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四化”建設一直在路上,并不能確定的定義某個時間段單個進化過程就會終止,技術在某個階段升級是緩慢的,但一旦破限,極有可能帶來新一輪強勢的變革!
而從電動化和智能化兩個方面來看,智能化貌似更吸引人們的眼球!
從ADAS輔助駕駛被提出以來,自動駕駛就被升級進入了挑戰賽,在這條路上,很多借助于技術的企業開始大幅度的招兵買馬,以期望在未來的自動駕駛之路上所向披靡,但是經過幾年的拼殺,無論是技術帶來的變革還是資本投入的蜂擁,到現在才發現,無人駕駛不僅是一家企業的一腔熱血,更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發展動態,一個足以影響和改變眾多生活習慣以及汽車屬性的強力武器;所以這一點上,科技強國必然要去進行競爭制高點,因為伴隨工業革命以來,能夠影響和改變人類進步的手段貌似不多了。
其實從國家制定的新能源汽車國策里面就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跨度都是以若干年為界定期限的,并沒有單純的到某個階段就劃分清楚界限,而對于國家整個十三五計劃來看,新能源這個方向性的戰略已經定性,在穩住房地產不炒的狀態下,目前能夠深刻影響到人們生活的產業更多的聚集到新能源這一上下跨度足夠大的鏈條上,離火大運(淺聽無信)帶來的能源、電力、儲能、光伏等等行業會應運而長,隨技術脈動自然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然,新能源汽車自然也在其中,而且是作為其中的主要干線在發展;智能化的倡導已經開始走進汽車,并且越來越承擔起重要的角色。
從2020年疫情以來,全球汽車整體銷量下滑,在過去的2022年全球汽車銷量約為8060萬輛,在全球低迷的汽車銷量下,我國的汽車總銷售量達到了33%左右,全球排名第一,比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接近于翻了一倍。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則早期更植根于政策的支持,政策層面帶來的支持力度和制定的相關行業規范引領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銷售進行了深度的刺激,無論是早前已經倒閉的若干企業,還是現在限于掙扎的新勢力,甚至更多的傳統主機廠企業都開始轉向或者轉型新能源汽車,這個市場已經被培育的足夠大,蛋糕量也是最大的,所以各國的主機廠都在發力這個方向,以期在未來的汽車市場獲得先機或者盈利,畢竟“活”著已經是最大的訴求。
隨著消費者認可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焦點開始關注其中,而早期的ADAS輔助系統確實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在智能化的路上出現了很多重要的技術應用:
智能技術
智能化的熱管理技術滲透盡了汽車,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低溫適應性,主流的新能源汽車普遍具備了低溫加熱電池包的功能;與控制相關的域控制器由ECU\單域控制器開始朝著跨域控制融合形態過渡并進行技術突破,比如德賽西威、東軟睿馳等推出的跨域融合產品;智能化的整車信息安全防護技術已經從邊界防御技術朝著主動縱深防御體系升級,多家OEM建立了信息安全主動防御體系的部署;
量產技術
芯片智能化的道路上,100TOPS以上車規級計算芯片實現了量產并進行了裝車使用,比如征程5芯片已經在理想L8、比亞迪等車型上實現首發搭載應用;電池智能化的應用上,安全性能提升到了300wh/kg,寧德時代NCM811、特斯拉4680高比能動力電池實現了裝車的應用;而電壓側的智能上,800v電壓平臺的采用,小鵬、北汽極狐、廣汽埃安等多款車型已經得到了驗證。
應用技術
第三代半導體電機控制器的實現,20多款搭載第三代半導體車型得到市場應用;專用平臺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和長壽面的燃料電池系統商用車開啟多場景應用,盡管規模較小但方向專注;DHT混動動力系統裝車規模實現了數量的大增。
在去年統計的新能源TOP10銷量車型中,比亞迪多款車上榜;
而智能化的體現來自于幾個方面,硬件設備的完善、軟件信息的保護、結構設計的加強、人機交互的互動、以及其他的細節完善,這些都在催動著智能化的加速進程;
在很多的宣揚自動駕駛的路上,主打新能源高端車型的產品都已經將這些功能集成在車上,這點上沒有誰比誰更好,只在于性價比和推出時間到底如何!而如果要拿出一款車來看的話,可以簡單做過對比。
2019年6月份,特斯拉就向國內選裝了FSD(完全自動駕駛)硬件的車主推送了NOA(Navigate on Autopilot) 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特斯拉也是全球第一家在量產車型中實現高速自動駕駛的車企,顯然,特斯拉作為智能汽車的攪局者和領頭羊,在技術的推進的速度是十分強悍的。
蔚來則向用戶選裝了NIO Pilot全配包(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推送了NOP(Navigation on Pilot)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這個名字雖然聽著不太一樣,但本質跟特斯拉的NOA是一致的,都是在高速上車輛根據導航進行自動駕駛。
類似功能在小鵬上被稱為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主導航駕駛功能,搭載的車型是選裝了NGP硬件的小鵬P7。
技術更新上,特斯拉走在了前面,但是國內的新勢力也不甘落后,功能上的實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有一家推出,更多的國產主機廠會迅速跟進。
all,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一直在行進,從武裝局部到覆蓋全身,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車型會被推出,對于未來的智能化管理和安全則需要持續關注。