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了職場資本這個術語,讓我很自然的想到羅胖所說的買賣人,我們擁有了資本就可以做一個職場買賣人了,用我們稀缺的資本換取更好的工作,這是天經地義。順利成章的事。讀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積累職場資本的重要性。
作者給出的四個規則,可以看做是我們職業探求的四條建議,每一條都值得好好研讀。
規則一:不要追隨自己的激情
說起激情,我想到的就是三分鐘熱度,這樣往往沒有持續下去的動力,我在做事情的時候就存在追隨自己的激情的情況,比如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跳繩,就買了一個比較好的跳繩,前前后后跳了一個月吧,就束之高閣了,現在估計已經布滿灰塵。讓我想要跳繩的動力不是那個想要減脂的決心,而是換個運動方式帶來的新鮮感,這是無法持續的。
規則二:工匠精神勝過激情思維
現在日本流行的工匠精神在中國很早就存在了,目前國家也在推崇優良的工匠精神,這當然不是死板的復活古代思想,用現在語言就叫死磕自己。用一個專業詞語來表達就是刻意練習,我們在職場中的刻意練習可以幫助我們不斷積累職場資本,從而兌換自自己己滿意的工作,這是最基本的。在一個領域里的積累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完成的,以十年為單位來做積累不過分,但是現在都是在催著我們快點跑,卻忘了花時間來沉淀下來。文中那句“沒有成果,就沒有工作,就是這么簡單。”讀完后也讓我認識到職場的殘酷,如果沒有資本的積累,我拿什么來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都是空談吧。所以積累了職場資本,才有更有底氣。
規則三:幸福來自于自主力
你想要一個別人設計好的生活?還是想要一個自由度高一點的生活?我想沒有人會想要選擇已經設計好的生活,那樣太無趣了。當然自主力是需要職場資本支撐的,職場資本越豐富,可提供的自主力就越多,還是回到規則二,前期的積累很重要,剛開始就想要自由、舒適的工作很不現實的,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職場資本才能有機會換取更多的自主力。
規則四:使命感帶來意義
為你所做的事賦予意義是一件很棒的事,我喜歡有使命感的工作是因為這可以帶給我成就感,使命感帶來成就感,符合我的價值觀,能帶來成就感的事對我來說都值得嘗試。
這四條規則寫出來后對于我有什么用呢,說實話并沒有用,因為我知道不去做,再高大尚的知識也沒有用,頂多在腦子里占點內存而已,讀這本書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沒有產出,這是最賠本的買賣,既然想要做到優秀到不被忽視,那就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