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做什么?
我在參加幸福進化俱樂部的分身術訓練營。
這是我的的訓練營第2天的作業。
幸福進化俱樂部是一個專業的個人成長的社會化學習平臺,分身術訓練營是基礎入門活動,是基于“本質導向”研發的習慣規劃類活動,本活動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幸福進化俱樂部的會員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
訓練營的研發者即俱樂部創始人--???????? 易仁永澄
2.課程回顧
綜述
訓練營的主要目標導圖已給出。三天訓練分別關注語言、情緒、信念并嘗試構建相應的觸發器。配合靈活使用工具--自我覺察表,刻意訓練積極主動的能力。
day 2 通過觀察情緒來訓練分身術
1了解情緒生長的原理:
人類底層情緒有兩種:愛和恐懼。
1.小我基于恐懼而來
2.小我會被不安全感等恐懼情緒越喂越大
2 情緒處理的簡單機制
情緒處理流程:
覺察
傾聽
理解
調整
行動
覺察:知道情緒來了
方法:隨手拿起物品,XXX我看見你了,你是我的小我,你要跟我說什么。
覺察的四個階段:
不知不覺--無意識無能力
后知后覺--有意識無能力--刻意訓練
當知當覺--有意識有能力--
先知先覺--無意識有能力--風險防范--經驗積累
調整情緒:任何負面情緒背后都有積極意義
分身出來,觀察自己身在何種情緒,找到積極意義,積極主動選擇行動于正面的事情中。
訓練工具
填寫自我覺察表
3.個人感受
任何負面情緒都有積極的意義。
真正的理解這句話,就能夠在分身的同時知道自己的行動方向,主動選擇自己的行動來構建幸福的人生。
責任=身份+標準+行動
真正理解這個公式,才能在直面現實的時候知道怎樣是負責任。
首先,明確自己的身份,這樣才知道在此種身份的情景里怎樣的行為是正面的。不會跑偏。
然后,負責任并不是頭腦里想一想,甚至糾結糾結就把小我當作負責任。負責任要落實到行動上,并且要有一定的標準。標準太低,比如說作為一名家長,責任是照顧好孩子,僅僅是有空去看看孩子,進到家長責任了么?顯然這個標準太低,這并不是負責任的行為。標準太高,被自己嚇死,完美主義產生拖延癥。很多時候拖著不去行動,比如我的頭馬演講,我想要做一場好的演講,一定要有一篇有價值的演講稿,所以好幾周過去我都沒有寫,這也是不符合我會員身份的,也是一種不負責。
感到自己不負責的時候,小我特別容易出現。恐慌和自責等等。又回到了情緒背后的積極意義這個話題。真正的積極主動,就能理解失敗或者目前的不負責任只是未達標。制定合適的標準,積極的去行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