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哥
朋友毛哥,是個的汽車站客車司機。那年,開了20多年的車,他還沒出過一次事故,還有1年退休,就可圓滿結束其駕車生涯。可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次意外。
故事還是要從六年前的毛哥說起。
他是個熱心腸的人。比如小區有誰家要托運點東西,他二話沒說。單位有誰有事不能出車,他會犧牲休息日替班。休息的時候,小區誰家沒空接送小孩,只要他知道,或打個電話給他,保準沒問題。有時候,他不僅把小孩接會家,甚至經常留小孩們吃飯。還有很多事例,就不一一例舉了。
他的熱心贏得很好的人緣,也很受人尊重。不管誰見了他,都會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哥呀叔叔呀地叫他。
2.車禍
那年的那次意外是一場“車禍”,毛哥這樣和我說道。
他說:“那場車禍,并不是我引起的。我沒開車,可車禍與我有很大的關系。”
“記得這天,我輪休在家,本來第二天要出車。”
我說:“沒出車,車禍怎么會和你有關系呢?”
毛哥說:“聽我慢慢道來,故事存在很大的巧合。”
接著,他說道,那天中午,他本想睡個午覺。可是他一個朋友小劉想要叫毛哥順路帶點東西,一件冬皮衣給小劉在省城讀書的兒子。毛哥決定趁中午空閑去店里取。
正午的陽光暖融融的,毛哥漫步在人行道,享受著愜意的午后。他剛轉過街角,便看見兩個小孩在追打嘻鬧,一會兒穿行在人行道,一會兒跑到街道邊。毛哥一看,這街道轉角處怎能隨意跑來跑去,那多危險呀。毛哥立即大聲呵斥道:“小朋友,快停止追打,這樣很危險,還不快點走回人行道!車就要過來了!”兩個小朋友聽到后立即撤回到人行道,跑回到路邊的一南貨店。南貨店老板娘聽到后,一邊對兩小孩進行嚴厲訓,一邊連聲給毛哥道謝。
轉入這條坡道后,毛哥就快到小劉店里。這時,他又看見小劉店上面一點路邊停著一輛板車,板車停車的位子快占用機動車道,拉板車的人正在店里往車上搬東西。毛哥看到后,立即小跑著走過去,提醒板車師傅趕快把板車靠邊,師傅應了一聲,好的。卻沒馬上拉開板車。
毛哥往路看了看,也就沒去管他。小劉聽早就看到毛哥經過,叫了聲毛哥,以為他沒聽到。這時又聽到毛哥的叫聲。于是,立即跑出來說道:“毛哥,又在做好事呀!我還以為你忘記了幫我帶東西的事呢。來,來,來,進店里坐坐。”
誰知毛哥剛在店里坐穩,就聽到門口“鐺鐺鐺”的聲響和人們的驚呼聲。反應敏捿的毛哥立刻意識到可能出車禍了。
還沒等毛哥轉過身過來,剛才停在坡上的那輛板車就“呼啦”地一聲,向小劉店里飛奔而來。這時,路上的那一輛小汽車“嘰嘰嘰"的剎車聲劃破天空。這條道人行道因沒設護欄,邊沿又矮,板車被撞后順利地沖入人行道,向店里沖去。毛哥手急眼快,急忙閃進柜臺里,可是小板車沖力大,直奔店鋪,毛哥和小劉暫時躲開了板車。然而,板車撞倒了貨架,貸架上的鋼管一下子呼啦啦地倒下來,躲進店里的兩人反而身處危險之中。
當驚訝的人們跑到店里一看,驚呆了。小劉剛好在倒下的鋼管架的縫隙下,毛哥在外邊一點,半個身體都向外面傾,一只腳卻無法抽出,全被壓在鋼管下。
這次的“車禍”使毛哥的大腿、小腿多處粉碎性骨折。后來毛哥經搶救,總算保住這條腿,可是大腿內兩塊鋼板再也不能取出。最后一只腳走路不能用力,走路時一顛一顛。從此退出了司機生涯。
說完了那次發生的車禍,毛哥深有感觸地說:“很多不該發生的事之所發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們總存在僥幸心理。”
3.不幸中的萬幸
感嘆過后,毛哥又對我說,他真后悔那次沒及時幫板車師傅把車拉到人行道上。
他說:“做好事不能做一半,要做好事就應做到底。”
我對他說道:“你已經很不錯了,要是沒你提醒,等板車師傅裝完貨,可能沖力更大。好人有好報,不是嗎?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過了幾年后,這句話還直應驗了。當年那次車禍,是由一個喝了酒的青年開的。朋友因車禍獲得一筆賠償金,加上其退休金和工資積蓄,共有60萬元。毛哥因不能干重活,于是買了一間店鋪,出租給別人。過了幾年店鋪漲價,賣了80萬。現在,兒子成了家,自己沒事,在家幫帶帶孫子,散散步,養養花,偶爾出去旅游,日子過得清閑自在。
毛哥是幸運的,看似其幸運是偶然的,但其中蘊含著一定必然。人若行善積德,幸運之星也許會光顧于你。
完
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