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這個無底洞作者已經是爬不上來了,但是為了讓小白們更輕松的走到這個坑里,還是寫下了這篇文章。
很多人在購買相機的時候都會被商家的促銷活動蒙蔽了雙眼,買機身配套機鏡頭有優惠啊,多買一個鏡頭打折之類的話術讓你總會買了一兩個自己用不到或者想賣掉的鏡頭。的確,鏡頭廠家這么多,定焦變焦這么多,剛入坑的小伙伴們必然是挑花了眼。那么如何選購一個適合自己的鏡頭呢?
我們先從知識科普開始。本篇內容基本以全畫幅單反為標準。
鏡頭焦距
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后主點到焦點的距離,是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畫面的透視強弱。
常見的焦距基本為8mm-400m,更短或者更長的也有,價格不菲。鏡頭根據其焦距的長短,也即拍攝時的視角,可分為標準鏡頭,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等。標準鏡頭的視角約50度左右,這是人單眼在頭和眼不轉動的情況下所能看到的視角,從標準鏡頭中觀察的感覺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景物基本相同。
一般來說50mm焦距左右的的鏡頭為標準鏡頭,大約在40-55mm左右。更短的為廣角鏡頭,更長的為長焦鏡頭。
本次主要還是了解不同焦段適合拍攝什么的樣的內容,鏡頭的參數有很多,最大光圈,是否自動對焦,是不是超聲波對角,鏡頭上G,DX等都是什么意思,本篇不表,我們主要關注一下焦段。
大小三元
不管你是入了尼康坑還是佳能坑或者徠卡之類的,自家廠家必然有幾個評價極佳的鏡頭,基本統稱大三元和小三元(不是打麻將啊喂!)。首先為什么是各三個?因為分別覆蓋了廣角、標準、長焦三個焦段。為什么分了大小呢,這邊就是光圈大小的區別了,光圈越大就越貴這肯定不用說了吧?
佳能的大三元以恒定F2.8的大光圈為標志,分別為三個變焦鏡頭:16-35mm,24-70mm,70-200mm。小三元為恒定F4光圈,也是三個變焦鏡頭:17-40mm,24-105mm,70-200mm。
尼康的大三元同樣是恒定F2.8的大光圈,14-24mm,24-70mm,70-200mm,小三元為恒定F4光圈,16-35mm,24-120mm,70-200mm。
現在大家會發現這些鏡頭的焦段都很接近,那么不同焦段的鏡分別有什么用處呢?
廣角鏡頭
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24-38mm,超廣角為13-20mm,拍攝出來的畫面縱深感很強,適合拍攝風景建筑等大場面,但是畫面中容易出現透視變形,不過說不定大家就是愛這個變形。
比超廣角再短一點的鏡頭的變形肯定是更加嚴重的,于是就出現了一個特別的鏡頭:魚眼鏡頭。魚眼鏡頭的焦距基本在6-16mm,為使鏡頭達到最大的攝影視角,這種攝影鏡頭的前鏡片直徑且呈拋物狀向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魚眼鏡頭”因此而得名。
魚眼鏡頭在接近被攝物拍攝時能造成非常強烈的透視效果,強調被攝物近大遠小的對比,使所攝畫面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標準鏡頭給人以記實性的視覺效果畫面,所以在實際的拍攝中,它的使用頻率是較高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由于標準鏡頭的畫面效果與人眼視覺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標準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難獲得廣角鏡頭或遠攝鏡頭那種渲染畫面的戲劇性效果。
因此,要用標準鏡頭拍出生動的畫面來又是相當不容易的,即使是資深的攝影師也認為用好用活標準鏡頭并不容易。但是,標準鏡頭所表現的視覺效果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用標準鏡頭拍攝時與被攝物的距離也較適中,所以在諸如普通風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攝影場合使用較多,最常見的紀念照,更是多用標準鏡頭來拍攝。另外,攝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標準鏡頭還是一種成像質量上佳的鏡頭,它對于被攝體細節的表現非常的有效。
遠攝鏡頭
遠攝鏡頭通常是指焦距約在80至400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
遠攝鏡頭最基本的特點是,鏡頭視角小,所以視野范圍相對狹窄;能把遠處的景物拉近,使之充滿畫面,具有“望遠”的功能,從而使景物的遠近感消失;縮短了景深,把對被攝體聚焦點前后的清晰范圍限制在一定尺度內,用以突出被聚焦的部分(多為被攝主體或要突出表現的部分)。視角小、視野狹窄。
這次勉強勉強了解了一些鏡頭大大致分類,大小三元都是變焦鏡,可別急著買,下次我們再聊聊定焦鏡頭和什么樣的鏡頭適合拍什么樣的畫面,具體要買什么鏡頭,看完下一篇再做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