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
文/三向磚
我們可以選擇安逸的生活,不折騰也是一種別樣的愜意。但若做不到心如止水,何不奮起直追?否則心中那蠢蠢欲動的焦慮,又該安放何地?
01.販賣焦慮者,罪無可恕?
前幾日,關于“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說法被傳得沸沸揚揚,一時間仿佛所有人都被拋棄了一般焦慮萬分。
正當大家因為被拋棄的焦慮感而痛覺人生無望、哀鴻遍野時,一股強勢的反對力量逆流而上。
他們以旁征博引的例證(從溥儀登基到哈利波特彈死伏地魔······),
以大眾的辯護人的姿態,毫不留情的將鼓吹“同齡拋棄體”的人結結實實地訂在了“販賣焦慮”的審判柱上。
最終,“焦慮販子們”毫無申辯之力,也引得“被拋棄無數次的”人們紛紛大呼過癮。
“原來我沒有被拋棄”
“原來我只是‘被’焦慮了”
“原來一切都是被他們煽動的?
哼!可惡的營銷號,可惡的奸商!
于是,人們立刻恢復了自信,瞬間焦慮全無,浩浩蕩蕩加入了聲討“焦慮販子”的運動中。
此運動聲勢之大覆蓋全網,影響之廣波及全民。
仿佛誰不一起聲討,誰就是真的焦慮了。
好像誰不加入運動誰就是真的被拋棄了。
甚至還會被當作販賣焦慮的幫兇抓來一起聲討。
至此,焦慮販子一方再無一人敢出面反駁。
02.三個問題
到這里,你們是不是以為我要為焦慮販子們鳴不平?
那你就錯了!
我不為任何人鳴不平,我只想對這場風波中的一些人冷靜的說一些話。
有那么一群人,而且不在少數,
在同齡拋棄體傳播伊始,便焦慮到人生無望,
在“販賣焦慮說”盛行之時又灑脫到淡泊名利,
最后卻在焦慮販子罪名坐實之后義憤填膺,竭力聲討。
全然忘記了自己剛剛已經“淡泊”了。
我想對你們說,你們宣泄夠了嗎?
宣泄夠了就坐下來好好歇一歇,想一想以下三個問題。
a.焦慮販子們真的向你販賣了焦慮嗎?還是那焦慮是你本身就有的?
b.如果我告訴你,焦慮本身并不可怕,它只是你無數再正常不過的情緒中的一種,你還敢不敢承認自己的焦慮,正視自己的焦慮?
c.在這場戲劇性反轉的風波中,你是否完全理性自主的思考過自身的焦慮問題,沒有受到輿論煽動的干擾?
03.焦慮吧,不丟人
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
a.?焦慮販子們是否向你販賣了焦慮?
如果說營銷號們瘋狂熱炒“你就是不行”就是在販賣焦慮的話,
那么餐館向你發放美味誘人的食物圖片傳單,是不是就是在販賣饑餓?
可問題是,饑餓這種東西,是別人能賣給你的嗎?
倘若你出門前已吃飽喝足,即使看到誘人的菜譜,聞到飯菜的香味,你也不會饑餓。
而當你看到圖片、聞到菜香時想吃東西,多半是因為,你真的餓了。
餐館的做法不過是勾起了你的食欲,并且提醒你“你真的餓了,快來吃我們的菜吧”。
同樣道理,營銷號們說“你就是不行”時,你感到焦慮,也多半是因為,你本身就焦慮。
營銷號們也不過是拎出來那被你遺忘的恐慌,在你逃避焦慮時告訴你,“其實你還有點焦慮,快來喝我們熬的雞湯吧”。
所以,請認真問問自己,這焦慮到底是不是焦慮販子們強賣給你的?
b.?焦慮不可怕,你敢不敢正視?
這幾年,焦慮這個詞已經被自媒體寫濫了,看客們也都看厭了。
但是看客們的內心,該焦慮的依然焦慮,談焦慮的文章,該火爆的依然火爆。
無論網上有多少文章分析焦慮的成因,也無論有多少心理專業人士為大家傳授化解焦慮的妙招,每個人的焦慮感似乎并沒有減退。
是因為他們說的不對嗎?
也不是,他們說的很對,心理專業人士們為此也是操碎了心。
但我們依然焦慮不已,為什么呢?
