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學前教育理念眾多,現如今一些新的理念也層出不窮。作為家長,如若不去了解這些教育理念的本質,有時容易被概念所迷惑或綁架。蒙臺梭利,陳鶴琴理念,瑞吉歐,這些經典的幼兒教育理念能夠經過時間的洗禮保留至今,跨越世界各地廣為傳承,必定有其深刻思想和精華。這些經典的理念若究其內核,會發現它們大多是一脈相承的,且有很多思想具有統一性。如他們都認為兒童是有能力的獨立的人,應該為兒童提供適合的環境,發揮兒童的自主性,解放兒童的天性。瑞吉歐理念是繼承很多前人思想精髓,并在各種文化背景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它極具開放性和創造性。我們有必要充分了解和學習它,吸收其精華,并思考如何結合中國實際,將它更好地發展和扎根到中國幼兒教育的土壤中。
瑞吉歐-艾米里亞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小城,自20世紀60年以來,該市在馬拉古茲的發起和領導下,建立了一個公共的兒童保教體系,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創新的教育哲學和教育理念,是繼蒙臺梭利后,又一個影響世界的幼兒教育體系。1990年,被美國《新聞周刊》評選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統之一”。瑞吉歐教育不是一種理論派別的附屬物,而是開放的時代下廣納多種營養之后的一種創造。對瑞吉歐教育影響最大的有:杜威、皮亞杰、維果斯、布朗芬?布倫納等。
在瑞吉歐的理念中,兒童是一個擁有充分的生存和發展權利的人,是發現及創造生活內涵的主體,是主動的且有能力的學習者。兒童擁有巨大的潛力去營造自己的生活,去通過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構建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他們擁有一百種語言表達方式,語言、動作、繪畫、建筑、雕塑、皮影戲、拼貼畫、話劇、音樂、積木黏土都是他們的語言。而我們成人是否能夠真正聆聽得到,觀察和感受得到孩子的這一百種語言呢。正如同馬拉古奇所說,“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但傳統教育剝奪了其中的九十九種,我們應當做的,就是把孩子的一百種世界還給孩子。
兒童的學習是一種互動的、以某種相互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建構過程。因此教師作為環境的提供者和支持者,本身也是環境的一部分。瑞吉歐的閃光之處也在于它優質的環境創設。將空間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環境非常有通透性且融入大自然中。沒有明確的課程內容和目標,沒有固定的教材和事先設定好的方案,課程內容來自于周圍的環境,兒童的經驗,兒童感興趣的事物。計劃完全是彈性的,比如在某一個兒童感興趣的細微之處,老師引導兒童主導一步步探索將其展開,它們的探索可以一直持續,并演化出各種藝術家的表達。
另一個亮點是,瑞吉歐教育中非常重視檔案的記錄。這也是瑞吉歐能夠發揚的一個原因。雖然每一次主題活動沒有明確內容和目標,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活動結束后,會進行總結復盤,記錄共同活動的過程。這樣不僅能夠展示出來鼓勵促進兒童的學習,也能夠支持教師的教學,刺激家長的積極參與,贏得社會的了解和支持。
瑞吉歐在中國的本土化上存在著挑戰,首先我們的教育觀對兒童的看法和西方不同,在我們的文化下,兒童有些時候被看作父母的私有財產,‘小大人’的兒童觀認為勤讀書少嬉戲,低眉順眼恭順守禮是好孩子。而瑞吉歐老師相信兒童有能力解決問題,認為幼兒是自己成長過程的主角,它們的主題活動可以是任何生活中感興趣的,哪怕是下水道和農場。
其次,教育的目標和課程靈活性和自由度高,意味著對教師的要求也高。培養出真正能理解瑞吉歐教育哲學的優秀老師是最重要的,教師是伙伴,傾聽者,觀察者和記錄者。而在我們的傳統思想中,教師的地位是權威的主角,因此我們的教師需要轉變對教師和兒童角色的認識,重視兒童的興趣和經驗。教師,藝術老師,教育專家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去研討和頭腦風暴。為兒童提供足夠豐富的環境,材料和表達的機會。
再者,瑞吉歐的社區社會服務資源是開放的是高品質的,幼兒,家庭,學校以及社區相互協作,相互融合,相互分享,共同參與到學前教育機構的組織管理中,形成了獨特的組織管理形式—社區管理模式,社區里的機構為幼兒的主題學習活動提供大力支持和開放,家長也是教育過程重要參與者,學校大政策小事情,幼兒活動,教學記錄,家長都有權利也有主動性去參與。而對比我們的現狀,能為幼兒提供的免費公共場所資源太少,一方面家長和幼兒園太過擔心孩子的安全(這與整個社會環境脫不了關系),另一方面像超市,劇院等很多場所以營利為目的,不能提供有力支持。我們也很難像瑞吉歐-艾米里亞那樣自然優美的戶外活動空間,我們可以因地制宜,盡可能地挖掘適合的戶外活動場所。同時學習瑞吉歐社區參與的管理模式,政策上給予支持,使更多的社會資源為幼兒活動提供支持。家長和教師同時為“家園”合作做努力,教師不再扮演一個駕于家長之上的身份,家長不把教育的責任移交給幼兒園。
? ? 觀念的普及和改變是關鍵。瑞吉歐的創造者和工作者們并不希望他們的體系被稱為一種“模式”,他們認為,“模式”帶有很多固定的元素和流程,而如果我們把瑞吉歐模式化了,那么就會與該體系倡導的“開放性”和“生成性”的品質不符。他們更加傾向于被稱作“瑞吉歐.艾米利亞教育取向”,這也就啟示我們不應以固定的想法和流程去踐行瑞吉歐。汲取思想精髓,理解瑞吉歐本質,也才能把瑞吉歐有價值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用于中國自己的教育土壤之中。
教育不是為生活做準備,教育是生活本身。?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約翰·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