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后(一)
公元1576年,正值中國明朝萬歷四年,11歲的小皇帝朱翊鈞收到抗倭名將戚繼光呈上的一件棉襖,質量低劣,比起今天的黑心棉還不如,導致長城守衛19名邊軍凍死。
明帝國從成祖朱棣起奉行天子守國門,九邊精銳分別戍守長城周邊9大軍事重鎮,發生這樣的事情可謂動搖國本,事關重大,必須徹查。
軍隊用的棉襖需要國庫統一采購并發放,管理采購事宜的人員職責重大,必須嚴把質量關,但明朝官員俸祿其實并不高,所謂在其位,必須某其財,當官不就為了發財嗎?這一點采購的權利給了財庫管理員生財之道,倘若收到孝敬,則次品也可入庫,沒有收到好處,再好質量的東西也不能入選。
這一屆的國庫管理員名叫李偉,薊州總督王崇光下了20萬兩白銀的棉襖訂單,李偉自己私吞了15萬兩,只給了經辦人邵大俠5萬輛白銀去采購,才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不過這事情的棘手處在于,李偉不是別人,乃萬歷小皇帝的外祖父,享有武清伯的爵位。年幼的萬歷把棉襖親手交給母親慈圣太后李彩鳳,李彩鳳大怒,表示一定要按照國法處置自己的父親。
首輔張居正聞聽此事,作為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哪里不知道其中的奧妙,連忙進宮勸解,想出了一個保全皇家顏面的方法:李偉不用到法庭接受審判,但必須到皇宮門外接受申飭,再罰俸半年,保證不得再犯。
張居正、馮保和慈圣太后曾經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集團,成功聯手把嘉靖皇帝留下的首輔大臣高拱排擠走,不過張居正或許沒有想到,僅僅八年后,也就是張居正去世兩年后,風口突然轉變,不僅名聲毀了,還被抄家清算,這個時候慈圣太后可沒有絲毫站出來為其說話的跡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凡小皇帝初登大寶,總是一輪洗牌,當皇帝成年,又是一輪新的清算,短短十幾年,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在權力的誘惑下,一個個人精登上人生巔峰又迅速跌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皇帝英年早逝,繼承人年幼,最怕的就是后宮干政,外戚勢大,勢必留下顧命大臣輔佐年幼天子。嘉靖皇帝走后,高拱大權獨攬,張居正身為次輔,要的是外臣第一,必須扳倒高拱這座大山。
大太監馮保在嘉靖年間并不得寵。隆慶元年,司禮監缺一名掌印太監,按資歷應該由馮保升任,但大學士高拱卻推薦了御用監的陳洪掌印。等到陳洪罷職,高拱又推薦尚膳監的孟沖補缺。按照規定,孟沖是沒有資格掌管司禮監的,馮保因此痛恨高拱。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張居正與馮保因此成了穩固的利益聯合體。馮保利用機會對李太后和小皇帝說:高拱獨掌朝綱,目無天子,曾當著百官的面說,十歲天子,何以治天下?太后和小天子害怕高拱成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和張居正擬了詔令,第二天召集百官上朝,當庭宣詔,列出高拱的多項罪名,責令其立即出京,返回原籍。
高拱去后,張居正不僅位極人臣,還是皇帝的老師,親自教導小皇帝各種治國之道。有一年上元節,小皇帝想看煙火表演,多正常的請求啊,張居正卻說皇帝須知民間疾苦,不得鋪張浪費,于是停辦。又有一年,小皇帝說想給母親修葺下宮殿,張居正說宮殿已經很完美了,不要浪費錢財,于是又作罷。
年幼的萬歷把張居正當作嚴父,大明276年歷史中,張居正是惟一一個生前獲得太師這一榮譽的宰相。公元1577年秋,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制當回家丁憂三年,小皇帝特意下旨“奪情”,一直到第二年才準了3個月的假讓張居正回鄉安葬父親。就在回鄉的路上,張居正動用了史無前例的巨無霸轎子——三十二抬大轎,這個移動城堡不僅臥室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還有兩名小童服侍起居。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貪腐最是不能容忍,對騎馬坐轎有嚴格的要求,高級官員的出行最多就是“八抬大轎”。張居正想必是一朝權在手,利令智昏,這也成了日后小皇帝翻臉時的罪證之一。
(圖片來源于大西北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萬歷十年,小皇帝發現自己的老師張居正雖然已經去世,但這個朝廷還是處處留有張居正的影子,并不是自己說了算。被張居正提拔起來的首輔張四維看到了機會,乘機發起了清算運動。
小皇帝突然發覺一直教導自己節儉的老師居然私下收受賄賂,囤積玉器珠寶無數,出行極盡鋪張奢華,自己連放個煙花都不準,外祖父窮得只能收受賄賂,還要在皇宮外被訓斥。深受打擊的萬歷皇帝終于下定決心對前十年依為左膀右臂的張居正和馮保出手。
那個引發黑心棉事件的李偉,并沒有領張居正情的意思,張居正在時,李偉一直只有武清伯封號,張居正去世三個月,就升為了武清侯,死后又被封為國公,這在張居正生前是不可能容許的。所以,唯一有可能阻止張居正被抄家的慈圣太后并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諷刺的是,當萬歷把張居正和馮保抄家清除之后,卻發現真正的受益者并不是自己,文官集團把張居正的影響徹底清除干凈之后,仿佛歷史輪回,又開始批評皇帝奢侈懶惰,德行有虧,同時,馮保勢力被清除后空缺的職位也被新興集團見縫插針填補而上。或許這正是導致萬歷此后創下連續28年不上朝記錄的根源之一。
權利就像天空中高掛的太陽,人人都想據為己有,于是一再靠近。在這場追逐游戲過程中,無人不被太陽的光芒所吸引,卻忘記了太陽自身也會傷人,同時,也讓靠近太陽的人成為巨大的靶子,被所有想取而代之的追逐者明槍暗箭不斷往身上招呼。
而這種盲目內耗的結果,使得一條鞭法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大大加快了明王朝覆滅的速度。同時,黑心棉事件不了了之,使得邊軍士氣大大降低,一件件小事引發的蝴蝶效應,對歷史的影響又有多大,誰能說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