因為這就是亙古不變的人性,這就是活生生的“我們”。
焦慮,就是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的最日常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對食物的焦慮,人類就不會從樹上下到平地去尋找更多食物,從而學會直立行走;
如果沒有對猛獸的焦慮,人類就不會用雙手去制造鋒利的防身工具;
如果沒有對未來的焦慮,人類也不會集結在一起抱團取暖,最終形成一個個璀璨的文明。
焦慮,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
今天,當自己最好的閨蜜比自己優秀,你除了心生一絲嫉妒,還可能會懷揣一份焦慮努力提升自己,最終與她獨立平等且光彩熠熠的肩并肩站在一起。
當那個和你一起進單位的小李比你提前晉升,你除了心有不甘,還會懷著被趕超的焦慮,用業余時間給自己充電升級技能,最終也迎來了自己的升職加薪。
當隔壁老王不僅人長得比自己帥,生意也蒸蒸日上時,你除了心懷不安,還會帶著這份焦慮,努力賺錢養家,對待妻子更是關懷備至,不僅收獲了頗多的錢途,也收獲了恩愛甜蜜的家庭關系。
焦慮,是我們走向幸福生活的墊腳石。
那么,你敢不敢正視自己的焦慮,與自己的焦慮和平相處?
c.在這場輿論風波中,你是否完全自主的思考過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一直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不得不說,人總是喜歡跟風。缺乏自我判斷力的人總是不自覺地人云亦云,然后還不忘急急忙忙地推卸責任。
的確,我們無時無刻不焦慮。
我們焦慮學業,焦慮工作、焦慮賺錢,我們焦慮房價,我們還焦慮找對象。
更要命的是,還有一種焦慮,叫“你過得比我好”。我們似乎總愛找一個本身就比我們優越的參照對象比較一番,以便讓自己更焦慮。
好像我們已經愛上了焦慮,但是我們每個人卻渾然不知,以為這些焦慮都是別人販賣給我們的。
于是當我們的輿論矛頭好不容易找到一群“焦慮販子”時,我們就瘋狂的向他們投擲爛菜、石頭和破鞋。
仿佛我們考的學校不好是因為他們,我們事業停滯也是因為他們,仿佛我們賺不到錢是因為他們,我們找不到對象也是因為他們。
沒錯,就是因為他們,是他們總是讓我們跟同齡人比較,我們才會如此焦慮······
哦,是嗎?
也許他們不該拿我們和同齡人比較,但是,當他們剛開始比較的時候,你自己不也覺得很對嗎?
其實,在這場輿論風波中,我們不過是在宣泄情緒,宣泄那因為長久的焦慮而被壓抑的不堪重負的情緒。
被堵得太久的堤口,一旦出現一條裂縫,洶涌而來的便是洪水的狂歡。
勒龐在《烏合之眾》里對群體的看法就很透徹,人一旦進入群體,判斷力便會下降,微小的情緒便會快速傳染。
其實,我們到底焦不焦慮,自己最心知肚明,我們的焦慮到底是因何而起,我們也更應該了然于心。
別人的確不應該販賣焦慮,但這卻不是你心安理得地否認焦慮的理由,更不是把導致自己焦慮的責任推給別人的借口。
承認自己的焦慮吧,沒什么丟人的。
04.你的焦慮,雖敗猶榮!
也許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的新聞并沒有對我們內心造成絲毫波蘭,畢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但現實中,我們就是有人會羨慕小張拿了國家獎學金而后悔自己沒好好學習。
我們就是有人嫉妒同學進了世界五百強而自己仍然三千月薪。
我們就是有人會羨慕身邊人一個個步入婚姻殿堂而自己還是找不到對象······
怎么了?承認自己的焦慮很難嗎?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敢正視焦慮,卻只會被別人牽著鼻子人云亦云,如果我們總在為自己的焦慮尋找替罪羊,那我們終其一生都會在焦慮的陰影中茍延殘喘、惶惶不可終日。
到時候不但追不上我們嫉妒的人,更無法勸自己知足常樂、平凡可貴。我們還會時不時的被各種營銷號鼓吹的“拋棄體”而顫動著脆弱的神經。
我們雖然會因為自己人生中的小失敗而焦慮,但也正是這份我們渴望擺脫的焦慮,才帶你我走上了不服輸的奮斗坦途。
你的焦慮,雖敗猶榮!
05.焦慮你好,余生請多指教!
在這場風波中,韓寒是最中肯的。他在炮轟完”販賣焦慮、制造恐慌“的人后,不忘提醒大家,
“以上文字,看著可能舒服些安慰人一些,但也不是你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的借口,千萬別從一碗雞湯里爬出來,又掉進了另一碗雞湯。”
的確,我們不該在商家的煽動中搖擺不定,我們只需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并堅定走下去。
同齡人從來沒有拋棄你,你不必擔心。因為同齡人也從來就不曾理你,他們只會沿著自己夢想的方向一路絕塵而去,你若覺得被拋棄,不過是你的自怨自艾。
販賣焦慮給你的也不是那些自媒體,焦慮是你自己的,沒人能強塞給你。
我們可以選擇安逸的生活,不折騰也是一種別樣的愜意。但若做不到心如止水,何不奮起直追?否則心中那蠢蠢欲動的焦慮,又該安放何地?
我們終其一生都離不開焦慮,它讓我們苦惱,讓我們壓抑,讓我們迷茫、心慌,但它也讓我們奮起,讓我們不服輸,讓我們有了目標和方向。
與其將焦慮視為應該盡力擺脫的罪惡和敵人,不如與自己的心來個面對面,和自己的焦慮肩并肩,一起平和、友好的相處。
溫柔地說一聲“焦慮,你好啊,余生請多指教,希望你能幫助我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