我好像從沒管過他。(原諒我這個失職的媽媽)媽媽是熊媽媽,兒子不是熊兒子。
10歲那年的情人節,我在義工聯策劃了一個義賣玫瑰的活動,進價四元一支的玫瑰10元賣出,賺取的利潤全部捐給失學兒童。賣花由媽媽和孩子共同協作完成。
兒子邀上他的兩個小伙伴,在市中心的地下廣場活動,那天他們賣出500朵玫瑰。全程把我摒棄在外,不許我有半分動作。
那天兒子把我變成了熊的樣子。他是整場活動的冠軍。
12歲那年,他伸手向我要了500元,一個人跑到湖南鳳凰玩了三天,回家向我炫耀了三天,耀武揚威顯擺自己是英雄,而我是英雄的媽。(其實我冷汗淋漓,我從不管束他,包括他的學習)
15歲那年,學校一個加急電話,要我立馬到場,火急火燎的趕到才知道他做了英雄。全寢室的男生抽煙,他放哨,被老師抓包,他一個人包攬所有罪責。兒子,你可真是熊孩子。這次我要變身雄媽媽管教你了。
18歲高考,他考成了熊包,卻笑著安慰我。我流淚向他道歉,“對不起,你的成長我沒花半分心思,今天考成這樣,媽媽錯了。”
兒子選擇進了部隊,臨行前對我說,“梅姐,沒什么大不了的,你家兒子不是熊孩子。”
“老媽,想什么呢?還在想雄和熊呢!”兒子拍了拍我的肩膀。把我神游的思緒拉回來。
“是阿,想小時候你的熊事呢。”
“老媽,不思過去,只問將來哈!”
“這是挖了什么坑給你娘跳啊。”
“沒坑,就是要你指導指導我,繞過坑,別讓你家兒子摔泥坑里,成泥熊。”
“小子,小時候你老媽沒管過你,大了更加不管了,這以后路上的坑你自己填。”我笑回。
“咯吱咯吱”有個腳步聲重而有力,“咯吱咯吱咯吱”另外一個腳步聲細碎且輕盈。像一首動聽的歌,在炎帝湖畔吟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