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墮落定律:
所謂墮落,當然是從圣賢要求的標準看。如果換成新官適應社會和熟悉業務的角度,我們看到的則是一個重新學習和迅速進步的過程。一個接受再教育的過程。第一次是接受圣賢的教育,第二次則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間大學的教育。第一次教育教了官員們滿口仁義道德,第二次教育教了他們一肚子男娼女盜。
乍讀此話,頓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突然就想明白了這么些年自己磕磕絆絆的根源是什么了。
本書的作者吳思老師在自序中說道:“就是中國社會在正式規定的各種制度之外,在種種明文規定的背后,實際存在著一個不成文的又獲得廣泛認可的規矩,一種可以成為內部章程的東西。恰恰是這種東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規定,支配者現實生活的運行"。
這不是我最初想象的道德善惡問題,我面對的是大多數人處于一種厲害格局中的尋常或者叫正常的行為,它基于大家都可以理解的趨利避害的現實計算。
從古代史記到當代社會對潛規則的剖析簡直是一語中的,潛規則就像是一副眼鏡,讓我戴上這幅眼鏡來檢討一下以前我的各種憤憤不平。
我大學主修專業是環境藝術設計,09年畢業,畢業后便在鄭州的一家比較知名的裝修公司實習,實習結束后跟著區域老總到了大濟南開拓市場。那時候自是心比天高,其實真實情況是捉襟見肘。
為什么?潛規則!
首先是我與業務員的關系。一剛畢業的學生,實操經驗并沒有多少,與駐店業務員也沒有什么過命的交情,業務員有客源之后自不會介紹給我,如若當時的我舍得花錢,舍得在業務員身上投資,并且成為好戰友。對于當時我的窘境肯定會有改觀。
但是,我并沒有意識到是這里的問題,我只是單純的以為是客源少,便去小區蹲點。所謂蹲點就是每個裝修公司都會在售房的小區內有個小小的門頭房,等著客戶上門咨詢或是直接去客戶的面前推銷自己。于是潛規則又冒出來了。
其次就是設計費與建材費回扣之間的關系。那時公司規定像我這樣一般類的設計師是可以每平米收3~5元的設計費,具體多少需要自己掌握,以簽訂合同為主。但是推薦的建材必須是公司自己的建材,不可以收其他建材公司的回扣而去推銷別的建材。
但當時濟南的設計環境已經被破壞殆盡,客戶(除去大戶型)很少認可設計師收設計費,大多數設計師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偷偷的推薦建材或者幫著客戶買建材收取回扣,畢竟保底工資都比較少。
悲催的我,秉承著公司崇高的理念,推銷著我的并不出眾的設計,拒絕著建材商的頻頻示好。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每個月任務總額并不能及時完成。時間久了,領導的失望,同事異樣的眼光讓我有了轉行的念頭。
從畢業到轉行做櫥柜,我在家裝行業中泡了一年的時間,我不是被家裝行業所謂的技能擊退,而是被里面摸不到底,深不可測的潛規則淘汰了。雖然現在一切看來都是那么明朗,可是當時的自己有憤怒、有不甘,更多的是迷茫與郁悶。
好書就是這般,一個觀點便能將生活剝繭抽絲般的分析透徹,讓人受益匪淺。
現代人一提到潛規則大家能想到的便是明星與導演之間的齷齪內密,或者是公司高層的小三上位。其實通讀此書便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潛規則,它有著千萬張的面孔,潛伏于方方面面中,我們適應著這些潛規則,同時也改變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