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年底,陽歷的16年即將過去,我趕緊整理一下思緒,在這一年最后時光的留下一點腳印。
今年是我古董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雖然沒掙到錢,但一年忙忙碌碌總算掙了點零花錢,時間過的相對充實,有時候買賣點古董,客戶之間專業知識相互交流或談些瑣事,有時候練練書法,有時寫點東西,這一年在不知覺中走過。
客戶和收藏差不多,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眼下最重要就是慢慢的篩選積累優質客戶,就算有點慢,就算一年只積累一個那也是很值得,因為好的客戶就行像好的朋友一樣會相伴一生,客戶之間有時候生意做久了就變成了情誼。當我慢慢的丟下那些信譽差眼里差的,前方的路會越來越好走。
有時候到客戶那里看到自己以前擁有的東西,心里有種親切感,當看到幾個月的時間東西升值了心里會更加的高興。
收藏是一門學問,當你不會看東西的時候要先學會看人。前幾天剛在微信認識一朋友,直款買了我點東西,然后發圖片讓我看他買的老玉,一眼就看出新貨了,我就直說了“新的”,他說“哪地方不對”,我說“工藝材質都不對”,材質是俄料,別的再說都是多余的。他說“我找別人看過,有的說是新的,有點說是老的到底誰說的對”。我說“我以前遇到一個人,張口就說我專玩明清玉,看了看他的東西連個老煙嘴都沒有,腰里掛著一個南陽工青海料的方牌子,非告我說那時明代的”,然后我又接著說“如果你找這樣的人看東西,一輩子也學不出來”。
市場上經常看到有人把地攤貨當明清玉買,買了一段時間就以為什么都懂了,講的頭頭是道,我懶得給他爭辯,哈哈一笑,因為我感覺不值得,教了他技術,最后還惹他不高興,何必呢?明清玉之所以難學是因為一般的市場很少見得到了,它不像瓷器,買不到完整的還可以花很少的錢買點瓷片來學習,明清玉見都沒見過,又怎么學習呢?
古董行已經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各自的圈子,相同的人湊在一起,不同的人很難走進來,就算暫時的走進來,最后也會分道揚鑣。
16年這一頁就要翻過,我們走的每一條路,經歷的每一段時光都是有用的,它會在日后的某一天彰顯出它的價值,那時你會發現命運在對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